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结合体育课堂探索基于兴发教学理念下的思政育人
摘要:在当前高校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进一步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需要在体育课堂上融入思政育人的相关元素。一方面给学生传授重要的体育知识,另一方面则通过体育学科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兴发教学理念,有效兴起和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各项实践活动中来,构建起动态的融合教学模式。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兴发教学理念背景下探究体育课堂和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
课题名称:《课堂思政与体育育人典型案例研究 》
课题编号:JY2024-12
关键词:兴发教学;体育课堂;思政育人;融合策略
引言
在新时期背景下所谓的兴发教学理念,实际上就是教师要通过兴起和引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让他们更加善于发现课堂的魅力,并且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全的教育教学体系。因此,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相较于以往静态的教学模式,兴发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教师更要引入思政育人的相关元素,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道德修养,形成终身学习所应当必备的优秀品质。
一、创新体育教学理念,有效融合思政元素
在开展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当前很多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能力之所以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以往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足,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能素质,这不利于让他们实现身心的同步发展。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就应当在课堂上创新体育教学的理念,充分运用兴发教学理念来指导体育课堂,构建起真正回归本质和规律的教学模式,补充以往启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唤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心[1]。因此,教师在全新的理念下还需要给体育课堂有效融合相关的元素,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能够从日常的体育知识以及实践活动中获取更多做人的哲理。例如,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八段锦”,通过练习可以将体育教学和传统文化普及充分融合,在其中让学生建立起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也能够在其中获得传统美德的熏陶,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开发思政主题活动,丰富体育课堂内容
在当前体育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基于兴发教学观念积极开发思政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课堂的积极,维护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入手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题,这样不仅可以弥补体育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的空白和缺陷,有效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还可以通过热点新闻来发挥思政育人作用[2]。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受到大家广泛关注的体育赛事,然后在课堂上通过热点案例分析、主题设计、小组互动讨论以及活动总结等环节探究这些赛事活动中的一些核心问题,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寻求这些热点话题和体育课堂思政育人之间的契合点,比如“如何看待乒乓球混双比赛中队友之间的配合?”在其中挖掘体育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三、挖掘体育名人故事,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在兴发教学理念背景下,教师还要认识到一些体育名人的奋斗故事也是当前课堂思政教学的宝贵资源,因此就需要深入挖掘各个领域体育名人的故事,并且让学生通过对于故事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体育名人成长奋斗过程中所面临的艰辛。与此同时,体育名人也可以为广大学生树立起优秀的榜样,在其中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激励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树立起坚定的信念,无论遇到任何的挫折和困难,都能够迎头而上,在其中发挥学生的体育奋斗精神。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搜集自己喜欢的体育名人在追梦过程中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和分享。这些体育名人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体育精神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提升,也能够影响更多喜欢他们的普通人,通过这样的课堂环节可以发挥对学生积极引导作用,将对体育名人的崇拜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3]。
四、思政纳入评价范围,完善课堂育人体系
在一直以来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忽略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情况以及思政素养评价,这样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也不利于针对当前教学现状做出反馈和优化。因此,在兴发教学理念下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当在重视思政育人的同时,将其纳入体育课堂的评价范围中,将其作为重要的考察对象,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体育运动基础,更要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当前体育教学的改革目标,并且不断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接受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拓展评价的主体,让学生之间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更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到自身在体育学习和思政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的不足[4]。同时,教师应当根据评价的具体内容对体育课堂做出优化和创新,不断探索兴发教学理念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应用路径。这样有助于真正完善体育课堂的育人体系,不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表层阶段,更要从学生的成长成材方面入手,发挥体育教学和思政育人的融合价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当具备科学的教学理念,其中兴发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仍然能够发挥其教学的优势。因此,教师就要基于这种理念促进体育课堂和思政育人的结合,一方面要注重给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则要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资源,给学生开展多元化的体育实践活动,并且将思政教育元素纳入整个体育课堂的评价体系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体育课堂在思政育人层面的共赢,也让当代高校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慧慧.生命教育视域下兴发教学的理论意涵与实践取向[J].林区教学,2024(02):66-70.
[2]谭祥列,苏万斌.中国高校体育课堂思政教育的策略:回顾、问题与展望[J].运动精品,2023,42(11):55-58.
[3]魏四成,王秋雨.“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27):141-145.
[4]贾秦,王兴玉,李勇彬.高校体育课堂思政教育与体育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