•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心理契约的基层施工单位思政工作对青年员工归属感的影响

管晨睿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49期
华远陆港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基层施工单位逐渐成为了许多青年员工的重要就业场所。对于这些员工而言,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其职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基层施工单位中,思政工作的实施对青年员工的归属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心理契约理论与基层施工单位思政工作的关系,探讨思政工作如何通过构建和维护心理契约,增强青年员工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文章首先介绍了心理契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背景,接着阐述了思政工作在基层施工单位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机制,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思政工作对青年员工归属感的提升路径及其长远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加强基层施工单位的思政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增强青年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还能推动企业文化的深化,进一步提升团队凝聚力与工作效率。

关键词 心理契约、基层施工单位、思政工作、青年员工、归属感

引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的归属感逐渐成为影响其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以及职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基层施工单位,员工的归属感不仅关系到工作稳定性,也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基层施工单位如何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青年员工的归属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契约理论作为一种研究员工与组织之间非正式契约的理论框架,为思政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心理契约强调员工对企业的期望和企业对员工的承诺,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加强思政工作来满足青年员工的心理需求,提升其对组织的认同感,已成为当今基层施工单位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心理契约理论与思政工作结合的探讨,研究其对青年员工归属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心理契约理论概述与基层施工单位的适用性分析

心理契约最早由美国学者桑德斯提出,指的是员工与组织之间基于信任、互惠和义务的非正式契约。它并不像正式的劳动合同那样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是由员工对企业的期望和组织对员工的承诺构成。心理契约的形成和履行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行为以及组织的整体绩效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基层施工单位,青年员工往往处于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对企业的期望较高,同时又面临较多的职业挑战。心理契约在此背景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帮助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归属感。基层施工单位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组织结构,使得心理契约的影响更加深远。一方面,基层单位通常面临人员流动性大、工作强度高等问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受到较大挑战。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良好的思政工作,能够加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与信任,进而提升其归属感,缓解企业所面临的人员流动等问题。

心理契约指的是员工与企业之间非正式、非书面的互惠期望与承诺。这些期望可能包括工作稳定性、晋升机会、工作条件等方面。新生代员工对心理契约的理解可能与前辈不同,他们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职业发展的机会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二、思政工作在基层施工单位中的实施现状与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基层施工单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被各类企业普遍重视。尤其是在施工单位,员工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整体工作氛围。在青年员工中,如何做好思政工作,以便提升其归属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已成为当前思政工作的重点方向。在基层施工单位中,思政工作通常表现为组织集体活动、开展思想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帮助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对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思政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思想教育,更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契约建设过程。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感和责任感得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期望和承诺更加明确,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契约关系。特别是在基层施工单位,思政工作能够通过为青年员工提供成长平台、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及相关的福利保障,帮助他们在心理上更好地融入组织,进而增强其归属感。此外,思政工作还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对员工的关怀等方式,消除员工的不安与焦虑,帮助其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进而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三、心理契约视角下思政工作对青年员工归属感的影响机制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看,思政工作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和信任。在心理契约的框架下,员工对组织的期望不仅包括物质利益和职业发展机会,还包括组织对其个人价值的认同与支持。当基层施工单位通过思政工作传递组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时,员工在心理上就能感受到组织的价值和承诺,这将极大增强其归属感。

思政工作通过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帮助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提升其对企业的认同感。

思政工作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员工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员工在组织中感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此外,思政工作还能够通过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需求,帮助员工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从而增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进而提升其对组织的忠诚度。

四、案例分析:思政工作在基层施工单位的实际应用

综上所述,思政工作在基层施工单位对青年员工归属感的影响机制具有深远的作用。通过结合心理契约理论,思政工作能够有效地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进而提升其归属感。在未来,基层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加强思政工作的创新与实施,特别是要结合青年员工的心理需求和职业发展特点,探索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思政工作模式。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施工单位能够为青年员工提供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机会,推动其职业道德建设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政工作也应不断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实际操作中,思政工作要灵活适应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尤其是要关注年轻员工的心理特征与情感需求,进一步优化其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为企业文化的塑造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思政工作在基层施工单位对青年员工归属感的影响机制具有深远的作用。通过结合心理契约理论,思政工作能够有效地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进而提升其归属感。在未来,基层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加强思政工作的创新与实施,特别是要结合青年员工的心理需求和职业发展特点,探索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思政工作模式。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施工单位能够为青年员工提供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机会,推动其职业道德建设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政工作也应不断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基层施工单位可以有效推动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组织文化建设,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责任担当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周路凯.T建筑公司青年员工忠诚度提升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DOI:10.27409/d.cnki.gxbnu.2023.002421.

[2]陈怡菲.C公司员工绩效管理策略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3.DOI:10.27149/d.cnki.ghdsu.2023.004718.

[3]宗春梅.铁路施工企业员工组织承诺对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4]刘爱玲.新生代员工心理契约与员工关系管理[J].人力资源,2024,(20):88-8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