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玩转数字工具,赋能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贾雯怡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65期
昆山开发区盛庄幼儿园 2153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工具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幼儿园教师的数字素养成为影响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数字化学习体验的关键因素。本文深入剖析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通过对当前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现状的调研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策略,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更好地运用数字工具、优化幼儿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幼儿教育;数字工具

一、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幼儿阶段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工具的合理引入为幼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其数字素养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利用数字工具,为幼儿创造丰富、适宜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数字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

(一)数字技术操作能力

教师应熟练掌握常见数字工具的操作方法,如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教学软件(幼儿教育APP、在线教学平台等)以及办公软件(Word、Excel等)。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工具进行教学资源的制作、展示与管理,例如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用于教学活动,使用Excel统计幼儿的学习数据等。

(二)数字资源整合与利用能力

具备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筛选、整合适合幼儿教育的数字资源的能力。这要求教师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能够判断资源的教育价值和适用性。同时,教师还应学会将数字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比如,在开展“春天”主题教学时,教师可以整合网络上的春天图片、动画视频、科普音频等数字资源,与传统的绘本、手工材料相结合,为幼儿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春天主题学习情境。

(三)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要能够基于数字工具和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例如,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开展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开展家园共育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幼儿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

三、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

(一)满足幼儿数字化学习需求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幼儿从小就接触各种数字设备,对数字世界充满好奇。教师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数字化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数字工具,培养他们的数字技能和思维能力。例如,通过使用适合幼儿的教育APP,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语言等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数字工具和资源为幼儿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能够利用数字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数字化教学评价工具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收集幼儿的学习数据,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数字素养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和应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与在线学习社区、与同行交流分享数字教学经验等方式,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现状分析

(一)调研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X]所幼儿园的[X]名教师进行了数字素养现状调研。问卷内容涵盖数字技术操作能力、数字资源利用能力、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以及数字安全与伦理意识等方面。访谈则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教师,深入了解他们在数字素养提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

(二)调研结果

1.数字技术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能够熟练操作常见的数字工具,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对一些新兴数字技术,如VR、AR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较少。在办公软件的使用上,也存在操作不熟练、功能利用不充分的情况。

2. 数字资源整合与利用能力有待提高:虽然教师们普遍意识到数字资源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有效筛选、整合和利用数字资源的教师比例不高。很多教师缺乏对数字资源的深度分析和加工能力,只是简单地将资源应用于教学,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教育价值。

3. 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对数字化教学创新的尝试较少。虽然一些教师使用了数字工具,但只是将其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未能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4. 数字安全与伦理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对数字安全和伦理问题认识不足,在使用数字工具和处理幼儿数据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一些教师在网络上随意分享幼儿的照片和视频,未考虑到隐私保护问题。

(三)原因分析

1. 培训机会不足:幼儿园教师参加数字素养相关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且培训内容和形式往往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一些培训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操作指导,导致教师在培训后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2. 时间和精力有限:幼儿园教师日常工作任务繁重,除了教学工作外,还需要照顾幼儿的生活起居、组织各种活动等,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提升数字素养。

3. 缺乏激励机制:幼儿园对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在提升数字素养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教师在数字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奖励。

五、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

(一)完善培训体系

丰富培训内容: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设计涵盖数字技术操作、数字资源整合与利用、数字化教学创新、数字安全与伦理等方面的培训内容。例如,开设VR、AR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培训课程,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这些新兴技术;开展数字资源制作与管理培训,提高教师制作和利用优质数字资源的能力。

加强培训实践环节: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指导,让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数字工具和开展数字化教学活动,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数字技术操作培训中,安排教师进行实际的多媒体设备操作和教学软件使用练习;在数字化教学创新培训中,组织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案例设计和实践,通过实践反思不断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二)优化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幼儿园管理层应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任务,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教师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于数字素养的学习和提升。例如,优化教学活动安排,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活动,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教学研究和自身专业发展。

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引导教师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数字素养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午休、下班后等时间,通过手机APP、在线课程等方式进行学习。同时,幼儿园可以建立数字学习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教师随时学习。

(三)建立激励机制

物质激励:幼儿园可以设立数字素养提升专项奖励基金,对在数字素养提升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例如,对能够熟练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创新教学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金或奖品;对制作出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报酬。

精神激励:通过评选数字教学先进个人、优秀数字教学案例等方式,对教师在数字素养提升方面的成果进行表彰和宣传,提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将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情况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挂钩,激励教师积极提升数字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部.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

[2] Kragh, M. (2019). The STEAM Approach to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Routledge.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