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研究

黄丽梅
  
三人行媒体号
2023年4期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白樟镇樟山小学350800

摘要:作业是学生巩固与反思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思维的关键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与布置能发挥促进学生思维延伸、构建知识体系之效,特别对高年级学生思维模式、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

引言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补充课堂教学内容,还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贯彻落实“双减”教育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丰富学生作业体验,教师要积极创新作业内容和形式,将跨学科元素融入数学作业中,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原则

1.1坚持知识整合性原则

跨学科的核心是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这也是跨学科作业设计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教师可以围绕具有社会意义或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将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进行整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视角应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想进行多学科知识整合,首先要完成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工作,学生针对单一学科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初步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完成科目其他知识点的同化工作,逐步完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为跨学科知识融合奠定基础。其次,跨学科知识融合要完成各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工作,各学科知识技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运用多学科思维、方法和知识,要求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也就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1.2坚持生活化的设计原则

从作业内容来源的角度来看,跨学科作业要坚持内容生活化的设计原则。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现实生活与跨学科作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入生活化元素,设计生活化的问题,体现知识的实用价值。生活世界是具象的世界,科学世界则是抽象的世界,学生不仅在生活世界中生活,还要在科学世界中发展,所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密不可分,广大教师要摆脱“工具主义”思想的影响,将渐行渐远的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重新黏合在一起,让学生的生活世界更完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具体是指资源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以及知识的整合,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破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壁垒,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具有生活气息的作业内容,将现实生活与学校教育紧密相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研究

2.1“作业超市”引导学生自主选择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样也指出要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升面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来做好教育指引,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化.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超市”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作业的自主选择,通过“作业超市”将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以不同的题目或者是类型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试”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水平与能力的提升。

2.2形式上注重项目化

跨学科主题学习以项目化的形式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通过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任务,引领学生持续地进行学习与实践。这样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跨学科作业设计同样也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空,其呈现形式可以是多元的,但项目化设计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凸显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完成项目化的跨学科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激发,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真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享项目成果。

2.3布置分层作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就算是一个班级、一个老师进行教学,学生间还是有差异的,他们对数学公式、数学的敏感度也是有差异的,在学习能力上也有不同,这就导致在同一堂课程中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在跨学科作业布置上,教学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跨学科分层次作业,避免在布置作业中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在跨学科作业中进行分层,不仅是为了让差生也能跟上学习进度,掌握知识点,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4方法上讲究实践性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实践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石。作为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必须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理性而有价值地寻求认识与实践的交融点。”实践属性是学习的基本属性。跨学科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强调实践性,它是具有丰富内容和明确价值取向的学习活动,体验、探究、操作、交往等实践性活动始终伴随着跨学科学习,也伴随着跨学科作业。跨学科作业是帮助学生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更好地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2.5布置实践作业,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传统数学作业的布置中,都无法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在新课标下,教师在布置跨学科作业的时候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布置含有实践意义的跨学科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其实,在教学中融入实践性高的作用更能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欲望.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运用数学中的理论知识,并进行灵活运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这对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秉持跨学科作业的思维理念,实现跨学科知识的多维整合,创新跨学科作业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动探究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欲望。有效的跨学科作业能够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并且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后面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让教学方案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助学式’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2-140)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郭华.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J].人民教育,2020(2).

[2]孟璨.基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20(1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