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双减”政策下对安康市中小学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调查研究
摘要:2021年秋季学期,安康市各中小学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县“双减”工作的相关要求,推进“双减”政策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生及家长从了解程度、教育需求、影响变化等维度对双减政策带来的变化及影响进行了问卷的设计,以陕西省安康市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为调查总体,分为多个阶段进行样本的抽取,采取了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得出“双减”政策前后中小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分析双减政策带来的影响,并对安康市中小学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安康市;中小学;调查研究
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并且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短视化和功利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并且课堂教育较为传统,作业管理等也不够完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且课外辅导机构给的压力过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负担,出台了“双减”政策。安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教育、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倾力携手,“双减”工作推进顺利。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安康市各县区将“双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精心谋划,精细组织,精确落实,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筑牢学校育人主阵地,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在“双减”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能够减轻孩子作业负担、家长负担及校外培训负担,85.7%的家长对“双减”政策总体评价满意,“双减”政策落地见成效。本文主要了解以及解决中小学生的上学负担问题,帮助中小学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让中小学生更好的回归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了解学生家长对于"双减政策"的态度。
1.样本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安康市部分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作为主要调查对象,本调查还对中小学生的年级进行划分,以了解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调查的范围是面对中小学生及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中小学生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对“双减”政策的期望和需求两方面。
在本次调查实施过程中,共发放问卷500份,成功回收问卷466份,问卷有效率达到了93.20%。其中纸质问卷共发放了300份,成功回收280,问卷有效率为93.33%,网络问卷共发放了200份,有效问卷186,达到93.00%。
2.调查数据分析
在研究年级与家庭书面作业量的关系时,数据显示,一至五年级学生的家庭书面作业量显著减少,占比均在60%以上,而六年级及八、九年级学生的家庭书面作业量减少的占比均在50%以下。这表明,低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减轻更为明显,而高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减轻程度相对较低。
在探讨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程度时,调查结果显示,6.85%的家长对政策完全不了解,13.7%的家长仅听说过政策,24.66%的家长对政策非常了解,占比最大的54.79%的家长对政策有一般程度的了解。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孩子学习要求和课外活动的安排。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家长的政策普及力度。
在“双减”政策实施前,大多数中小学生家长普遍认为孩子的学业负担较重。具体而言,68.49%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业负担沉重,而31.51%的家长认为负担不重。这充分说明在政策实施前,家长普遍感受到孩子的学业压力较大。
关于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情况,数据显示,一年级学生能在服务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比例为83%,而九年级学生这一比例仅为23%。相反,一年级学生不能在服务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比例为17%,九年级则高达77%。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内完成作业的能力逐渐减弱。
为了评估“双减”政策的实际效果,我们调研了家长对政策的满意度。结果显示,20.55%的家长认为政策完全满足期望,31.51%的家长认为政策较为契合期望,27.40%的家长认为基本契合期望,9.59%的家长认为不太契合期望,10.96%的家长认为完全不契合期望。总体来看,大部分家长认为“双减”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他们的预期较为吻合。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减轻较为显著,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知程度不一,但普遍认为政策有助于减轻孩子的学业压力。同时,课后延时服务在帮助低年级学生完成作业方面效果较好,但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完成作业的难度较大。最后,大部分家长对“双减”政策的实施效果表示满意,认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期望。
3.结论
低年级学生作业量减少较多,而高年级和毕业班学生作业减少不明显,表明“双减”政策对低年级影响较大。家长对“双减”政策了解一般,大多数家长了解程度为“一般”,少数“非常理解”。总体上,85.7%的家长对政策满意,认为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实施“双减”政策后,课堂和作业设计有所改进,但学习评价体系仍需科学化。为满足“双减”要求,需转变评价观念,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同时,部分学校作业设计和课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4.对策与建议
要减轻学生负担,关键在于全方位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重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采用情景式、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和体验式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轻松、扎实、高效的学习效果。家长需与学校紧密配合,积极参与家长会和家长学校,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烦恼、需求和困惑,深入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共同形成减负的共识,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此外,优化现行考试制度,探索并完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同时,改进作业管理策略和作业设计水平,提升作业实施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参考文献:
[1]曾会珍.“双减”背景下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影响机制与提质增效路径探析[J].体育世界,2025,(03):84-86.
[2]龚静.“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提质增效路径浅探[J].学周刊,2025,(12):95-97.
[3]阮桂聪.落实“双减”政策,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J].基础教育论坛,2025,(05):70-72.
[4]滕瑜琼.精简作业助力“双减”[N].江苏经济报,2025-02-28(T03).
[5]徐云知,卢立涛.区域教研员有效推进课题管理的“四基四分”策略研究——以“双减”背景下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探索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5,41(02):81-85.
基金项目: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311397043、S202311397062X、S202411397053)、陕西省“十四五” 教育科学规划项目(SGH24Y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