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凡士林修护晶冻配合自制大便引流装置在ICU患者预防失禁性皮炎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研究针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失禁性皮炎(IAD)的预防问题,探索了凡士林修护晶冻配合自制大便引流装置的应用效果。通过系统评估IA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研究发现凡士林修护晶冻可有效降低皮肤受损风险。本研究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重点在于评估其对IAD预防的实际效果和可行性。研究不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还通过数据分析确立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失禁性皮炎;ICU;凡士林修护晶冻;大便引流装置;预防研究
0 引言
失禁性皮炎(IAD)是ICU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并增加治疗成本。目前,关于IAD的预防研究主要集中在皮肤护理和保护措施上。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凡士林修护晶冻结合自制大便引流装置在预防IAD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ICU患者的皮肤保护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1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1 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AD)概念
肌肤受到粪便或尿液的临时或长期刺激后,出现的炎症反应可能包括皮表的红斑和浮肿,在严重渗出情形下,可能进一步出现水泡、溃烂或者皮肤继发感染。对于大便失禁的病人而言,会阴区域及骶骨尾部皮炎以及压迫性溃疡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起创面溃烂引发感染,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50%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量。
1.2 失禁性皮炎分为三期,早期、中期、晚期
①病程和病因:失禁性皮炎是因为皮肤长期暴露在粪便、尿液中引起的炎症,病程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②症状:失禁性皮炎的基本损害是局部红斑、水肿、浸湿,表皮剥脱,破损、水泡、糜烂等。③预防和治疗:对于失禁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关键在于维护皮肤完整性,减少刺激。使用凡士林修护晶冻保护皮肤,配合自制大便引流装置减少皮肤与排泄物接触,是有效的预防策略。定义:失禁性皮炎是由于排泄物如粪便和(或)尿液对皮肤造成短期或长期刺激所引发的皮肤炎症,其症状包括皮肤表层的红肿、积水,而在严重渗出状况下,可能会出现水泡、溃烂或皮肤的继发感染[1]。重症监护室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经常是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严重受损,常常因为意识障碍和(或)肠内喂养不当,感染导致尿和(或)便失禁,从而导致皮肤完整性遭到破坏。失禁性皮炎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引起患者疼痛不适,降低生活质量,还增加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2]。本研究对护理研究对象采用凡士林修护晶冻配合吸痰管改良后的大便引流装置进行护理干预,得到一个经济、有效、可行、实用的预防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感染,缩短住院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减轻护士工作量。
2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2.1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2.1.1 IAD的流行情况分析
根据海外研究数据,IAD的发病率波动在5.6%至50%之间,而其发作率则在3.4%至25%的范围内变动。国内研究则表明,住院病人中IAD的发作率为14.0%,并且有5.5%的病例伴随压力性损伤,11.3%的病例伴随真菌性皮炎。在ICU病房中,失禁患者发生IAD的比例可高达50%至86.7%[3]。此外,大便失禁和认知功能障碍是导致重症患者发生IAD的关键独立风险因子。
2.1.2 IAD风险要素的专家共识
在专家共识中,明确了导致IAD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失禁现象、失禁的频繁发生、使用密闭式护理用品、皮肤质量不佳、活动能力受限、认知功能减退、个人卫生打理困难、疼痛感、体温上升、药物使用、营养不良以及重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年龄并未被视为IAD的独立风险因素。
2.1.3 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研究进展
