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AI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素养的实践

康秀娟
  
学术研究版媒体号
2025年36期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区第一小学 065300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教学模式创新与教学目标提升的双重挑战。本文围绕AI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展开探讨,聚焦其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素养方面的实际应用路径与成效,提出具体策略,并结合教学实例进行分析,旨在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语文;思维能力;表达素养;教学创新

一、引言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在小学阶段不仅承担语言基础的教学任务,更肩负启发思维、提升表达、塑造人格的职责。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兴起,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如何借助AI技术提升教学效能,尤其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表达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融合路径、实践策略及实施成效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力求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创新方案。

二、AI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路径

2.1 智能辅助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维度

AI推荐算法能够根据学生阅读习惯与兴趣智能推送匹配读物,帮助学生接触多元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语言材料,更在不断比较、分析、反思中拓展思维维度。例如,通过AI系统推送与课堂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或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可激发学生跨文本思维提升理解与联想能力。

2.2 自适应学习系统实现个性化表达指导

AI自适应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作业数据、语用表现、学习节奏进行个性化分析,进而提供精准反馈。对于表达能力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AI可提供结构化写作引导、句式纠错建议与范例参考,帮助其逐步掌握表达技巧,构建清晰逻辑,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2.3 智能对话工具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度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AI对话机器人在课堂中可模拟多角色互动,引导学生围绕文本进行角色对话或情境演绎,鼓励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通过“人—机—人”三元交互模式,学生能更深入地探究文本含义,训练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AI技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3.1 融合思维导图工具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类AI工具如XMind Kids、AI绘图助手等能协助学生对课文结构进行可视化梳理,提取关键词句并构建知识网络。这种可视化处理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隐性变为显性,有助于培养其条理性、逻辑性与归纳能力,尤其在记叙文与说明文教学中效果显著。

3.2 应用生成式AI促进多角度思维表达

生成式AI可根据不同提示词快速生成多个作文草稿或观点表达,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本的立意与风格。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同题不同角度”“正反立场论证”等活动,借助AI示例激发学生的批判性与发散性思维。同时,AI所展现的语言多样性和结构范式,也为学生提供模仿与借鉴的对象,使他们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组织语言,从而提升创新表达与思维深度。

3.3 利用智能纠错反馈发展反思思维能力

AI作文批改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能精准识别学生在语言表达、逻辑连贯、结构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具体修改建议。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对自身思维方式和表达策略进行审视和调整,形成反思思维习惯。教师可引导学生对AI反馈进行评估与讨论,进一步提升其判断与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写—评—改”循环训练,学生逐渐建立自我监控机制,提升自主学习与思维调控的能力。

四、AI技术促进学生表达素养发展的实践路径

4.1 多模态输入促进语言表达丰富性

AI系统可将图像、视频、声音等多模态信息整合进语文课堂,如利用动画视频复述故事、结合图画描写景物等,激发学生多感官参与表达。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更易调动情感与想象,表达内容更生动、语言更具表现力。教师可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围绕视频情节或图片细节进行再创作,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双重发展。这种多模态体验突破传统文本限制,有效提升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境运用能力。

4.2 虚拟写作环境提升写作兴趣与表现力

借助AI构建的虚拟写作环境,学生可以进入模拟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如模拟角色对话、身临其境讲故事等。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写作不再抽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创作。AI可根据学生输入内容实时反馈词句建议,帮助其优化表达效果,增强写作信心。同时,虚拟场景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作品更具表现力与感染力,培养真实表达与情境感知能力。

4.3 数据分析辅助精准表达指导

AI通过对大量学生作文数据进行分析,提取高频写作问题与亮点表达范例,帮助教师精准把握班级表达水平,进行分层指导。例如,针对某一学生在描写细节不足的问题,系统可推荐相似主题的优秀范文,引导其学习借鉴,从而提升具体描写与修辞运用的能力。

五、AI技术赋能教师教学方式转型

5.1 教学设计智能化提升教学效率

AI辅助备课平台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水平,自动推荐教学资源、设计活动流程,为教师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从中选择或微调,节省备课时间并提升内容质量。同时,AI还能结合学生学习数据提前分析学习难点,提示可能出现的误区,使教学更具前瞻性。通过这种智能化设计,教师可将更多精力用于课堂互动与思维训练,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型升级。

5.2 教学评估数字化促进教学反馈闭环

AI评估工具能够实时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语言表达、作业表现及学习行为,并将数据转化为图表报告,为教师提供教学成效的可视化反馈。教师可以据此分析学生的成长轨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闭环。通过动态追踪与过程性评价,教师能够科学判断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升路径,推动个性化辅导落地,使评价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5.3 教师角色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与思维教练

AI在知识传授与基础训练中的参与,使教师的角色逐渐从“知识讲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与“思维教练”。教师可更多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与表达方式的指导,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设计探究性任务等,引发学生深度参与与表达。同时,教师还需具备AI素养,合理整合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支持与引导。这种角色转变不仅提升教学质量,也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理念的升级。

六、结论

AI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从工具层面向认知层面过渡,推动课堂教学实现质的飞跃。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资源,也为思维能力与表达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AI并非万能,教师仍需发挥主导作用,科学引导技术使用,优化教学路径。未来的语文课堂应是“技术+人文”的融合场,是学生思维生长与表达自信不断生成的沃土。教育者唯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方能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把握主动,为学生开启智慧语文学习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刘万春.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评《优化学习: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语文建设,2025,(02):84.

[2]宋冬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深度融合教学研究——评《优化学习: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语文建设,2024,(10):84.

[3]沙金如.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评《优化学习: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语文建设,2024,(02):8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