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跨学科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跨学科教学已成为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跨学科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实施的现状和误区,并提出了建议。笔者也以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nit4 Extended reading语篇——Following the Silk Road为例,展示了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跨学科教学,通过将多领域知识的融合,让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关键字:高中英语;跨学科教学;阅读教学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迫切。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是以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从跨学科视角重构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有助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多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将来在多元化世界中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方法、观念,综合解决主题聚焦的问题的教学理念。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操作性等特点(吴刚平,2022)[[[] 吴刚平. 2022.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与设计思路[J]. 课程·教材·教法,(9): 53-55.]]。就英语课程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基于英语学科的立场,以英语课程内容为依托,以主题为核心和纽带,统领、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方法和思维方式,使不同学科的知识围绕主题有机融合,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形成新的相对系统的认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王蔷、刘诗雨,2023)[[[] 王蔷,刘诗雨. 2023. 指向课程协同育人功能的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定位、内涵、理念、目标、要求及价值[J].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7/8): 3-10.]]。
二、英语课程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在真实世界的应用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从课程性质出发,英语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融合的课程。英语学科本身是通过人文和科学知识实现育人,英语作为一个中介工具实现人文教育。英语学科本质上就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而不是一个只学习英语学科本体知识的学科。英语学科的学习,要运用英语这个工具去学习英语背后所承载的主题。跨学科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场景中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从而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的实际用途。学生在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会运用到英语语言本身,还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将英语与其他学科如艺术、科学、历史等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可以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跨学科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跳出单一学科的限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正是21世纪人才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他们将来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人才奠定基础。
三、高中英语阅读跨学科教学现状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座连接生活、文本和人类思想的桥梁,也是连接文本、学生和教师的纽带。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篇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训练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语言技巧的程度,指导学生了解文本中深层次的语言文化含义,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王蔷,2017)[[[] 王蔷. 2017.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 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 英语学习,(2): 19-23.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少教师尚未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依然沿用较为陈旧的教学手段,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点,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学生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的培养。另外,随着英语跨学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逐步推进,部分老师尝试采用跨学科教学模式,但由于对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充分,从而使跨学科教学流于表面形式。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误区:
(一)各学科知识的简单堆砌而非深度融合
教师未深入了解跨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最佳实践,可能只是在英语课堂上添加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进行知识的简单叠加,而非知识和技能的深度融合。
(二)忽视学科核心价值
在尝试结合其他学科时,教师可能会忽略英语学科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如语言技能的培养、文化意识的提升等。没有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路径,导致教学活动流于表面。
(三)评估方法单一
仍然依赖于传统的测试和评估方法,而未能采用多元化、跨学科的评估手段,这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英语跨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为了避免高中英语阅读跨学科教学中的误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优化教学设计和执行:
(一)整体研读教材,挖掘跨学科文本内容和语言知识
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且能跨越多学科领域的主题作为教学切入点,比如环境保护、健康生活方式、科学技术进步等,探索不同学科间如何相互作用、补充或加深对英语学习的理解。
(二)巧设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跨学科素养
确保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能指向学生的核心语言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设计互动性强的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确保学生理解跨学科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可以采用任务型学习,通过设置一系列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学生运用英语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来完成任务,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工作,在合作中使用英语进行讨论、策划和汇报,这不仅能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理解。用真实生活情景设置教学情境,确保教学的实用性。同时,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设计具有弹性的教学活动,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三)多方面展示阅读成果,完善评价方式
实施多种评估形式,如项目作业、口头报告、同伴评价等,以全面考察学生在跨学科情境下的表现。例如,通过创建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使用英语去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任务,阅读成果可以是一份撰写的环保报告、制作的一个有关健康饮食习惯的PPT等。关注学生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五、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案例
本案例的教学内容选自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nit4 Extended reading语篇——Following the Silk Road。笔者以该语篇为例,阐述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进行跨学科教学。
【主题选择】
该语篇以人与社会为主题范畴,以历史、社会与文化为主题群,涉及“重大历史事件、文化溯源;跨文化沟通、包容与合作”的子主题内容。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四单元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动与互鉴”,以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主题;《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涉及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政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第8讲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因此进行该语篇教学时,可以将历史、地理、政治与英语学科结合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
【语篇研读】
What:该语篇围绕单元话题Protecting our heritage sites,介绍丝绸之路的地理风貌、历史渊源,重点聚焦其曾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领域起到的作用,突出其对文明交流互鉴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Why: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其对人类文明、文化交流
的重要意义,增强世界遗产保护的意识,学会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去思考世界遗产保护的问题。
How:本文为“总—分—总”结构,首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总体情况;接下来的四段分别介绍丝绸之路的地理风貌、历史渊源、经济贸易情况及文化交流活动,并列举事实加以说明;最后一段总结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完本篇文章后,能够:
1.掌握文章中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如 “silk road”, “trade route”, “cultural exchange”等,并能准确运用到口语和书面表达中。
2.全面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地理特征及其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3.培养信息提取、概括归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认识到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理解和认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价值和意义,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跨学科导入,2分钟。
活动内容:引用王维所写诗歌《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王之涣所写《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诗,让学生回答诗歌中所涉及的“阳关”和“玉门关”位于何处?
(设计意图:利用语文知识进行导入,明确阅读主题——丝绸之路。)
活动二:预测,3分钟。
活动内容:根据语篇的题目以及标题图片,猜测文章探讨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预测本文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后文的动机。同时预测还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从而更快地理解文本内容。)
活动三:快速阅读,3分钟。
活动内容:学生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大致的内容和结构。
(设计意图:核查自己的猜测,增加学生的和自信;同时大致了解文本内容,获得结构化的知识。)
活动四:精读分析,22分钟。
活动内容①:阅读文章第二段,利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地理路线图,标注起止点和主要经过的地区,让学生描绘地形特征。
(设计意图:结合地理学科对文本进行分析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相关英语词汇的表达。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关注地理学科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活动内容②:通过视频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丝绸之路的起源。
(设计意图:结合历史和美术学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活动内容③:阅读文章第四、五段,组织学生分组扮演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使者等角色,结合历史背景和地理特征进行情景对话,展现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趣味性,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④:阅读文章第六段,小组讨论丝绸之路对现代世界的影响,思考“一带一路”倡议与古代丝绸之路的联系。
(设计意图:将历史、政治、英语学科知识有机融合,激发创新思维;让学生意识到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文化交流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升文化自信,深化对该语篇主题(人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五:模拟论坛演讲,10分钟。
活动内容:创设情境: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行了International Youth Forum on Heritage,要求学生发表一场演讲,说服更多的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设计意图:构建真实情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口头演讲形式展示本堂课的阅读成果。)
综上所述,探索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从跨学科的角度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可以发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融入英语阅读课程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英语学习的效果,使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高中英语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试验并反思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手段,持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以此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