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

乐利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71期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 644400

摘要:新高考改革浪潮下,高中教育生态发生显著变化。选科模式的多样化,要求学生更早地对自身兴趣、能力进行审视,从而做出合理的学科选择。高中生物学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与众多职业领域关联紧密。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学往往聚焦于知识传授与应试技巧培养,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渗透相对不足。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究如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旨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引言

新高考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固定模式,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这对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未来规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生物学涉及生命科学众多领域,为学生打开了探索生命奥秘的大门,同时也为众多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清楚所学生物学知识与未来职业的联系。研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学科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关联,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还能助力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职业道路。

一、新高考与职业生涯教育概述

(一)新高考政策解读

新高考政策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旨在构建更加科学、公平且多元的人才选拔体系。其核心要点在于打破传统文理分科模式,推行“3+1+2”或“3+3”选科制度。“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保障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学习。“1”在物理和历史中任选其一,体现了对学生学科倾向的尊重。“2”则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门科目里选择两门,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发展空间。新高考在考试形式、录取方式等方面也做出调整。增加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过程性评价;录取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单纯依据高考成绩。这些变化促使学生更早规划未来,思考学科选择与职业发展的关联,为个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职业生涯教育内涵

职业生涯教育并非简单的职业指导,而是一种全面、系统且持续的教育过程。它涵盖多个维度,旨在帮助个体从自我认知出发,逐步探索职业世界,形成职业规划并不断调整完善。在知识层面,传授职业相关信息,包括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发展前景、所需技能等。在能力培养方面,着重提升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以应对未来职场变化。职业生涯教育还注重价值观塑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这一教育过程,个体能够在不同人生阶段,依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与发展规划,实现个人与职业的良好匹配,促进终身发展。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滞后问题

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生物学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以应对高考升学压力。这种单一的教学目标使得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往往认为职业生涯教育是学生临近毕业或进入大学阶段才需要考虑的事情,忽视了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职业兴趣和初步规划的关键时期。由于教育理念的滞后,导致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未能将职业生涯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学活动,错失了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规划能力的良好时机。

(二)教学资源匮乏问题

教材中涉及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有限,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教材编写重点多放在生物学知识体系构建上,对生物学相关职业的介绍较为简略,未能深入挖掘生物学知识与职业领域的广泛联系。课外教学资源也相对不足。可供教师参考的专业资料、案例较少,难以获取丰富且最新的生物学职业信息。缺乏与生物学相关职业的实践基地,学生难以亲身体验生物学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实际操作,限制了学生对生物学职业的直观认识。教学资源的匮乏,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难以生动、全面地向学生展示生物学职业前景,影响了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

(三)教师专业能力不足问题

许多高中生物教师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缺乏专业培训,自身对生物学相关职业领域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他们虽具备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但对不同生物学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发展路径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职业需求有效结合,无法为学生提供准确、详细的职业指导。教师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活动方面的能力也有待提升,如组织职业探索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等方面缺乏经验和方法,从而影响了职业生涯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

(一)课程内容融合策略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职业教育元素,例如在讲解“基因工程”时,引入生物制药领域的职业信息,介绍基因工程师、药物研发员等岗位,阐述他们如何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新药研发,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在实际职业中的应用。结合生物学前沿研究成果,拓展学生对新兴生物学职业的认知,如合成生物学工程师、生物信息分析师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职业发展路径、所需技能和素养等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还可补充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生物学职业案例,如农业技术员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增强学生对生物学职业的感性认识,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采用项目式学习法,教师可以设计与生物学职业相关的项目,如模拟生物科技公司的产品研发项目,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职业角色,如实验员、研究员、市场推广员等,通过合作完成项目,体验生物学职业的工作流程和团队协作。运用角色扮演法,设定特定的职业场景,如医院检验科医生诊断疾病,让学生模拟医生进行样本检测、分析诊断等,加深对生物学相关职业的理解。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开展远程职业访谈活动,邀请生物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分享职业经历和发展经验。通过这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生物学职业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三)课外拓展途径策略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生物科技企业、科研机构、自然博物馆等,让学生实地观察生物学相关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实际操作,如在生物科技企业中了解生物产品的生产流程,在科研机构感受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开展生物学职业讲座,邀请行业专家介绍不同生物学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享个人职业成长经历,为学生提供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生态调查、环保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拓展途径,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

结束语

在新高考背景下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意义重大,这一举措不仅顺应教育改革趋势,更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学生能更清晰地认识自身兴趣与能力,明确未来职业方向,提升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有效的渗透方式与途径,将生物学知识教学与职业生涯教育有机结合,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良好对接。

参考文献

[1]姜金铭,惠佳,刘玉萍,等.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以西宁市某中学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24,(18):35-38.

[2]孙志鹏.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4.

[3]于聪聪.高中生物学职业生涯教育资源分析与开发的研究[D].太原师范学院,2024.

[4]蔡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4.

[5]王亭亭.高中生物学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