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读写融合策略
摘要:读写融合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在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背景下,“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能够有效整合阅读与写作教学,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语文素养。本文深入剖析了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中读写融合的意义与价值,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通过创设情境、挖掘文本资源、开展多样化活动等方式实现读写融合的具体策略,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可操作的读写融合教学参考,助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融合策略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关键学科,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及文化素养意义重大。在小学语文里,阅读与写作是核心,且二者相互关联、彼此促进。但传统教学模式常将二者割裂,阅读重知识理解记忆,写作重技巧训练,致使学生读写能力难以协同提升。随着教育改革推进,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兴起,其以任务为导向,整合语文学习要素,为读写融合带来新契机。“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读写融合策略顺势而生,借阅读积累素材、学习技巧,凭写作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实现读写良性互动。如何有效实施该策略,发挥学习任务群优势以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发展,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实例深入探讨其具体策略与实施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一、当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落实参差不齐
在小学语文六年级学习任务群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和落实存在差异。例如在“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习作单元任务教学时,其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确定中心,并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安排详略进行写作。但有的教师过于侧重课文阅读讲解,对写作训练的指导不够深入,导致学生虽理解了课文如何围绕中心写,自己写作时却难以运用。像在学习《夏天里的成长》后,学生知道了课文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展开叙述,可在写“我的心爱之物”作文时,不少学生仍不能明确中心,所选材料杂乱无章,无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中关于写作能力提升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许多教师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较为传统。以古诗词学习任务群为例,不少教师还是以讲解字词、翻译诗句、分析诗意和情感为主。在学习《石灰吟》《竹石》等古诗时,只是逐句翻译,让学生背诵诗意和诗人表达的情感,缺乏创新互动。而学习任务群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这种传统教学方法使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参与度不高。相比之下,若教师能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探究诗人为何借物言志,以及如何通过诗句体现,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像石灰、竹子一样有高尚品格的人,最后进行小练笔,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种事物,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
(三)教学资源整合不足
语文教材配套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教师对资源的整合利用不够充分。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等资源常被忽视。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材“资料袋”提供了地球资源现状、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等资料,可很多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分析这些资料,导致学生对课文中关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刻。此外,网络上有大量与课文相关的科普视频、图片等优质资源,教师若不加以利用,就无法丰富教学内容。如学习《宇宙生命之谜》时,若能播放关于宇宙探索、其他星球环境的科普视频,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拓展知识面,可目前多数教师未充分挖掘这些资源,限制了学习任务群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读写融合策略
(一)精研文本任务,开启读写通道
在六年级学习任务群中,深度剖析文本任务是读写融合的基石。以“多彩的活动”单元为例,教材选取了《开国大典》等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研读《开国大典》中对场面描写的精妙之处,如大典进行时,从会场布置、群众入场,到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再到阅兵式等环节,作者通过点面结合的手法,既有对全场群众的整体描写,又有对毛主席等关键人物的细致刻画。学生在阅读时,明确了场面描写需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写作训练任务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描写学校运动会,先整体描绘运动会热闹非凡的场面,再聚焦于某一精彩比赛项目,如接力赛中运动员们奋力奔跑、交接棒的紧张瞬间,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技能迁移。同时,文中庄重热烈的语言风格,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借鉴,让他们在描述活动时语言更具感染力。
(二)巧设任务活动,促进读写互动
多样化的任务活动能有力推动读写融合。在学习“小说”学习任务群后,可组织“小说故事创编”活动。以《穷人》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桑娜和渔夫善良、勤劳的人物形象,以及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然后,让学生以“穷人的新生活”为主题进行故事创编。学生在创编过程中,要参考原文的叙事风格、人物特点等,运用阅读中学到的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氛围、人物对话展现性格等技巧。比如描写新环境时,用“温暖的阳光透过破旧但干净的窗户,洒在虽然简陋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屋子里”来展现穷人生活的改善。此外,还可开展“课本剧创作与表演”活动,如将《金色的鱼钩》改编成课本剧,学生编写剧本(写作)和表演(对文本深度理解)的过程,使阅读与写作能力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三)整合任务资源,拓宽读写天地
充分整合学习任务群资源为读写融合拓展空间。语文教材配套的“资料袋”“阅读链接”等是宝贵资源。在“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中,学习《故宫博物院》时,结合“资料袋”中关于故宫历史变迁、建筑特色等补充资料,学生对课文理解更透彻。之后,布置撰写“我眼中的故宫”小论文的任务,学生有了丰富素材,能从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深入阐述,加深对故宫的认识,写作能力也得到锻炼。网络资源同样不可忽视,学习古诗词任务群时,借助网络平台观看诗词讲解视频、名家朗诵,学生感受诗词魅力后,进行诗词改写或仿写。如学完《石灰吟》,学生模仿其托物言志手法,创作关于竹子、梅花等体现坚韧品质的小诗,通过整合多元资源,搭建读写融合的广阔平台,助力学生读写能力稳步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中,“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读写融合策略为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素养开辟了新路径。从情境创设到资源深挖,从应对学生差异到巧用教学资源,每一步实践都意义非凡。愿广大教师积极践行,让读写融合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助力学生踏上语文学习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张金玲.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学苑教育,2024(17):37-39.
[2]王军.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