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非遗里的中国》在非遗文化中叙事创新探析

甲丽红
  
学术研究版媒体号
2025年20期
哈尔滨市香坊区德强幼儿园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在新时代教育事业中熠熠生辉。文化类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以非遗项目作为节目的中心,将叙事主题、叙事方式以及叙事时空进行创新,以新颖的形式讲述非遗文化的故事,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精神,为讲好中国故事开阔了全新视野。本文以《非遗里的中国》为参照,对非遗文化中叙事创新进行探析,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非遗文化;叙事创新;策略探析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结的智慧凝结,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智慧源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非遗里的中国》这一大型文化类节目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叙事形式向观众讲述非遗故事。

一、丰富叙事角度,开阔文化视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此句诗中包含着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最后得到的结果也有所不同的道理。《非遗里的中国》这一节目要想向观众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节目效果,就需要丰富非遗文化的叙事角度,以此来开阔人们的文化视野,帮助观众立足在多角度、多方位以及多层次上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此节目主要由主持人、非遗专家以及特邀嘉宾共同组成,其三者由于身份不同,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程度就不尽相同,看待非遗文化的角度也会因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丰富。因此,在节目中,主持人、非遗专家和特邀嘉宾可以站稳自己的立场,通过自己的视角向观众讲述非遗文化,开阔观众的文化视野。

例如,在《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八期的节目中,主持人龙洋与非遗专家单霁翔,以及特邀嘉宾奥运会冠军杨倩,共同来到了辽宁鞍山探寻辽宁非遗文化的魅力。节目开场之后,主持人龙洋通过提出问题的叙事方式进入正题,方式自然流畅,能够成功将带领专家、嘉宾以及观众融入场景之中。主持人以其专业素养把控叙事节奏与节目的推进方向,保证着节目的顺利开展。同时,非遗专家作为非遗文化领域最权威的人员,以其专业知识的储备帮助观众在更加专业的角度去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东北大鼓、辽宁鼓乐以及铁岭伞灯秧歌等非遗文化,观众都能在专家的专业解读下对这些非遗文化有更深层、更专业化的认识。另外,特邀嘉宾杨倩以体验者的身份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体现出当代人对非遗文化的感悟。通过主持人、专家与嘉宾三家不同的叙事角度,能够开阔观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视野,唤起观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二、拓展叙事空间,展现文化变化

每件事情的发展都是在时间、空间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时间可以体现事物发展的顺序,而空间能够为事物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非遗文化历史悠久,如若帮助观众深刻理解非遗文化的魅力,拥有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节目组就需要拓展非遗文化的叙事空间,引导观众在空间中感受非遗文化的变化,在旧时的记忆中融入新的情感体验,构建一种新的身份认同,从而进行文化的有效传承。

例如,节目可以拓展歌舞表演的空间,将现代技术与非遗文化的艺术性相互结合,给予观众美的享受。非遗文化的历史脉络要想以生动的形象呈现于观众面前,需要借助一定的空间场景赋予其活力。在节目的开头都是相关城市非遗文化项目的动态展现,体现了非遗文化内在包含的艺术性。同时部分非遗文化项目还借助了现代歌剧院的形式演绎,该形式将不同的非遗文化以音乐、舞蹈和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将抽象的非遗文化赋予了生命力。通过现代的音乐元素、先进的动画技术以及秀美的舞蹈姿态,能够为观众提供视觉盛宴,同时引发观众在精神上的情感共鸣。因此,拓展叙事空间的方式能够帮助观众深层次了解非遗文化。

三、挖掘本土元素,弘扬非遗文化

在党的二十大思想的指引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中华文化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养料,能够为文化艺术类节目提供丰富的内容思路。《非遗里的中国》这一大型文化节目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重要指示,就需要挖掘本土的非遗文化元素,结合时代特点与观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以更有趣的方式呈现在荧幕之上,帮助观众更好的了解非遗文化,从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做时代新人。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便是多民族和谐共荣的地方,56个民族心手相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携手并进、繁衍生息。各族先辈以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同时,因各自独特的文化习俗而熠熠生辉,创造出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编织了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图谱。《非遗里的中国》节目可以将56个民族中的民族歌曲、民族饮食、民族舞蹈以及民族习俗等一系列的非遗文化遗产列到清单之上,之后做出相关主题,帮助观众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与技艺,从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薪火相传延续我国的民族精神血脉。因此,通过挖掘本土元素,节目可以丰富素材,还可以有效弘扬中华优秀非遗文化,落实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要求。

结束语:综上所述,《非遗里的中国》这一节目通过丰富叙事角度、拓展叙事空间、立足本土元素等方式来传承非遗文化,多角度呈现非遗的卓越成果、历史意蕴、中国智慧以及古老的东方美学。节目展现非遗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的焕新力量,呈现出非遗文化在时光洪流中的一脉相承与继往开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各位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非遗里的中国》这一节目将会以更多的创新形式向人们讲述非遗文化的故事。

参考文献:

[1]荣建华,杨晶晶.文化类综艺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的叙事创新[J].视听,2024,(10):115-118.

[2]王曦若,王译晗.场景重塑、立体叙事、思想传承: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创新路径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11):50-5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