失禁相关性皮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较少,仅有部分人员进行了该病的临床调查,根据其调查结果可知:该病多发于ICU病房危重病人,以及神经内科病人身上,其常会因为排便问题,导致失禁相关性皮炎出现。该病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患者排便失禁后,其尿液、粪便中的酵素,较为活跃,通过对此处的浸渍,导致患者的皮肤抵抗能力下降,皮肤表面的弱酸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得酵素,非常容易的附着在患者的患处皮肤上,增加了该处皮肤的刺激,进而出现了失禁相关性皮炎[4]。根据国外的研究文献可知:国外的研究和实践更加注重综合管理和多元化预防策略,针对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预防,不仅包括使用高质量的屏障产品如凡士林修护晶冻,还包括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定期的皮肤评估、及时清洁和保持皮肤干燥、营养支持以及适当的排便管理等。此外,教育和培训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关于IAD的知识和预防措施也是国外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目前对于该疾病,是采用会阴部皮肤状况评估量表进行预防的,其对患者出现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具体的评估分数,确定防治对策。分值区间为4~12,患者风险评估后,处于7分以上者,出现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几率越大,分数在7分以下,属于有一定风险罹患该病[6]。患者的评估分数越高,越容易罹患失禁性皮炎,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7]。
2.1.4 根据国内李凯威等人研究,对于失禁性皮炎的预防和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
①吸收型护理工具:一次性护理垫、纸尿裤等,缺点是透气性较差,不易被发现;②引流型护理辅助设备:包括常规肛管、带有气囊的导尿管、带气囊的气管导管以及大便控制套装等。其不足之处体现在导管直径较大,易引起患者直肠末端或肛门部位的不适,引发患者产生排便冲动并用力排便是导管容易移位或阻塞,同时也增加了导管相关感染和橡胶过敏的风险;③收集型护理用具:如一次性使用的肛门收集袋等。其存在的问题是,造口袋的底板需要粘贴在皮肤上,长时间的粘贴和撕扯容易导致皮肤受损。一旦患者皮肤已有破损,不仅容易继发感染,而且难以实现有效的引流。④皮肤护理:弱酸性皮肤清洗剂和皮肤保护剂,有造口粉和液体敷料等,其缺点是费用较高[8]。以上方法都有显著的缺点,基于以上研究及实践尚无一种能很好引流且价廉、有效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的装置,所以研究一种能有效预防失禁性皮炎且能广泛推行的方法势在必行;(4)针对不同阶段的炎症性失禁问题,运用布里斯托粪便分类法进行划分:首型(颗粒状):如同散落的硬颗粒(难以排出),次型(扭曲状):形状扭曲,表面不平整,三型(条状):类似香肠形态,表面带有裂纹,四型(弯月状):形似香肠或蛇,表面极为顺滑,五型(海绵状):边缘平滑的柔软团块(易于排出),六型(糊状):边缘粗糙的蓬松团块,呈糊状,七型(流质状):呈水状,无固体成分(完全为液体)。依据各类特点实施相应干预措施,以观测其疗效。
2.2 研究的价值
①我们设计的吸痰管改良后的大便引流装置具有材料安全,对患者刺激性小,不易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预防效果明显;
②对于失禁性皮炎防大于治,如能做到有效预防,可使患者获益,家庭受利,社会减负。
③采用凡士林修护晶冻配合吸痰管改良后的大便引流装置进行护理干预,是一个经济、有效、可行、实用的预防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方法,预期通过这个方法的应用可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ICU住院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减少护士工作量有重要意义。
3 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3.1 研究目标
研究采用凡士林修护晶冻配合吸痰管改良后的大便引流装置对大便失禁导致失禁性皮炎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改善大便失禁导致失禁性皮炎患者预后提供指导。
3.2 研究内容
3.2.1 理论依据
在临床中,排便失控现象常发生于危重病例、意识不清状况、脊髓损伤患者及老年人群中。由于频繁的稀便刺激,皮肤长期暴露在湿润环境中,再加上频繁的清洁,很容易导致皮肤发红、湿疹甚至溃烂的发生。患者的大便通常呈现为稀水状或类似水样的状态。由于需要不断清洁肛门周围,骶尾部皮肤易出现潮红乃至破损,这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时间成本,也提高了感染的风险。利用自制的凡士林修复膏与改进的吸痰管大便引导装置进行护理,是预防重症患者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3.2.2 实践指导内容
(1)凡士林修护晶冻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如何均匀涂抹于患者易受损部位,使用频率,以及如何评估其效果等。
(2)自制大便引流装置的制作与应用:详细介绍吸痰管改良后的大便引流装置的设计理念、材料选择、制作步骤、正确安装和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和管理。
