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理念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在文章讨论中首先分析“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理念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各项挑战,并分析“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建设的必要性,从教学目标设置、高效课堂建设两个方面切入,提出可行性策略。从教学反馈来看,“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建设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三个方面的高度整合,提高了教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并给予学生数学学习更好的指导。在此基础上,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一学一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是一种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的育人理念。在“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指导下,打破了过往教学中“教”“学”“评”三个相互孤立存在的局面,能够实现多个环节教学的高度整合,建立起更完整的教学体系,提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全过程的有效指导。但同时,“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其本身存在着多个方面,并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因此,还需要把握好科学的方法。文章主要分析“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并阐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必要性,从而提出可行性教学策略,助力小学数学教学可取得理想效果。
一、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挑战
其一,教学理念更新挑战。从传统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理念表现来看,更多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未能够切实把握好学生群体的能力建设与核心素养建设。对此,在“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理念的指导下,则需要教师能够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理念进行革新与优化,能够把握好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确立学生的中心位置,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设置为教学的核心,重点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但同时,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也针对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和前瞻性教学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教学方法创新问题。在小学数学“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探究式学习模式、合作性学习模式、情境类教学方法等。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更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学的整体成效,更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但同时,在“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中,同样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二、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要性
其一,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在“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学中,能够更全面、更细致的把握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建立起与教学评价之间的有效关联,确保教学中各个方面要素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便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连贯性,以及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在“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基础上,也能够帮助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及同时确保学生能够更清晰的把握自身的学习目标,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其二,有利于建设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做好“教一学一评”一致性育人理念与模式的科学落实,是学生群体核心素养构建的关键性举措,可助力小学阶段数学学科育人中目标、内容、评价等多维度的整合。同时,“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育人指导同样关注学生知识传递中的技能构建和情感态度养成,是一种更全面的育人模式[2]。
三、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结合课程标准,设置教学目标
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理念导向,在落实当前小学阶段数学学科育人工作中,教师需要聚焦课程标准视角,助力教学目标的革新优化,形成科学的目标方向指引。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设置是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内在动力。在对“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学目标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围绕核心素养来展开,确保目标的实用性、科学性,确保目标能够反映出学科教学的本质与特点,促进学生学习中的知识认知与知识理解,提高学生学习中的整体效率。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本节课涉及到大量图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主要帮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包括定义、概念、公式等。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理念开展本节课教学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使学生可以正确了解不同图形的概念、了解面积的概念,并掌握面积的计算公式,可独立完成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师设置以上目标,同时指导自身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之后,在学生评价中同样从学生不同图形面积的把握情况切入,重点关注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计算面积的能力,从而通过目标设置实现“教”“学”“评”三个方面的统筹,并培养学生的图形意识和几何观念。
(二)发挥教学主导,建设高效课堂
在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导向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好教学的主导性作用,由教师结合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在保障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中的指导与帮助,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教师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主体力量,应当同步做好教师视角下能力与素养的构建,并同时关联学生主体的认知、思维与能力发展反馈,分析影响情况,这就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的本质和规律把握是比较有限的,加之数学学科本身有着较大的难度和挑战性,更需要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做好内在关联的有效梳理,以及结合教学的内容对驱动问题进行合理布置,从而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教师可选择从学生实际生活的角度切入,为学生整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元素,如“折扣”“利率”“利息”等,促进学生生活视角下的知识认知与知识理解,并同时在学生完成对应知识的学习后,也能够通过知识的运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情境任务,以“双十一”网购优惠为例,设置不同商品的百分比折扣,并搭配百分比满减等政策,带领学生进行计算学习。其中,由学生进行自主项目探究,教师进行学生项目探究的全过程观察与适当指导,最后收集整理学生的结论,并进行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本节课知识[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学是一种更科学、更系统的教学模式。在“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模式下,能够同时整合“教”“学”“评”三个方面,提供给学生更全面的学习指导,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但同时,“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模式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其本身涉及到多个方面,伴随着诸多挑战,需要切实做好可行性方法策略的构建。对此,文章主要从设置教学目标、建设高效课堂等方面切入,助力小学数学“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学可取得理想效果,并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范菲. 大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评”实施策略研究 [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2023, (11): 69-70.
[2] 吴珊珊. 素养为基,以“减”做“加”——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分析 [J]. 考试周刊, 2023, (41): 68-73.
[3] 谢丽兰.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J]. 亚太教育, 2024, (06):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