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职教育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董智勇(1985-),男,汉族,硕士,吉林白城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郭珈岐(1996-),女,汉族,硕士,辽宁盘锦人,助教,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24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课题编号:LJ112410845004),主持人:董智勇。
摘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且深入。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双重挑战。本研究聚焦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助力高职教育实现数字化赋能,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剖析,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提出具体的数字化赋能策略,以期为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高职教育;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概述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专注于利用计算机算法和数据生成新的、具有实际价值的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模拟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深度学习、概率模型、生成对抗网络(GANs)等技术手段,实现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类型数据的生成。这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定制、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学习效果的智能评估等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需求分析
(一)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加速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1],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智能工具,高职教育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以及学习效果的精准评估。
(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性
新质生产力是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形成的具有更高效能、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生产力。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培育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跨学科融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学校教育变革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全新发展趋势[2]。
(一)应用现状
1.个性化教学内容生成。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生成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智能辅助教学。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构建虚拟实验环境、模拟仿真工具等,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降低实验成本和风险。
3.学习效果评估与反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和反馈意见,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二)面临的挑战
1.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其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如何保障学生的学习数据和个人隐私的安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3.教师角色转变与培训。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这对教师的角色转变和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
(一)构建智能化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的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该平台可以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环境、教学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选择。同时,通过智能推荐算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其推荐最适合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创新提供了可能。通过构建虚拟实验环境、模拟仿真工具等,学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融合与创新。
(三)强化学习评估与反馈,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和反馈意见。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通过AI可以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法,助力教师高效管理教学资源[3]。
(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教学平台和应用工具,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同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研发,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实践平台。
五、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
(一)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更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跨学科融合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个性化教学内容和智能化教学方式的实施,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意识。这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进步。
(二)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与升级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应用实践。通过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高职教育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从而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为产业界输送具备新技术、新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产业技术创新和升级的重要力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增强国家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高职教育是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的关键环节。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这些人才将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和增强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职教育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通过构建智能化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学习评估与反馈以及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高职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益义.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教育的潜能、风险与应对研究——以ChatGPT为例[J].职业技术,2024,23(10):22-29.
[2]黄志杰.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22):41-44.
[3]刘豫章.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职课程教学的应用场景与可行性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24,(10):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