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舞蹈评论的方法
——以舞剧《森吉德玛》为例
内容摘要:舞蹈评论在舞蹈艺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它不仅能促进对舞蹈艺术内部规律的探索,同时也是舞蹈与观众沟通的桥梁。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对舞蹈作品的观赏需求不断提高,不仅要观看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同时也需要对舞蹈作品进行一些相关的有独到见解和精辟分析的评论,以提高其自身的欣赏舞蹈艺术的水平。
关键词:舞蹈评论,赏析,过程
Abstract: Dance commentary plays a role of bridge and link between creators and appreciators of dance art. It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exploration of internal laws of dance art, but also serve as a bridge between dance and audi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dance art, our appreciation demand for dance works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We should not only watch more and better dance works, but also make some comments on dance works with unique insights and incisive analysis, so as to improve our own level of appreciation of dance art.
Key words: dance comment, appreciation, process
一、舞蹈评论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演进,舞蹈评论的形式也走向多样化,舞蹈评论也如同新闻一样,其文字性的特征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进入社会传播,在全媒体时代,各式形态的传播媒介对舞蹈评论形式的变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舞蹈评论的形式以及内容都伴随着这些传播媒介的衍变而产生变化。
舞蹈批评是以研究舞蹈艺术为目的的文学批评,应该是充满舞蹈韵味的精美艺术作品。要想写舞蹈评论,就需要以高度的理性思维和丰富的艺术感来评论舞蹈作品。评论要合理生动,严谨而有逻辑说服读者,又要感性深思,才能唤起读者的美感。枯燥、冗长的舞曲让人厌烦,严谨的舞评同样令人作呕。在你有了一个有见地的“想法”之后,你需要仔细设计你的文章标题。与其他文章一样,文章的标题也是一位舞蹈评论员的眉毛。不仅要与标题一致,还要能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舞评写作应如行云流水,无始无终、无接续、无发展、无结束、无摇、辩、驳、韵律、气势,语言要多元。和多彩。在新兴的科技和新潮的文艺评论术语中,你会发现以简洁明快着称的新鲜、生动的词语,当然也需要使用读者可以不受干扰地理解的成语。文章仍然新鲜,有意义,具有广泛的意义。
二、舞蹈评论的方法
对于舞蹈评论的方法而言实则因人而异,在此提供一个较为稳妥的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整体界定作品并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提出观点)。此部分一般在 200 字左右。
第二部分,围绕自己的观点,由抽象到具体的对作品题材、主题、结构、调度、动作、音乐、服饰道具等进行选择性分析。此部分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作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考虑到考试的特殊性,建议考生可以对舞蹈作品先进行一个整体的结构描述(作品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结束),然后至少对具有代表性的调度与动作进行具体分析。此部分建议分段论述,段落在 3-5 之间,字数在600 到 800 之间。
第三部分,观点的引申与升华。通过作品的分析与对作品判断的论证,引申到由作品而代表的一类作品或某一舞种的分析与建议(此时我们平时准备好的物种论述就是秘密武器)。这将是舞蹈评论由基础分到高分的关键环节。此部分建议逻辑清楚、言简意赅,字数一般在 300 左右。
第四部分,观点的补充与说明。考虑到研究生考试的特殊性以及自身观点的不稳定性,建议考生在最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一个反面的补充说明。如若全文的观点是对作品的认可,那最后可酌情写一写作品的局限性;如若全文的观点是对作品某些方面局限的论述,那最后可以酌情说明作品的一些优点和自身观点的个人性。此部分亦要求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字数控制 200 字以内为宜。
如此,以一篇完整的舞蹈评论文章的任务便是以核心观点的提出为主线,通过分析作品的具体构成,论证与引申观点,最终给当下舞蹈创作与发展提供思考。
三、舞剧《森吉德玛》舞蹈评论
民间舞之所以被称为“活化石”,不仅有其与古典舞不同的自身即生活的性质,有自己的信仰支撑点、有实践语境和技术形式,还有抗国家同质干扰的自主能力、活体传承与创造的方式以及凭借自身风格能动地介入大传统舞蹈文化建设的本领。如此,它不仅使自身香火不断,而且还有机会参与到总体舞蹈文化的建设中。因此,它是一支具有独立品格的、有机体一般的传统舞蹈文化力量。蒙古舞剧《森吉德玛》,在舞蹈语言方面,编导不满足于吸收、收集和使用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素材,清醒地认识到某些民族的民间、宫廷和宗教音乐舞蹈具有一定的特点、局限性,尤其是在吸收并应用于高度集成的舞台艺术时。即使民族和地域特色比较强,但艺术表现力也必然是浅薄的、贫乏的。作为戏剧冲突的延伸,导演进行了简单朴素的艺术处理,消除了将情节和图表概念化的缺点。编舞者运用美与艺术的规律,创造出优美的舞蹈形象,同时从民族生活和文化传统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语言中提炼出戏剧的精髓。注重对剧中人物的刻画,在舞蹈动作中注入一股情感,并转化为语言。舞蹈的编排始终以人物的情感流转为故事的连线,森吉玛与布里格古的爱情网络浓缩而紧密编织,并以此为基础,对封建社会进行强烈谴责作为同类相食。罪的无血性。整体结构严谨流畅,矛盾冲突与情感交织。该舞剧的编导紧扣美丽、清纯、坚强的主人公性格,着力刻画她的美貌和深情,编排了几段舞蹈,完美塑造了她美丽的性格。比如布日古特思想的第二支舞,深沉、优雅、优美。这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少女的美,也唤醒了蒙古女性质朴、善良、忠诚等美的审美意识。精妙绝伦的双人舞《梦幻舞》和《告别舞》也精心编排,突显了出森吉德玛对布日古德的不屈不挠的爱,渐进式、环环相扣。
结语
舞蹈批评是对具体的舞蹈作品、舞者、舞蹈现象的评价,当然需要一定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往往反映了特定社会、特定阶层对舞蹈的要求。所谓批评,是衡量一件艺术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标准。一个批评家,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的生活态度和审美受到一定社会存在的影响,他们在选择一种潮流或舞蹈现象时,不自觉地表达了自己的审美标准。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没有标准的评论,只有对与错的标准之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舞蹈艺术的宗旨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审美需要,也是舞蹈评论家必须遵守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民族舞剧《森吉德玛》艺术特色[J].李艳萍.大众文艺.2016(04)
[2]管弦乐作品《森吉德玛》之分析[J].雅茹,华夏.黄河之声.2015(02)
[3]传统与表演——《森吉德玛》两种版本的表演阐释[J].哈斯巴特尔.歌海. 2014(06)
[4]蒙古族舞蹈“查玛”现状略谈——以鄂尔多斯准格尔召“查玛”舞仪为例[J].裴荣.艺术评论.2011(12)
[5]从《森吉德玛》看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的艺术特点[J].贾忠.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信息:潘晓燕,回族,蒙古国CITI大学在读博士,包头师范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民族音乐学和舞蹈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邮政编码:99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