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OBE理念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摘要: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技术传授与价值塑造的双重使命,当前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仍存在目标模糊、方法单一等问题。传统课程思政模式常将德育内容机械嵌入技术知识体系,导致价值引导与专业实践脱节,学生难以形成稳定的职业伦理认知。OBE理念强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为破解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提供了新视角。应用电子技术领域涉及民生安全与产业升级,更需在电路设计、智能控制等专业知识中渗透责任意识与创新精神,这种内在契合性为教学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OBE理念;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引言
电子技术类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传统的思政元素植入方式易陷入形式化窠臼,难以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OBE教育模式强调明确预期学习成果并持续改进教学设计,这种结构化思维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支撑。当前教学改革需重点解决目标定位不清晰、实施路径碎片化等问题,特别是要建立专业能力标准与思政素养要求的对应关系,将抽象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文章聚焦于构建成果导向的课程思政实施框架,探索技术知识传授与职业伦理培育的融合机制,旨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教学范式。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常呈现表层化倾向,部分教师将行业法规讲解简化为条文复述,未能结合集成电路发展史中的技术封锁案例阐释自主创新的紧迫性。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时,运算放大器参数优化练习较少关联北斗导航芯片的研发历程,学生难以感知技术突破背后的家国情怀。数字系统设计章节讲解FPGA应用时,侧重Verilog语法训练却忽略剖析华为海思团队攻坚克难的精神内核,导致技术伦理教育流于形式。教学团队在重组课程内容时,存在将思政素材简单附加在知识模块后的现象,例如在讲解PCB布线规范后突兀插入工匠精神论述,缺乏与电磁兼容设计原理的内在逻辑关联。实训环节的安全操作规范教育多停留在行为约束层面,未能深挖航天电子设备装配精度要求背后的大国质量意识[1]。考核评价体系偏重电路功能实现度,对团队协作中展现的责任担当、创新方案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缺乏有效观测指标。
三、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一)明确课程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的融合
课程目标设定需建立技术能力与价值塑造的双维度矩阵,在修订课程标准时将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等思政要素转化为可观测的行为指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运算放大器参数设计目标对应工程伦理要求,学生在计算增益带宽积时需同步分析医疗设备信号调理电路的安全责任要素。数字系统设计模块的能力指标包含团队协作层级,FPGA开发项目考核增设技术方案的社会效益评估环节,要求答辩时阐述设计思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单片机应用课程目标新增"技术人文融合度"评价维度,学生在完成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开发后,需提交技术决策过程中对用户隐私保护考量的说明文档。教学团队分解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思政要求,将其映射至专业课程的技能训练环节,例如将PCB布线工艺标准与航天产品质量意识建立对应关系。课程达成度评价表增设"技术伦理实践"观测点,通过学生课堂讨论记录分析其工程决策的价值取向。
(二)优化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整合
专业课程模块开发需逆向梳理典型岗位任务中的伦理决策点,在智能控制器程序设计单元中嵌入数据隐私保护意识培养环节。教师团队设计的项目化教学任务宜包含技术规范与社会责任的双重验收标准,使学生在完成电路板调试时必须同步考虑能源效率优化指标。行业技术规范解析课程可增设版本修订背景分析模块,结合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阐释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校企合作开发的实训项目应设置技术路线比选环节,要求学生在选择通信协议时评估不同方案的社会成本差异。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需整合电子产品质量追溯案例,形成具有思政内涵的故障树分析素材。课程组制作的微课视频宜植入电子工程师职业发展故事,将电路设计原理讲解与职业操守养成自然衔接。实践教学指导书修订应增加技术伦理自查清单,引导学生在完成嵌入式系统开发后自主审核代码安全属性[2]。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团队开发的虚拟仿真平台宜植入技术伦理决策分支剧情,让学生在调试物联网节点功耗时面临数据采集范围的法律边界选择。课程组构建的SPOC平台可增设工程伦理弹幕互动功能,允许学生在学习PCB设计教程时实时讨论电磁兼容性标准的社会价值。混合式教学设计需预留技术价值观反思环节,安排学生在完成射频电路仿真后撰写设备辐射安全的社会影响分析报告。校企共建的案例资源库应设计多结局技术开发情景,引导学生在选择智能家居通信协议时体会用户隐私保护与技术便利性的平衡关系。课堂实施的角色扮演活动可模拟电子产品标准制定会议,让学生在扮演认证工程师过程中理解技术规范背后的公共安全考量。教师团队制作的AR教学资源需融入历史技术迭代脉络,使学生在观察芯片封装工艺演变时感知产业自主创新的时代意义。
(四)建立成果导向的评价体系
教学团队设计的项目验收标准应包含技术文档的社会影响评估章节,要求学生在提交智能家居系统方案时附带技术选择的社会成本分析报告。行业导师参与制定的岗位胜任力模型需增设绿色制造意识维度,使学生在完成电源模块设计任务后接受材料可回收性专项评分。数字化学习平台升级的成长档案功能宜记录学生在协作开发中的责任履行数据,自动生成技术决策价值观的雷达图。课程组开发的反思日志模板需设置技术迭代社会价值专栏,引导学生在撰写传感器应用报告时同步反思技术普惠性问题。学习成果展示环节改革需预留技术价值观陈述模块,安排学生在演示物联网系统架构时阐释设计方案对社区治理的潜在影响。教研活动引入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可采集往届毕业生职业伦理实践数据,用于持续优化实验项目中的社会责任评价权重。
结语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改革为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注入新动能,其核心价值在于建立专业发展与价值塑造的共生关系。将课程目标与思政目标进行矩阵化映射,能够有效解决教学实施中的目标离散问题,而成果导向的评价体系则为教学质量改进提供动态反馈机制。建议在后续改革中注重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案例资源库,强化技术伦理决策训练在实践教学中的比重,使学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自然形成价值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方舟,邱燕.基于OBE理念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轻工科技,2022,38(05):126-128.
[2]卜文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优化研究[J].轻工科技,2022,38(01):145-147.
课题名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课题编号:DS2023SZ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