(3)监测与评估:制定监测和评估皮肤状态的标准流程,包括皮肤的颜色、湿度、完整性等指标的定期检查,以及如何记录和分析数据,用以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
(4)护理人员和患者教育:组织培训课程,教育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关于失禁性皮炎的知识、预防措施、以及凡士林修护晶冻和大便引流装置的使用方法。
3.2.3 方法
(1)实验组1: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即臀下垫一次性尿布垫,患者有大便溢出时,及时采用卫生纸清理干净,用湿布擦洗干净肛周后,采用凡士林修护晶冻等保护肛周皮肤,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单和尿布垫。
(二)实验组2:应用了凡士林修复晶冻,并搭配自行制作的粪便引流系统。
1)准备工作:准备一次性肛管(即吸痰管),该肛管直径为1厘米,前端10厘米的区间设有三个同样直径为1厘米的侧孔;另备一次性引流瓶(可用一次性手套替代)1个,治疗巾1块,一副一次性手套,一包干棉球,适量液状石蜡以及卫生纸;
2)置管方式:操作时应用床边屏风以确保患者隐私,患者可采取平躺或侧卧的姿势,将治疗巾铺在臀部下方。操作者需先洗手并戴上手套,然后将肛管与引流装置相连接,注意去掉尾部的硬块,使用液状石蜡棉球润滑肛管前端的20厘米,再从肛门以螺旋方式慢慢置入;
3)护理措施: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过程中需留意肛管的留置长度,检查是否有打折、滑落或堵塞的情况,且每日需更换两次。
3.3 研究重点
评价指标为此次研究重点;
皮肤受损程度:根据肛周皮肤情况分为三级, 0 级(无 IAD):皮肤完好、 无发红; 1级(轻度 IAD):皮肤完整、发红,红斑、水肿; 2级(中重度 IAD):皮肤发红、破损,水肿、水疱、糜烂、感染。
3.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X(平均值)±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5 结论
实验组2对大便失禁患者使用凡士林修护晶冻配合自制大便一次性肛管引流,能有效减少肛周皮肤破损的发生,节约护理时间,降低护士劳动强度,节省患者医疗费用,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床位周转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 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文字表述+思维导图)
4.1 研究思路
针对IAD的皮肤检查:权威共识建议,无论失禁程度如何,患者每日至少接受一次皮肤状况检查。根据美国关于失禁的指导原则,建议在每日下午规定时间对患者的会阴区域皮肤进行评估[4],此评估时间可根据患者的失禁频率和个体状况灵活调整。检查区域涉及会阴、臀部、大腿、腰骶部、下腹部以及皮肤褶皱等部位;IAD分级系统:一级(无IAD):皮肤正常,无红肿现象;二级(轻微IAD):皮肤未破损,出现红斑、水肿;三级(中等至重度IAD):皮肤出现红斑并伴有破损,可见水肿、水泡、溃烂或感染。
4.2 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
4.2.1 准备阶段(2023年1月)
①成立课题研究组,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②加强临床研究学习,组织全科护士深入学习、了解重症监护室针对于失禁性皮炎的相关护理内容,进一步掌握相关实践理论,内容与操作要求。
③收集相关的指导资料。
④制定研究制度,开展临床实施,撰写记录,明确研究规划。
4.2.2 实施阶段(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
①依据方案要求组织临床实施。
②根据本科室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患病特点特点进行分类,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对于不同时期的失禁性炎症进行护理;
③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护理记录及评析。
④及时分析研究情况,随时调整研究方案。
⑤护理实施阶段小结、护理员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包括不同时期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使用不同护理工具)。
4.2.3 总结整理阶段(2024年3月至2024年12月)
①整理汇总护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和阶段成果。
②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总结课题护理管理经验。
③完成实验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教育随笔等。
④结题。2024年6月-2024年7月进行讨论与报告撰写;2024年8月-2024年12月进行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
4.2.4 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收集有关失禁性皮炎IAD的研究资料。
②调查分析法:即通过临床观察、护理不同时期的IAD等科学方式,分析课题实施前调查结果和实施后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事实依据。
