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字化资源赋能下的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

马茹慧
  
大海媒体号
2025年27期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北街小学

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之下,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资源凭借其丰富性、交互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为达成思政教育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思政教学实践,提出了数字化资源整合共享、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这三大策略。通过构建资源库、开展混合式教学、搭建数字化评价平台等具体举措,推动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教育的实际成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随着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到来,将数字化资源深度嵌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小学思政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核心载体,其一体化建设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与成长。但目前该课程仍面临学段过渡衔接不足、教学资源碎片化严重、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等困境。而数字化资源凭借其独有的技术特性,为化解上述问题、推动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深入探究其应用策略,对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实践价值。

一、构建数字化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夯实一体化建设基础

数字化资源整合共享是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根基。小学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目标既有差异又相互关联,传统分散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一体化教学需求。通过构建覆盖全学段的数字化思政资源库,将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案例素材、拓展阅读等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依据思政教育主题与学段目标进行分类标注,形成结构化资源体系。同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资源的动态更新与跨校共享,打破地域与校际壁垒,为思政教师提供统一、优质的教学资源,保障各学段思政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递进性,助力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校支持下联合区域内多所小学,共同搭建区域小学思政数字化资源库,按照“爱国情怀”“品德养成”“法治意识”等主题,将不同学段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分类。例如,在“爱国情怀”主题下,低年级学段资源包含动画版爱国小故事、儿歌;中年级学段则有红色经典影片片段、历史人物事迹图文资料;高年级学段配备了时事新闻解读、爱国主题辩论赛视频等。平台内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快速检索、调用适合本学段的资源,从而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与断层,使思政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实现有序衔接。

二、创新数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一体化教学效能

数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为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注入新活力。以线上资源预习、线下课堂深化、课后线上拓展的混合式教学流程,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的自主学习优势与教师的引导作用。线上,学生可通过微课视频、虚拟仿真场景、互动游戏等资源进行自主预习与课后巩固,初步构建知识框架;线下课堂上,教师结合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开展主题研讨、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交流观点,实现知识内化与价值观塑造。这种教学模式既能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又能通过连贯的教学环节设计,推动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单元里,教师可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具有差异化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对于低年级学生,可安排他们在线上观看趣味动画,以此了解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在课堂上,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体会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中年级学生在线上学习与公共设施相关的图文资料和新闻案例后,在线下开展小组调查活动,走访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并进行汇报。高年级学生则在线上参与公共问题辩论直播,在课堂上围绕热点公共事件展开深入讨论。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不同学段的学生对公共生活的认知得以逐步深化,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三、完善数字化多元评价体系,优化一体化建设生态

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稳步推进,离不开科学评价体系的有力支撑。传统思政课评价侧重于终结性评价,难以全方位展现学生在小学阶段思政素养的动态发展轨迹。而借助数字化技术搭建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评价主体层面,融合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及家长评价;在评价内容维度,涵盖知识掌握程度、日常行为表现、情感价值态度等多个方面;于评价方式上,借助学习平台数据记录、电子成长档案、智能数据分析报告等数字化手段,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统一。通过持续追踪学生在不同学段的思政学习情况,能够为教学优化提供精确指引,进而推动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朝着良好态势发展。

以“诚信教育” 主题学习为例,教师可以依托数字化平台,设计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诚信教育活动。在线上,利用微课视频讲述诚信小故事,通过互动问答检验学生对诚信概念的理解;同时,开设诚信主题的网络论坛,鼓励学生发帖分享自己遇到的诚信问题或经验,形成正面的网络舆论氛围。线下,则组织诚信主题的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诚信价值的认同。此外,利用数字化评价系统记录学生在诚信教育活动中的表现,结合教师评价、同伴互评等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诚信素养发展,为后续的思政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数字化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诚信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还能有效促进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评价体系的完善。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资源为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通过构建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完善多元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衔接不畅、效能不足等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数字化资源与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切实提升思政教育质量,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参考文献:

[1] 刘冰心 . 小学思政课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研究 [D]. 苏州大学 ,2023.

[2] 李爱琴 , 李洁 . 数字技术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三维审视 [J]. 北京教育 ( 德育 ),2024(12):43-4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