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新”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

老惠华
  
三人行媒体号
2023年8期
佛山市顺德区西山小学528300

摘要:语文课堂需要渗透“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供充分的平台。因此,在“双新”背景下,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更新。小学生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都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教—学—评”一体化方式,以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新”;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

引言

“双新”发布以来,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化,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等新理念的提出给一线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领域,“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深化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是‘双新’落地实施的重要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必要性

“教—学—评”一体化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保障,是落实语文素养、提升学生能力的途径。教、学、评本应该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学、评常常是分割的。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学评价并未伴随教学过程之中,常常是凌驾于教学之上,抑或游离于教学之外,导致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中实行“教—学—评”一体化十分必要。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教师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而教,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什么,让评价伴随教学过程,为教育指引,为学生把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一体化,要求教师要始终牢记教学目标,心系评价要点。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监测和诊断教学任务的设置、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否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及时反思教学成果,灵活调控教学过程,要指引学生关注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适时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是否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根据反思结果调整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目标统领下,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科学评价课堂质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使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合运用知识与技能,发展思维品质,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双新”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

2.1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双新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同时教师还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言,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优化教学方法,以前测结果调整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主体情况有选择性地优化教学方法,设计出能够落实教学目标、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有序落实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在课前采取前测手段,了解班级学生的字词积累水平、语文阅读能力、语文阅读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语文学习倾向,从而综合掌握学生的情况,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应用教学方法。在选择、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时,教师还需要考虑不同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储备、辅助学生掌握科学规范学习方法方面的重要作用,最终完成教学方法的优化,以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评一体化效益,促进学生成长。

2.3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双新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由于小学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特征,如果不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全面理解和认识的话,那么就不能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以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帮助小学生了解语文知识。

2.4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学评一体化,还需要不断丰富教学活动,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而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学生应用形象思维来进行思考和学习,但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部分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学生无法有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立意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进而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降低语文学科的成绩,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师也很难开展全面的教学评价。而通过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之中开展学习活动、体验情境内容,还可以为教师开展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

2.5建立互评机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意识

在教·学·评一体化中,教师组织开展学生互评,并不仅是为了验证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检查学生的学习收获,更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的依据,促使学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在课堂中,教师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教学促评,形成不断循环的一体化教学过程。构建互评机制,教师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求,制定评价任务与要求,包括:自评与互评任务、自我评价要求、学生互相评价要求、师生评价要求、评价结果的反馈与使用要求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发挥教·学·评一体化的作用。

结语

随着“双新”的全面实施,“双新”对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对小学语文高质量课堂产生了新期待。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根据学情安排教学活动,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文课堂,即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育人价值,突出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策略,在“教、学、评一体化”中将教学行为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钟淑芳.基于“双新”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20(18):60.

[2]郭乐静.浅谈“双新”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J].语文建设,2020(2):58-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