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AI 赋能小学英语教育:智能教学的新路径探索

王晗琳
  
学术研究版媒体号
2025年77期
东阳市花园外国语学校 浙江东阳 322100

摘要:本论文聚焦AI 技术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深入剖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结合语音识别、数据分析等AI 技术特性,系统探索智能教学的实施路 径。特别针对小学英语PEP 新教材难度提升(长单词占比增加、低段融入高段语音知识)的特点,补充AI 在口语训练、分层教学、作业批改等具体场景的适配性应用, 通过构建多模态资源体系、创新课堂互动模式、完善个性化支持机制等策略,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与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英语教育;智能教学;个性化学习;教学创新

一、引言

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凭借数据处理、智能交互与个性化服务优势,成为基础教育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小学英语作为语言启蒙关键学科,传统教学存在资源单一、互动低效、个体关注不足等问题。尤其在小学英语PEP 新教材实施背景下,低段需掌握长单词,语音模块融入原五六年级语音,传统教学模式的适配性矛盾进一步凸显。AI 技术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生成领域的突破,为破解新教材教学痛点、创新小学英语教学带来新机遇。

二、AI 赋能小学英语教育的现实需求

1.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依赖固定教材、纸质练习册及基础课件,内容更新缓慢,形式缺乏吸引力,且基础课件多为静态图文,难以满足小学生对动态学习内容的需求,导致学习兴趣匮乏;这一问题在 PEP 新教材中更为明显,长单词的拼读规则(如“vegetable”的音节划分)和提前引入的语音(如“th”“wh”字母组合发音),仅靠静态讲解易使低段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2. 智能教学的发展机遇

小学阶段学生英语基础与学习风格差异显著,AI 系统通过采集分析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试成绩等数据,精准定位知识薄弱点与学习偏好,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因材施教”,尤其能适配 PEP 新教材知识点跨度大的特点,为不同层次学生推送差异化任务。AI 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时空限制,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拓展学习场景,其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为教师优化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节奏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教学模式从经验导向向数据导向转型,有效应对新教材带来的教学挑战。

三、AI 赋能小学英语教育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1. 应用现状分析

部分小学引入 AI 生成的互动英语绘本、动画课程等资源,如英语绘本将单词、句型融入趣味故事,学生点击屏幕可触发动画演示与语音讲解,同时 AI生成的儿歌、短视频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其中一些资源已开始适配 PEP 新教材——如用 AI 生成“computer”“picture”等长单词的拆分动画,或“Let'sspell”板块字母组合发音的对比视频。部分平台已能针对 PEP 新教材口语作业进行“发音准确度”“流利度”评分。

2. 现存问题与挑战

部分学校对 AI 技术应用停留在表面,仅使用播放教学视频,未将 AI 功能与英语教学目标深度融合,在PEP 新教材场景中表现为“技术与教材脱节”—如 AI 语音测评未纳入新教材四上新增的“th”“wh”等字母组合发音规则,或资源包未按新教材单元主题分类。教师缺乏整合能力,导致智能教学设备和资源潜力未充分发挥,尤其在新教材教学中,教师需同时掌握“单词教学策略”与“AI 工具操作”,现有能力难以兼顾。AI 教育应用收集大量学生个人信息与学习数据,若数据存储、管理机制不完善,易引发泄露风险,且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影响 AI 分析结果准确性,干扰教学决策科学性,而针对新教材的学习数据(如长单词拼读错误类型、语音规则掌握程度)因采集标准不统一,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

四、AI 赋能小学英语教育的新路径探索

1. 构建多模态智能教学资源体系

利用 AI 图像生成、语音合成技术,开发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模态融合资源,如制作英语单词 AR 卡片,学生扫描后可观看 3D 动画场景并跟读发音,开发 VR 情景对话课程增强学习沉浸感,针对 PEP 新教材可重点开发“长单词拆解 AR 卡”(扫描“vegetable”即可显示“veg-e-ta-ble”的音节动画+ 实物图像)和“语音规则 VR 课”(模拟“ch”“th”字母组合在不同单词中的发音场景)。基于学生学习数据,AI 系统自动分析知识掌握情况,针对词汇记忆薄弱学生推送单词记忆游戏、词根词缀微课,为语法理解困难学生提供动画讲解、专项练习,实现资源精准匹配,具体到新教材,可对长单词掌握薄弱的学生推送“字母积木”拼接游戏,对语音规则混淆的学生推送“发音对比音频库”。

2. 创新智能互动课堂模式

引入 AI 教学助手,通过表情识别判断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当学生分心时自动推送趣味问题或互动游戏,利用语音分析评估学生发言情况,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参考,在 PEP 新教材课堂中,可设置“长单词拼读闯关”“语音模仿打分”等互动环节,AI 实时反馈学生表现,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借助 VR、AR 技术构建如“国际文化节”“英语购物街”等真实英语交际场景,学生与虚拟角色对话完成任务,AI 系统实时纠正语言错误、提供表达建议,提升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3. 完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

AI 系统整合入学测试、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测试成绩等数据,从知识掌握、学习能力、兴趣偏好等维度,为每个学生精准绘制个性化学习画像,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针对 PEP 新教材可重点标注学生在“长单词拼读”“语音规则应用”“句型拓展”等方面的表现。为听力薄弱学生安排阶梯式听力训练课程,为口语能力强的学生推荐英语演讲、辩论等拓展活动,定制差异化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到新教材,可为基础薄弱学生设计“单音节词→双音节词→长单词”的阶梯拼读任务,为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长单词 + 复杂句型”的情景对话任务。

4. 强化教师AI 应用能力建设

设计分层递进的教师 AI 培训课程,基础层培训智能教学工具操作、数据平台使用,进阶层培训 AI 与英语教学融合策略、资源开发方法,高级层培训AI 教育研究与创新实践,针对 PEP 新教材需增设专项内容——如“用 AI 制作长单词拆分动画”“解读语音测评中的新教材字母组合错误数据”“根据 AI 分析设计长单词 / 句型的分层教学目标”。定期组织案例分享、问题研讨活动,教师共同开发AI 教学资源和课程,探索智能教学模式,形成可推广的教学经验。

五、结论​

AI 技术为小学英语教育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新动能,通过构建多模态资源体系、创新课堂互动模式、完善个性化支持机制等策略,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尤其在 PEP 新教材实施中,通过适配长单词教学、语音规则训练的智能资源,分层互动课堂和个性化作业批改,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然而,AI 技术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仍面临技术融合深度不足、数据安全风险等挑战,在新教材场景中还需强化“技术与教材的精准对接”“教师与 AI 的协同教学”。未来,需要教育工作者、技术开发者和相关部门协同合作,持续探索 AI与小学英语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方式,完善数据管理机制,加强教师培训,推动小学英语教育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李晓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演进路径与发展趋势 [J]. 中国电化教育,2024(06):1-10.

[2] 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 [J]. 中国考试,2023(05):1-7.

[3] 王蔷,孙晓慧。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能力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J]. 课程・教材・教法,2022(12):82-88.

[4] 张进良,王以宁。智能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23(09):116-1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