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以“潮生活”为龙头品牌吸引中青年参与文化服务探索

黎晓婷
  
三人行媒体号
2023年4期
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 400020

摘要:让年轻人走进文化馆,一直被行业视为攻坚克难的目标,各地文化馆工作几乎存在“老年馆”、“少儿馆”的窘境,老年人和少儿群体成为文化馆的常客,文化馆无法吸引更多青年一代的高密度关注以及激情参与,将会阻碍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无法实现同步前进的文化共享。

关键词:文化馆、年轻人、品牌、高质量、文化活动、

在今日的大环境下,文化馆除了竭尽全力按照指定方向前行,完成各种文化惠民目标,传达文化艺术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之外,还应该嵌入一个更大的格局,注重更多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与时俱进、趋新求异,积极做出“高度聚焦全民艺术普及”的准确定位,让更多老中青少等不同群体都能参与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活动、共享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让年轻人走进文化馆,一直被行业视为攻坚克难的目标,各地文化馆工作几乎存在“老年馆”、“少儿馆”的窘境,老年人和少儿群体成为文化馆的常客,文化馆无法吸引更多青年一代的高密度关注以及激情参与,将会阻碍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无法实现同步前进的文化共享。针对这种现象,近年来,江北区文化馆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吸引更多青年群体参与公共文化积极开展系列工作探索与实践,取得的阶段性工作成效,现就“潮生活”文化活动开展以来至今,江北区吸引中青年参与文化服务开展的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举措和项目为例,浅析下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以“潮生活”为龙头品牌吸引中青年参与文化服务探索的做法和成效。

一、提升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让年轻人走进文化馆

“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青年群体对文化的需求更加旺盛多元,他们有着接触文化艺术资源的渠道,但又缺少文化体验和开展活动的场所,所以他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期待更高。

一场好的文化活动最终目的应该是感染人心,因此,在活动设计时,除了要应当具备时代化和市场化的眼光和意识,更要提前对广大群众的喜好和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作方向进行认真研究和判断,寻找观众审美和习惯的共性需求。

江北区文化馆准确把握城市特质,围绕年轻人和都市白领展开服务,深度挖掘年轻的文化艺术爱好者群体,了解更多青年群体新需求,找准他们的需求与文化供给的契合点,向年轻一代展示丰厚的文化底蕴,释放群众文化新活力,让文化艺术风采在他们心中绽放。同时,把江北区文化馆打造成为年轻人的“新据点”,将中青年人群聚集在文化馆周边,用“馆圈儿”叩开“潮生活”的大门,让更多的年轻人“艺起来”,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化馆活动。

这几年来,江北区文化馆加强联系街镇、社区以及群众自发组织的团队活动,经摸底了解,江北区组织的文化活动参与的群众年龄都偏大,基本都是50后、60后这批,他们时间比较充裕,文化享受的项目起点相对也比较低。为实现江北区文化服务的创新升级和真正的吸引更多的中青年群体的融入。江北区文化馆为提升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策划开展“江北潮生活·人人艺术家”等一系列现代、时尚的活动,快速有效地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的参与。“江北潮生活·人人艺术家”系列活动创新了传统文化讲座形式,紧贴时代脉搏,从年轻人的需求出发,以年轻人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通过讲授、体验、分享,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引导广大中青年群体追求美好生活。他们不但懂群众的审美喜好,身体技能和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好,在江北区文化馆专业干部融入带动下,加快他们对文化服务以及对文化美的感知力、想象力。如融入生活美学的“西装设计与穿搭”以及弘扬传统文化的“蜀绣体验”等主题互动共享沙龙最为青年群体的喜爱。

目前,江北区文化馆也在积极探索青年群体的文化服务联盟,努力为青年群体搭建多领域、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展示和筑梦交流平台,以年轻人欢迎的方式,办年轻人喜欢的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互动,通过“文化馆+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年轻人投身公共文化服务。

二、发掘年轻群体的内潜力,转变思维共谋发展

江北区文化馆坚持向内发掘和向外探索相结合,发掘年轻群体的内潜力,以“潮生活”为龙头品牌文化活动为基准点,辐射打造“打开艺术之门”“艺路相随”等品牌活动,把戏曲、摄影、舞蹈、音乐、美术等各艺术门类爱好者聚集起来,组织系列街舞、民族舞、即兴戏剧、创意剪纸、心理座谈会等一些有“治愈”效果的、能沉浸的、比较洋气的文化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的文艺文化活动爱好者、基层文化工作者、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参与进来互动学习,发掘他们的内潜力,通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专业性和开放性同步提升,让年轻人的活力和思维带动整个文化队伍“潮”起来,最终实现让不同群体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共同干好文化服务的事。

近年来,江北区文化馆也一直高度重视中青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开展创新化项目、精准化课程等举措满足中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围绕“以中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打造精品课程”的思路,从“青春梦工厂”、“玩转社群运营”、“青年文化驿站”、“网红公共文化空间”等多方面内容展开课题研究,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深入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吸引中青年群体走进文化馆,不断满足中青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搭建起中青年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增强公共文化活动的体验感、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吸引更多中青年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使文化馆和中青年群体相互赋能,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满足中青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让中青年树立文化自信,引导中青年群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三、引领年轻群体时尚文化,凸显阵地作用

江北区文化馆坚持以文化为凝聚力,以“艺术知识、艺术鉴赏、艺术技能”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思路,契合中青年群体的社会需求,通过公益性普及艺术教育的模式,在重庆市率先开办了“市民夜校”及总分馆(校)制建设,为不同群体、不同区域提供业务培训、场地设施、推广平台、实践项目、交流空间等服务。

“市民夜校”作为公益文化服务项目,江北区文化馆为满足中青年市民对艺术教育的需求,开展创新化项目、精准化课程,进一步提升场馆服务辐射面和品质,在安排设置课程上,也更倾向于年轻人喜欢的课程,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探索特色品牌课程,注入更多文化元素,研发优质的课程资源,近年来,针对学员人群特点,陆续开设了吉他、花艺、爵士舞、手机摄影、彩妆护肤、职场口才等课程,吸引了众多年轻人走进艺术之门,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了解艺术。

一个人走也许走得更快,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今后,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将持续深入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继续围绕新形势下群众对精神生活的新期盼、新需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深入探索,优化供需途径,改变供需关系,全面提升全民艺术素养,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古籍文献资料》

2.《图书资料》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