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中学物理教育不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以期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实验教学;理论模型;实践路径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物理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中学物理教育不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方法传统、实验评价片面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以期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它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
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指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它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前提。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和解决物理问题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它包括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科学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是指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物理规律、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它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科学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它包括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理论模型
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理论模型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评价等方面。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教学目标是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责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实验验证;物理现象的探索和发现;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改进;物理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方法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方法应包括以下方面: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教学评价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评价应包括以下方面: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评价,如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如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如实验设计、实验改进等方面。
四、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实践路径
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实施和实验教学反思等方面。
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教学设计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方面:确定实验教学目标,明确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实验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教学方法,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实验教学评价方案,根据实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
实验教学反思
反思实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成功探究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学生也理解了杠杆平衡的原理和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
反思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反思实验教学评价的实施情况:实验教学评价方案科学、公正、客观,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情况。
反思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时不够熟练,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部分学生在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探讨了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通过构建实验教学理论模型,明确了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通过提出实验教学实践路径,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建议。然而,本文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实验案例的选择和分析不够全面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拓展实验案例的选择和分析范围,深入探讨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实践路径和方法;同时,还将关注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学物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基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景玄,孙云鹏,吴婷婷,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7).DOI:10.3969/j.issn.1673-1492.2024.07.011.
[2] 李向辉.基于实验教学推进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 2021, 000(010):P.1-1.
[3] 常国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创新性课堂实验实践路径[J].视界观, 2020.
[4] 高英,王木华.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课题名称: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编号:KT2023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