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以短视频形式传播的红色文化的困境与对策
一、绪论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种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资源。本文着眼于对以短视频形式传播的红色文化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的研究。
二、红色文化在全媒体平台的发展困境
红色文化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传播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红色文化所含的深刻价值只有在传播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随着国家日益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红色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三、短视频形式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分析
3.1红色文化传播缺乏主体
传播红色文化的个人、商业账号固然有很多,但是多为一些学生、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新闻号等。专门从事研究红色文化的学者较少,红色文化传播的人才稀缺,缺少传播主体。
3.2红色文化传播质量参差不齐。
与红色文化有关的短视频虽然数量较多但是内容质量不高。大多数作品面临着获赞量不高、转发次数过少、评论条数少、浏览量少的问题。红色文化短视频知识零散碎片,缺乏系统性。而且某些红色文化相关作品由于缺乏连续性、完整性及系统性,主流短视频账号仅仅依靠个别优秀作品难以实现受众稳定,更别说粉丝数量的持续增长。企业单位的宣传红色文化的短视频多为红色故事讲述短片或红色旅游宣传片,这类视频要么太长,不能很快抓 住受众眼球;要么是片段式的,显得较为零散,缺乏红色文化传播的系统性。个人用户的创作主题 多为记录自己在红色景点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 闻,主观性较强,对于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作用甚微。
3.3传播方式与受众不匹配
网络空间信息繁杂,各种新媒体账号如“雨后春笋”般显现,但是这种短视频账号的存在只是为了给账号“粉丝”们提供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不是为了让受众了解红色文化知识。
3.4红色文化传播环境恶化
红色文化萌芽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和大革命时期,成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具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主题。而当代青年并没有经历过,无法切身体会这种红色文化中承载的社会危机和矛盾。同时,随着我国日益开放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一些夹杂着拜金、享乐主义的思潮不断侵蚀着红色文化的传播基础,使其传播环境不断恶化。
3.5红色文化视频搬运现象泛滥
近日,某些账号试图通过搬运热门电影电视剧的情节素材来博取流量与点击率,吸引粉丝。甚至未经授权直接截取其中片段并对其剪辑,号称“五分钟带你看完电影”、“半小时追完一部电视剧”。在短时间内满足受众对信息快速提取的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侵犯了电影及电视剧原创者的知识产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影迷对影视剧的理解进行迷惑。
四、短视频形式红色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4.1征集红色文化传播群体
传播主体是宣传红色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红色文化“大咖”的发掘与引导,打造一些起模范作用的红色文化传播大使,培养与吸引人才齐头并进,汇聚一些一流的红色文化传播群体。
4.2培养并引进优秀红色短视频
官方媒体应带头提倡原创型红色文化短视频的传播与发展,对在文案创意、 拍摄手法、封面字幕、拍摄场景、配乐标签等方面有特殊表现的红色文化短视频进行推广表扬。一方面吸引大众对红色文化短视频的关注,一方面也能够鼓励更多新媒体账号对创作红色文化短视频加大投入。
4.3为不同受众定制短视频
受众群体是传播过程中接受信息的个人、群体或者组织,要深入分析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不同类型的红色短视频内容,使受众群体能够对红色文化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知。
4.4优化红色短视频传播环境
主流媒体要加强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并将习总书记关于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作为根本遵循。要高举红色精神旗帜、筑牢红色文化在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巩固红色文化社会传播的思想基础;使社会公众能够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意义,营造人人学习革命历史、尊重革命英雄、积极传承红色精神的良好社会风气。
4.5加强对红色文化视频知识产权的保护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抄袭、恶意剪辑视频的账号进行处理警告甚至封禁。严肃清理网络环境,对原创者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还给影迷们自身对红色文化短视频的正确理解。
五、结论
5.1红色文化在全媒体平台传播的必要性
红色文化使揭示时代演进的文明形态与重要遗产,它的形成贯穿了中国近代发展过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提高,这些都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息息相关。因此,红色文化是印证中国 历史的文化形态与重要遗产,具有重大的传承价值与意义。
5.2未来展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红色文化”并没有如一些恶势力或消极分子预料一般,逐渐淡出现代人的视野。反而跟随时代的大发展不断注入着无穷的新的活力。《红岩》中的江姐随着一次次再版重现,我们得以知道抗日时期共产党人的坚毅不屈、拼搏勇敢;《地道战》《集结号》这些经典仍在源源不断的娱乐电影中保留其珍贵,并成为家喻户晓的老片,时常回味。井冈山、瑞金的许多山城依托红色文化发源地,开展特色旅游,满足大众的精神寄托的同时,也实现了脱贫。“红色文化”的传承,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措施。
习近平书记曾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问题时说道:“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杨善洲一头扎进大亮山30年,至他去世,曾经光秃秃的大亮山已经成为一片林海黄文秀在服务人民精神的感召下,毅然回到家乡百色老区……这些红色精神应当被书写、被歌颂、被录入中华民族厚厚的红色文化书卷中!
红色文化承载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瑞金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作证,嘉兴南湖的清波作证,井冈山挺拔的竹松作证。我们必将创造更多灿烂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国渲染如火的光辉!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红色精神更是红色文化的凝练与升华。要将目前隐形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显性的文化资源,使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活”起来,重温共产党的红色底色。使我们党永不变质、红色江山永不褪色!
李金源 女 高中 无 思政类
王梓乔 女 高中 无 思政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