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以“青马工程”为依托创新高校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方法的研究
摘要:高校学生的意识工作反复强调,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本文以“青马工程”为依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此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关键词:青马工程 高校青年 意识形态
高校历来是西方意识形态“和平演变”争夺的焦点,实施“青马工程”是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关键核心的环节。从2009年团中央印发《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教学与管理大纲》开始,2012年青马工程被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多次强调,要将意识形态工作看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要坚持党管青年原则,从战略高度看待青年发展事业,并重点提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10个重点建设项目;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这一年来,本支部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按照“青马工程”的工作体系,通过实践和探索,不断创新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方法,与时俱进。
一、培养青年学生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
(一)、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感是一个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现实政治体系及其运作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与政治体系保持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活动。
高校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政治认同感不仅是自身政治素养高低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因此,在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下,加强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的教育显现出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本支部自启动“青马工程”以来,不断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使青年学生能够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从心理和情感上,使他们对当前的政治体制产生认同,加深他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引领青年学生将“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从而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二)提高青年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本支部“青马工程”重视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将实践纳入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系部在校内为青年学生安排丰富、系统、详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组织组织青年学生参观各类教育基地,逐步完善自身人格,加强和提高党性修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通过培养青年学生理论指导实践,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谁主义思想后,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工作等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二、以“青马工程”为载体,推进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为了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扎根青年学生头脑中,本支部以培养“做敢担当、重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主题,开展了青年团干、学干培训班。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了解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不断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坚持开展接地气、有温度的、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强化教育效果,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建设在青年学生中的全覆盖。
支部以“青马工程”为抓手,成立青年团干、学干培训班,从一年级的学生中选拔出学习成绩优秀,思想道德优异的学生重点培养。利用“学习强国”app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系部为单位,创建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学习小组,提升青年学生的理论素养。定期培训、开展思想大咖讲坛等方式,结合系部实际情况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培训班中成立“学习小组”,定期写学习笔记,课下进行交流。在班级中以团干、学干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活化、日常化。
三、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举措
(一)理念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国家要走在时代前列,必须要有先进的思想。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把思想意识放在首位。本支部在“青马工程”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方式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不断深化,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新——以教育为引导,实现“青马工程”和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相结合
在十九大召开之后,支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将“青马工程”与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度融合,打破了原先的各自壁垒,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覆盖的培养模式,力求实现意识形态建设全面覆盖。
(三)举措新——开设青年团干、学干培训班,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与讨论相配套,其他手段齐帮衬。
支部聚焦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围绕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结合本支部工作特点,确定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新举措。
1.开设青年团干、学干培训班
从一年级学生中选拔出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组成培训班,以培养“做敢担当、重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主题。培训班中分小组学习,每组有组名、口号以小组长,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小组间进行知识竞赛,评选“学习之星”,以此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帮助青年团干、学干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成长目标、锤炼实践技能。
2.线上线下一起学
线上依托《学习强国》APP进行时事政治、党政理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的重要指示。
线下以小组学习讨论为主,定期对一段时间的学习心得,国家时事热点分享感悟。另外邀请校内外的思想大咖与培训班学员座谈,深入浅出的对党政理论与时事热点相结合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领悟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学习讨论相结合
首先开展主题学习,邀请组织部、总支委员、系书记等人员,结合青年学生面临人生的彷徨与迷茫,举办例如“我们都是追梦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厉害了,我的国”等高水平讲座,一方面强化政治情感,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与个人发展的价值契合点。
其次学习小组内讨论。结合“我们都是追梦人”开展“我与祖国”的演讲比赛,分享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点滴故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开展“如何做新时代的青年”的主题讨论,分享身边值得学习的同学的品质,提出自我发展的计划书并要求在2个月内对照达标完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结合“厉害了,我的国”开展讨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高他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最后培训班结束时进行学习小结,培训班内的青年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在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以及自我检查所做的不足,相互指出不足与建议,使青年学生保持不断学习的好习惯。
此外,支部还组织参观活动,通过参观党史纪念、勤廉馆、林则徐纪念馆学习勤政廉洁以及传统思想;组织主题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习总结“知识竞赛”;以及富有仪式感的开、闭班典礼,使青年学生正视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对待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四、结语
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党支部在开展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不断巩固,不断创新,努力将“青马工程”元素融入其中,整体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呈现基础牢、方法实、方向明、效果好的特点,发挥了“青马工程”的品牌效力。
参考文献:
李浩. 新时代地方高校党的建设与青年马克思培养工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
单紫薇,夏海.以“青马工程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的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教育.2019
耿毅乾.以“青马工程”为依托的“学习筑梦”行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作者简介:程铭瑾(1982.6-),女,汉,江苏泰兴,本科,福建铁路机电学校 ,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