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提升实践研究

沈慧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53期
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对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阅读教学则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手段。这一教学模式注重从备课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紧密相连。通过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素养;“备—教—学—评”一体化

一、阅读素养的内涵

“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特别是在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的背景下。在PISA的框架中,“阅读素养”被定义为:“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发展个人知识和潜能、以及参与社会活动,个人理解、使用、评估、反思和参与文本的能力。”然而,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中国中小学生而言,英语阅读素养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根据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理论框架,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包含“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指出,英语课程要围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阅读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又为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阅读素养提升实施意义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实现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目标,就要将核心素养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中,打造“备—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备—教—学—评”一体化是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备课环节纳入一体化的框架中,强调从教学准备到教学实施、学生学习再到评价反馈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备”的系统性,促进教学设计的精准化

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教师在备课环节能够更加系统化和目标导向地设计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过程与评价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这种理念强调教学各环节的有机连接,使得备课不仅仅是准备教材内容,更是要全面考虑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以及评价方式的统一,从而为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教”的实效性,优化课堂实施过程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传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过度侧重应试技巧和字词句讲解的现象,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极大地限制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阅读素养的提升。而“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实效性,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工具应用,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从而优化课堂实施过程。

(三)确保“学”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自主学习和深度参与的机会。而“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一体化理念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如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主题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和表达。另一方面,一体化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会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在线课程、视频资料等,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和探究。

(四)实现“评”的多元性,完善教学反馈机制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评价方式往往局限于终结性评价。这类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也难以提供有效的反馈以促进教学改进。“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教师还可以采用口试、项目展示、阅读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一体化理念也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同伴互评也是重要的评价方式。通过自评,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同伴互评,学生可以从他人的角度获得反馈,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三、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阅读素养提升教学策略

(一)素养立意,深度备课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深度备课旨在对阅读语篇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学情,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读前、读中、读后教学活动,并确保评价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提升。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文本的价值,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跨文化意识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教学活动和策略。

以人教版九年级Unit 4 Section A部分的阅读文本 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为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 主题意义为正确看待、积极面对和反思变化并努力促成好的变化。在备课环节,教师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明确了该文本的主题意义,即:向青少年传递关注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性,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基于文本分析和学生学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并制定了对应的评价方式,从而保证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和评价反馈的有机统一,从而形成更加全面的和有深度的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二)任务驱动,有效教学

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任务前置驱动法。通过设计具体的、可实施的、可测评的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素养。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以新版(2024)人教七年级上册Unit 5 Fun Clubs中Section B的阅读语篇教学为例。教师在读前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语篇的特征,判断其文本类型。在学生答出该部分的语篇为“广告”之后,教师随即向学生陈述本节课的任务,即:假设你是学校英语社团的负责人,你打算在学期初绘制一张招纳新会员的英文海报贴在学校公告栏。 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并有意识地注意广告的结构、语言特点、使用的图片或图标等,为任务的产出铺垫语言。通过任务前置驱动教学法,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学会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导向,深度学习

“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强调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从而提升英语阅读素养。

以人教版九年级Unit 4 Section A部分的阅读文本 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为例。在分析语篇语言特点的过程中,教师挖掘出作者通过使用“used to”、“took up singing”、“As she got better” 、“isn’t...anymore” 等表示暗示时间变化的语言来阐述其主人公的蜕变,从而揭示了“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为了引导学生能够领悟其中的深意,教师结合这一语言特点设计了一下逐层递进的问题链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① What did Candy use to be like? What is she like now? ② How did she change herself? ③ Did she succeed overnight? How do you know? 学生通过问题驱动,学会关注文本的细节、逻辑和深层含义。

(四)构建体系,多元评价

在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为教师提供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授新版(2024)人教七年级上册Unit 3 My School中Section B的阅读语篇时,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多元的评价体系,从而确保评价覆盖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首先,教师指导学生依据自我评估表,对自己的阅读习惯、学习态度和阅读成果进行自我评估,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其次,在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入同伴互评机制,让学生相互评价彼此的课堂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交换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并给出改进建议。通过同伴互评,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还能从他人的评价中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活动参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例如,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文章内容讨论学校建筑的布局以及自己最喜欢的地点,并分享理由。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四、结语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头戏,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主阵地。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其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一模式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框架,为培养具备高水平阅读素养的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注(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王蔷,齐相林,敖娜仁图雅.英语阅读素养与教学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

3. 强若楠. 高中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英语教师[J].2024(15):64-66.

4. 雍亚君.“教—学—评”一体化是余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J].2024(41):114-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备、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的初中生

英语阅读素养提升实践研究”(课题编号:MJYKT2023-063)的研究成果。

作者:沈慧,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