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首课思政负责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理探索与实践策略研究

彭炜豪
  
学术研究版媒体号
2024年22期
宁阳县第二实验中学 山东 宁阳271400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必备的课本知识,还需要加强对思政元素的科学融入,真正地彰显初中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帮助。“首课思政负责制”使教师更加精准地把握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并能够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首课思政负责制;初中英语;应用方法

在“首课思政负责制”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先精准地把握“首课思政负责制”的核心内涵,之后再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有序规划思政教育环节,把握课程内容与思政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享受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一、“首课思政负责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理

将“首课思政负责制”落实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既是教育理念上的改革,也是积极回应新时期青少年全面发展需要的举措。该体系的核心是把思政这一要素有机地融入到英语教学第一课堂中去,以精心设计的内容来指导学生一边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一边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达到知识传授和育人同步进行的目的。首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融入这一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英语作为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英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语言知识,还需要承担引领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作用以及乐趣,在形成正确观念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优化班级教学模式[1]。

其次,“首课思政负责制”的提出,有利于突破传统英语教学中只重知识的束缚。一直以来,英语教学常常过多地关注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却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一单一教学模式既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也会造成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但“首课思政负责制”需要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第一课堂当中,以鲜活的故事、案例或者时事热点等形式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异同点进行反思,在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的同时,发展其跨文化交流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落实“首课思政负责制”,更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与成长规律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其兴趣爱好、认知水平以及价值观念等均表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因此,英语教学落实“首课思政负责制”,教师需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与成长规律,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二、初中英语“首课思政负责制”的实践策略

(一)重视情感教育

初中英语教学落实“首课思政负责制”,重视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增强情绪调节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首课思政负责制”和情感教育模式有机协调,凸显课程教学的人文性[2]。

在教授“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巧妙地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出示各类水果的照片或者实物等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介绍香蕉后,教师可讲一讲香蕉的营养价值及对健康的好处,带领学生体会平衡饮食的意义。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传授了语言知识,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健康意识。然后,教师可设计“水果猜猜看”等互动环节进行游戏,通过对水果特点的描述,使学生猜出属于哪种水果。这类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加强了同学间的沟通与协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情感教育深化阶段,教师可带领学生探讨喜爱的水果及成因,并鼓励学生分享饮食习惯与情感。通过这一环节,教师能了解学生的饮食偏好并及时提出健康饮食建议,也能培养学生感恩自然的情感。

(二)加强品德引导

初中阶段加强品德引导,“首课思政负责制”是一项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品德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教授“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一单元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出行方式的选择给环境与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在授课开始之前,教师可先请学生分享自己日常的上学方式,再指导学生探讨各种出行方式的利弊。比如,走路或者骑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保护环境,但是可能要花费更长时间,坐公交车或者私家车能节约时间但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然后,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刻反思出行方式的选择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与社会影响,教师可出示一些有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照片或视频,使学生能直观地体会到它们所带来的影响。接着,教师可带领学生探讨如何降低交通拥堵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及建议。品德引导深化阶段,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绿色出行”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学校跑步,记录学生的感受与经历。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绿色出行带来的快乐与意义,进而更深入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以“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一单元为例,通过教师的引导,既使学生获得了有关语言知识,又培养了其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这一教学方式彰显了“首课思政负责制”下品德引导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

(三)实行激励促进

激励促进,不失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推行“首课思政负责制”的有效教学策略。教师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信心。

在教授“This is my sister.”这一单元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几个激励性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家庭观念、亲情意识。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先由学生对其家庭成员进行介绍,再引导学生探讨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更感兴趣。然后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激励性活动。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家庭照片展”,让学生出示各自的全家福,介绍图片上的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此次活动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家人,提升亲情归属感。激励促进深化阶段,教师可设计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口语表达或者写作任务。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我的妹妹(或姐姐)”这一主题,创作一篇简短的文章或者进行口头表达。任务结束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反馈,以激励其再接再厉,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

为了使初中英语教学更加符合现代化的育人要求,“首课思政负责制”的实施必不可少,因此教师要足够重视,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真正彰显“首课思政负责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素梅.初中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4(25):42-44.

[2]王琼.初中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25):69-71.

[3]吕玲丽.大思政视域下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探究[J].英语教师,2024,24(16):8-1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