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短视频热潮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郭军学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57期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项目课题:平顶山市2024年度社科联调研课题成果(20240415)。

摘要: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以其便捷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短视频热潮席卷而来,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短视频、大学生、思政教育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短视频行业持续蓬勃发展。抖音在短视频领域依旧占据重要地位,根据Quest Mobile数据,截至2024年3月,抖音的月活跃用户为7.63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92小时。截至2024年9月,中国短视频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0.26亿人次,月人均使用时长为59.7小时,抖音拿下了50%以上的用户时长份额。2024年中国“短视频”用户最常使用的“短视频”平台前5名分别为抖音、快手、微视、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火山版。尽管短视频热潮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短视频的普及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

因此,深入探讨短视频热潮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短视频热潮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在机理

(一)短视频与思政教育环境

短视频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社交模式,对思政教育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短视频平台上的信息丰富多样,既有积极向上的内容,如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账号能够及时推送最新的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信息资讯,帮助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科普类账号如“地球村讲解员”“科学旅行号”“侣行”等为大学生提供了足不出户就能拓宽知识面的有力平台,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但同时也存在不良信息,这种多元化的信息传播环境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正确辨别信息。例如,一些短视频有为博人眼球而设计的各种荒诞闹剧、卖假货的虚假营销以及炒作造谣等内容,这些信息对于尚处于心理塑造和价值观养成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具有导向上的不明确性和内容上的肤浅性,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不成熟的心智,削弱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使大学生行为失范、心理失衡,阻碍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二)短视频与思政教育对象

大学生作为短视频的主要用户群体,其思想和行为受到短视频的深刻影响。

短视频中的各种内容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积极向上的短视频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不良短视频可能误导大学生,使其价值观产生偏差。短视频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文化传播、才艺教学、科普教育等有益知识,这些积极向上的内容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短视频与思政教育过程及效果

短视频的出现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但也对思政教育的过程和效果提出了挑战。

短视频可以快速传播思政教育内容,但由于其时长较短,难以深入阐述复杂的理论问题,可能影响教育内容的传播效果。一方面,短视频的便捷性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思政教育的核心观点传达给大学生。例如,一些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短视频,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能够迅速吸引大学生的关注,让他们对思政教育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然而,这种快速传播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短视频的时长通常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难以对思政教育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另一方面,短视频的碎片化特点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大学生在观看短视频时,往往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的,这种碎片化的观看方式容易使他们只获取到部分信息,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短视频热潮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短视频泛娱乐化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

1.感性认知替代理性批判

在短视频热潮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着感性认知替代理性批判的挑战。短视频以其集图片、声音、画面于一体的多维立体传播特征,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性体验。这种感性直观的特征使得大学生容易陷入轻松搞笑、新奇酷炫、逗乐刺激等纷繁多样的消遣娱乐中,每一种轻松快感的视觉享受都是对感官的强烈刺激。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习惯沉浸在生动的视听世界中,不再进行深度思考与想象,思维停留在感性的简单快乐中。例如,在一些热点事件的讨论中,短视频可能会呈现出各种情绪化的观点和片面的解读,大学生在观看这些短视频时,容易被感性的情绪所左右,而忽视了对事件的理性分析和思考。

2.娱乐享受淡化理想信念

短视频的娱乐至上风格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可能使大学生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淡化其理想信念,偏离主流价值观。在网红经济的驱动下,短视频的核心仍然是娱乐至上。头部效应使得顶流网红、娱乐明星或者爆红产品占据短视频热搜榜,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同质化的跟风模仿层出不穷,同一背景音乐、同一场景、同一动作往往成为短视频用户的全民狂欢。感性化的爆红娱乐产品用视听的感官刺激或画面的新奇快感来博君一笑,这些都容易强化大学生群体及时享乐的欲望,使其过度沉迷于短视频所建构的高刺激、高快感的虚拟世界,以致脱离了现实生活。

(二)短视频碎片化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性

内容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知识。短视频的时长较短,内容碎片化,难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此外,短视频的碎片化特点也使得大学生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由于短视频的时长限制,内容往往比较浅显,缺乏深度和广度。大学生在观看短视频时,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信息背后的逻辑关系和价值观念。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短视频主体去中心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

