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的研究

赵珊珊
  
大海媒体号
2024年183期
合肥幼教集团融科城幼儿园

摘要:本文聚焦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首先阐述了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通过对幼儿园体育活动流程的梳理,从场地设施、幼儿个体差异、教师组织等方面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包括完善场地设施管理、加强教师培训、做好家园共育等。旨在为幼儿园提供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思路,降低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风险评估;防范措施

一、引言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然而,由于幼儿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在体育活动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近年来,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也会影响幼儿园的声誉和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对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虽然已有一些关于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研究,但专门针对体育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的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加强。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风险评估

(一)场地设施风险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是幼儿进行活动的基础条件,其安全性至关重要。一些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可能存在地面不平整、有尖锐凸起物等问题,容易导致幼儿在奔跑、跳跃过程中摔倒受伤。体育器材如果老化、损坏或安装不牢固,如滑梯扶手松动、秋千绳索磨损等,也会给幼儿带来安全隐患。另外,室内体育活动场地若空间布局不合理,通道狭窄,在幼儿集中活动时可能引发拥挤踩踏事故。

(二)幼儿个体差异风险

幼儿在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幼儿可能有特异体质或隐性疾病,不适合参加某些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如果教师在活动前未充分了解,可能会导致幼儿在活动中突发身体不适。不同幼儿的运动能力参差不齐,运动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参与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时,容易因无法完成动作而受伤。一些幼儿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活动中可能会做出危险行为,如推搡同伴、擅自离开活动区域等。

(三)教师组织风险

教师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起着组织、指导和保护的关键作用。若教师安全意识淡薄,对活动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讲解示范不到位,幼儿可能无法正确掌握运动技能,增加受伤的几率。教师对活动秩序的管理不善,不能及时制止幼儿的危险行为,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若不能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可能会使幼儿过度疲劳,影响身体健康。

三、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防范措施

(一)完善场地设施管理

为降低场地设施带来的安全风险,幼儿园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场地维护方面,应定期对户外活动场地进行全面检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大检查,每周进行一次小检查,及时填补地面的坑洼,修复裂缝和凸起。对于体育器材,要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其采购时间、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每学期开学前和结束后,都要对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对于老化、损坏的器材,及时进行更换。同时,合理规划器材的存放区域,确保取用方便且不会对幼儿造成危险。在室内场地管理上,要根据幼儿的活动需求,科学布局活动区域,保证足够的活动空间和畅通的通道。选择防滑、柔软的地面材料,如塑胶地板或地毯,降低幼儿滑倒受伤的风险。还可以在墙面和柱子上安装防撞垫,防止幼儿碰撞受伤。

(二)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直接影响体育活动的安全开展,因此加强教师培训至关重要。在安全意识培训方面,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安全知识讲座和培训课程,邀请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医护人员进行授课,讲解常见的体育活动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理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教师深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提高其安全意识。在教学技能培训上,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技能培训活动,如组织教师参加体育教学观摩课、研讨会,邀请体育教育专家进行指导。培训内容涵盖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教学方法、运动技能的正确讲解示范、活动难度的合理设置等。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经验分享,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确保能够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组织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

(三)做好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是保障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的重要环节。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儿体育活动安全的重要性,介绍幼儿园在体育活动安全管理方面的措施和方法。建立家长微信群或 QQ 群,及时发布幼儿在园的体育活动情况,提醒家长为幼儿准备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舒适的运动鞋、透气的运动服等。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如实向教师反馈幼儿的身体状况和特殊需求,特别是患有隐性疾病或有过敏史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例如,教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要遵守规则,不推搡他人,遇到危险时要及时向老师报告。还可以通过亲子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运动技能和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制定详细的体育活动安全预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流程。加强对体育活动的监督和评估,定期对体育活动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对在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失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四、结语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全面了解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幼儿园应高度重视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加强教师培训和家园共育,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体育活动环境。

参考文献

[1]柳倩,宁瑶瑶,王凡,等. 幼儿园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特征及风险防范研究——基于对227份裁判文书的分析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 (12): 69-74.

[2]张良.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安全教育与防护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 (24): 162-16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