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究少数民族文化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传承与挑战

——以传承少数民族服装文化为例

申君平 田小芳
  
学术研究版媒体号
2025年20期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系 湖南 常德 415000

(基金项目:2024年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探究少数民族文化在大数据时代下的 传承与挑战)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使社会日益大众化、信  息化。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了诸多挑战。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的日益加  剧中,各国民族文化通过互联网进行了碰撞,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逐渐被影响。这使国人的少数民族文  化心理认同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逐渐消退……本研究以少数民族服装文化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传承为例,探  究少数民族文化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传承与挑战。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少数民族服装文化在传承方面,  面临着各种问题,例如:传统民族服装制作过程中传统服装技艺的流失、传统民族服饰的模仿与更新以及传统  民族服饰主流元素的碰撞等问题。

研究少数民族服装文化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传承问题不仅有助于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还能促进民 族文化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民族文化; 民族服饰;传承与挑战

1.正文

1.1.传统民族服装技艺流失问题

传统民族服装技艺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族情感,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 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逐渐消失,传统民族服装技艺不断流失,正面临严峻的流失困境。

从传承层面来看,传承人群体青黄不接。由于传统民族服装技艺学习周期长、经济效益回报慢,导致愿意 投身其中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大多年轻人都向城市发展。而老一代民族服装技艺传承人年事渐高,一旦离世,其精湛独特的绣法、针法技巧等都可能随之消逝。

当然,经济发展与市场冲击对传统服装技艺流失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大数据时代下,全球化与工业化进程 不断推进,廉价的现代机织服装凭借大规模生产和营销优势,迅速占领市场;而依靠手工制作,产量低、成本 高的传统民族服装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导致从业者生存艰难。

针对传统民族服装技艺流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强社会对传统服饰的认知和理解;可 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向公众介绍传统民族服饰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强公众对传统民族服饰的了解和 认同,提高公民自觉保护传统服装文化的意识。

1.2.传统民族服饰模仿和更新的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持续推进,传统民族服饰的模仿和更新问题层出不穷。

从民族服饰的模仿现象来看,粗制滥造现象频发,一些商家为降低成本,简单复制民族服饰的外观,却忽 视面料质地、图案寓意等关键细节,导致仿制品毫无文化内涵,破坏民族服饰的形象。

同样,民族服饰更新过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民族服饰传承既要保留服饰承载的民族文化精髓,又要融入 现代时尚元素和生活需求,平衡难以把握。若是创新过度,会丧失民族特色,让服饰失去原本的文化价值;而 创新不足,又无法吸引年轻群体,难以在新时代下传承发展,阻碍了传统民族服饰的现代化转型。

针对传统民族服饰的模仿与更新问题,我们在模仿传统服装时,可以结合现代审美标准,进行适当的改良 和创新,既保留传统服饰独特的元素和风格,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传统民族服装可以在保留 其独特魅力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3.传统民族服饰中国元素与西方元素碰撞问题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拥有着不同厚度的历史记录和市场需求,国家间的民族风俗和习惯也大有不同。

在时尚领域,传统民族服饰中的中国元素与西方元素的碰撞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问题。从设计理念来看, 我国传统服饰注重内敛、和谐,常以宽松的剪裁、流畅的线条展现含蓄之美,如汉服的宽袍大袖;而西方服饰 设计多强调人体曲线,突出个体的身材优势,像西式礼服的修身设计,展现人体的线条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普及,西方时尚观念和流行文化逐渐成为主流,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生存空 间被严重压缩,很多民族地区的年轻一代对本民族服装缺乏认同感和了解,不再穿着传统服饰,传统服装技艺 的使用场景日益减少 … …

针对传统民族服饰中国元素和西方元素碰撞这个问题,在设计传统服饰时,我们应以中国元素为内核,将 西方元素巧妙融入细节。

在传承民族服装文化时,我们要坚持以中国元素为主流的前提,对待外国服装文化,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2.结论

现今社会,少数民族服装文化的传承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审美趣 味的变迁,少数民族服装文化在传承上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方面,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一些少数民族 服装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另一方面,民族服装由传统变为现代, 由自发生长变为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服装文 化正逐渐流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传统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历史与精神的生动体现,传承意义重大。它承载着独特技艺,如刺绣、印染、编 织等,每种技法都蕴含着先辈智慧。服饰的款式、图案和色彩,反映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宗教信 仰。

传承传统民族服饰文化,既能维系民族身份认同感、增强凝聚力,又能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意义深远。

为传承这一文化,一方面可通过教育普及,将其纳入学校课程,培养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认知与热爱;另 一方面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如社交媒体、时尚秀等展示民族服饰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同时,鼓励设计师创 新融合,让传统民族服饰在现代生活中焕发生机。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著等多渠道的资料,深刻剖析了服 装文化传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为解决文化传承问题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方法与策略,使广大人民群 众意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杨逐原,大数据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6):80-83

[2]李敏霞,互联网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及面临的困境[J].新闻传播,2017,(4):49-50

[3]楼慧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01.96.

[4]曹能秀,王凌,讨论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01

[5]丰子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J].哲学研究,2001 ,(3)

[6]苏国勋,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