③行动研究法:用研究指导行动,用行动提升研究,在具体临床护理实践操作中做好个案跟踪记录、日常观察记录、活动记录等,以便更好地深入研究,指导行动。
④经验总结法:各主要临床操作者在各自临床实践操作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经验,通过总结提升一定的理论高度。
5 主要观点与可能创新之处:
5.1 主要观点
①失禁性皮炎,亦称为失禁相关性皮炎(IAD),是一种因尿液或粪便长期接触皮肤表面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患者的皮肤表面通常会出现红斑或水疱,部分患者伴有糜烂、浆液性渗出等症状。在老年人和危重症患者中,失禁的发生率极高。由于粪便和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消化酶,若患者会阴部的皮肤长期受到这些代谢物的侵蚀,并且受到皮肤间摩擦的影响,极易导致失禁性皮炎;②针对IAD,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预防胜于治疗。而通过对照组和干预组的研究发现,干预组在采取了特定措施后,IA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这进一步证实了采取适当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5.2 创新之处
①大便引流装置的使用,其材料易于获取且制作方法简便;
②该装置成本低,操作方便,易于上手,从而有效减少了患者皮肤接触尿液和粪便的频率,显著降低了IAD的发生率。如表2所示,干预组中发生IAD的比例为37.1%,而对照组为94.3%,统计值为25.362,P值为0.001,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④通过心理干预的创新手段,搭建和谐的护理与患者关系桥梁,增进与病患及其家属的交流互动,开展针对性的失禁性皮炎健康指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助力他们建立起对抗病魔的信念,如有需要,可适时邀请精神科专家提供专业指导;⑤借由提升护理人员对IAD护理的专业素养,强化对IAD护理技巧与知识的系统培训,采纳标准化的评估工具,
6 结束语
通过对凡士林修护晶冻和自制大便引流装置在预防ICU患者IAD的应用研究,本文揭示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以验证长期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GrayM,BeeckmanD,BlissDZ,etal.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aComprehensivereviewandupdate[J].J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2012,39(1):61-74
[2]SHIGETAY,NAKAGAMIG,SANADAH,etal.Ex‐plor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skinpropertyandab‐sorbentpadenvironment[J].ClinNurs,2009,18(11):1607‐1616
[3]DriverDS,PerinealDermatitisinCriticalCarePatients[J].CritCarNurse,200727(4):42-46
[4]范东英,张丽平,展锐.中药治疗失禁性皮炎的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15,12:901-902.
[5]潘婷婷.失禁性皮炎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04:388-389.
[6]李惠俊,李亚兰,曾为娟,朱美玲,王丹敏,李健.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及护理研究新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6,05:527-530.
[7]杨宏,秦淼,李玉红,赵洪彬,杨丽芳,毕会芹.失禁相关性皮炎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21:1945-1949.
[8]GrayMBlissDZ,DoughtyDB,etal.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AConsensus[J].J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2007,34(1):45-56.
「9]谢春晓,吴娟.失禁相关性皮炎皮肤保护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3,16(30):963966.
[10]张芹玉,王红玉.ICU护士对失禁性皮炎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3).
[11]武化云,管晓萍,刘佰运,李娟,品管圈应用于神经外科失禁性皮炎护理的效果分析[J].武警医学,2015,26(10).
作者简介:
魏红(1980—),女,汉族,山西太原人,本科,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副主任护师,国际造口治疗师,重症专科护士,从医24年一直在重症领域工作,研究方向:危重症病人的护理,擅长于危重症病人皮肤问题的处理,各项急救设备使用,熟练掌握各项抢救流程及可视化置管技术。
基金项目:(凡士林修护晶冻配合自制大便引流装置在重症监护室患者预防失禁性皮炎的应用)课题编号:XYS20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