教育者话语权被削弱。在短视频时代,主体的去中心化特点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这一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带来了重大挑战,使其在思政教育中难以像传统模式那样发挥主导作用。短视频平台上丰富多样的内容创作者分散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不再仅仅依赖于教育者提供的思政教育内容,而是可以从众多的短视频创作者那里获取各种观点和信息。例如,一些热门的短视频博主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分享生活感悟、知识见解等,吸引了大量大学生的关注。相比之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方面可能稍显不足,导致大学生对其关注度降低,进而削弱了教育者的话语权。

三、短视频热潮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应对策略

(一)建设教育队伍,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1.提升教育者的短视频素养

在短视频热潮下,教育者要与时俱进,熟悉短视频的特点和传播规律,提高运用短视频进行思政教育的能力。短视频以其便捷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教育者应深入了解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用户喜好等,以便更好地利用短视频进行思政教育。例如,教育者可以关注热门短视频话题,了解大学生的兴趣点,将思政教育内容与热门话题相结合,制作出更具吸引力的短视频。同时,教育者还应掌握短视频的制作技巧,如拍摄、剪辑、配音等,提高短视频的质量和观赏性。此外,教育者要学会利用短视频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了解大学生的观看行为和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加强教育者的培训与交流

定期组织教育者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是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培训可以包括短视频制作技术、新媒体传播规律、思政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教育者可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交流活动则可以为教育者提供一个分享经验、互相学习的平台。教育者可以在交流活动中分享自己在运用短视频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例如,可以举办短视频思政教育案例分享会,邀请优秀的教育者分享他们的成功案例,激发其他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同时,还可以组织教育者参观学习其他高校或机构的短视频思政教育项目,借鉴先进经验。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与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互动,拓宽视野,共同提高思政教育水平。

(二)提升媒介素养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1.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短视频,提高其媒介素养。随着短视频的迅速发展,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短视频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课程内容可以包括短视频的特点、传播规律、信息筛选方法等。通过理论教学,让大学生了解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明白为什么自己会看到某些特定类型的视频,从而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同时,课程还可以设置实践环节,例如让学生分析热门短视频的内容和传播策略,或者自己动手制作短视频,在实践中体会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过程,增强对短视频的理性认识。

2.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思政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使用短视频时自觉传播正能量。高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活动,将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融入其中。例如,组织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围绕“短视频与社会责任”这一主题展开思考和创作。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深入探讨短视频对社会的影响,以及自己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在短视频平台上发挥积极作用。

(三)优化教育内容,构建内容为王育人体系

1.结合短视频特点创新思政教育内容

根据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创新思政教育内容,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短视频具有时长较短、信息传播快、互动性强等特点,思政教育内容应充分结合这些特点进行创新。例如,可以将思政教育的核心观点提炼成简洁明了的口号或标语,以适应短视频的时长限制。同时,利用短视频的互动性,设置问题、发起讨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此外,还可以结合热点事件,及时推出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时效性。

2.打造优质思政教育短视频

制作高质量的思政教育短视频,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思政教育内容。一方面,要注重短视频的画面质量和音效效果,采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图片等形式,增强视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内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学生。例如,可以制作以英雄人物事迹为主题的短视频,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优秀学生代表等参与短视频的制作,提高视频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四)完善监管体系,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1.加强短视频平台监管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规范平台的运营,打击不良信息。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网络短视频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如贩卖悲伤、制造对立、炮制爆款、编造矛盾等,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生态。对于该类问题,各监管部门应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对于网络短视频内容的性质和影响程度,精准实施对应的分类分级监管。例如,对于涉及虚假信息、低俗内容、不良价值观传播等问题的短视频,应加大监管力度,及时下架处理;对于积极向上、富有教育意义的短视频,则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推广。

2.加强短视频平台日常巡查

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确保平台履行好主体责任。平台应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加强对上传视频的审核,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于违规发布不良内容的用户,平台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封禁账号、限制发布权限等。同时,监管部门还应加强与司法机关联动,完善网络治理机制。司法机关应在我国现行法律的框架之下,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有效的司法审判标准,如虚假信息的界定、行为入刑的标准等,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参考文献

[1]何晶晶.泛娱乐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新生代,2024,(03):67-72.

[2]周艳妮.“微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研究[J].吉林教育,2022,(23):85-87.

[3]张小轶,李春华,谭建军,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育人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1,(12):185-18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