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
摘要:音乐核心素养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能力。本文将讨论音乐核心素养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关改进建议。这为进一步提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质量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引言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运用音乐核心素养的视角来探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音乐核心素养与高中音乐教育的关系
音乐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音乐学科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它包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音乐文化和历史的探索能力,以及对音乐价值和意义的感知和思考能力。高中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核心素养密切相关。高中音乐教育承担了教育学生音乐鉴赏的重要任务,而音乐鉴赏正是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中音乐教育,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解读。高中音乐教育注重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音乐创作、合唱演唱、乐器演奏等活动,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将音乐核心素养转化为实际的音乐实践能力。
二、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确定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应综合考虑音乐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并准确把握曲式、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通过鉴赏名曲和经典作品,让他们能够体验音乐的美感,发展艺术情操和审美意识。此外,我们还希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进行个人或团体的音乐创作和编曲,以及进行深入的音乐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在教学目标中,我们还加入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强调了音乐审美体验、文化理解和艺术表现的培养。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我们将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音乐核心素养而进行的重要工作。教学内容应涵盖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经典作品,包括西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当代音乐等。教学内容应重点围绕具有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展开。通过让学生深入学习这些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内容还应包括音乐历史、音乐文化和音乐人物等方面的知识。以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课《黄河》为例,教学内容可以围绕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艺术表现等展开。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曲式、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此外,还可以介绍作曲家的创作动机和艺术追求,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通过对音乐历史的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储备。同时,了解音乐文化和音乐人物的背景和贡献,有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和优化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音乐鉴赏教学效果。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例如,借助多媒体技术、音乐欣赏软件和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视听、互动参与鉴赏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探索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采用项目制教学、小组合作或自主研究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鉴赏的过程,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此外,教学方法的运用和优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例如,通过感官训练、情感体验和观察反思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音乐作品的细节和情感表达。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
(四)评价手段的设计和实施
评价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和提高。评价需要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考量。不只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注意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批判思维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方法应灵活多样,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性质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创作表演评价等,以及通过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可以是对本节课学习知识的梳理,也可以是本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评价过程,积极采取自评、互评。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将评价落到实处。
(五)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设计与布置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补充和巩固作用,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作业的设计应既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一方面,作业可以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例如,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包括曲式、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的描述和评价,以及对作品的情感表达的解读。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某一音乐家或流派的研究论文,以展示他们对音乐的深入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作业还可以涵盖音乐创作和表演的要素。例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创作一首简单的乐曲或歌曲,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或者要求学生进行个人或团体的音乐表演,展示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在布置作业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合理安排。作业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布置,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布置。同时,要提供明确的作业要求和评价标准,以便学生能够明确目标,按时完成任务。
结束语
高中音乐鉴赏教育应注重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感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畅.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研究[J].艺术大观,2023,(28):112-114.
[2]朱世明.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3,(30):148-150.
[3]陈俞敏.音乐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式探索[J].读写算,2022,(2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