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胡佳朔
  
三人行媒体号
2023年8期
中电光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生态建筑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建筑设计中加强应用生态建筑设计,对推动建筑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采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材料的使用,在保证建筑设计品质的同时,确保设计内容的节能性与环保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现实意义,其次探讨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建筑设计师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应用

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对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消耗也逐渐增加,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理念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改善环境、提高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是以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通过科学的设计、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与协调,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提升室内舒适性和空间品质的目的。

1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现实意义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绿色建筑设计注重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通过采用高效的建筑外保温材料、太阳能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能源成本,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改善具有积极影响。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有助于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形象。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可将人类的需求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念。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和推广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还能树立企业和社会的环保形象,引领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2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2.1合理进行规划选址

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首要任务便是做好规划选址工作,这也是实现周围环境与建筑设计目标和谐一致的重要保障。选址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内容:(1)在进行规划选址的时候,设计者要对项目施工场地的周边环境展开研究,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控,制定合理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消耗,提升生态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并且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将一些自然元素纳入建筑设计之中,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现状自然环境的破坏,又可以为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2)对于一些要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建筑物,需要对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设计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凸显出新建筑特色的同时,实现新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有效融合,避免对周边建筑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达到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的目标。

2.2绿色生态建筑的空间组织

(1)双层界面:在空间设计中,建筑的界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连接了建筑单体与周围环境,是建筑与城市环境交流的关键媒介。同时,界面对于建筑的舒适性体验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的双层界面设计。相比单层界面,双层界面不仅能够遮挡风雨,更重要的是通过上下方向的开口,创造出了一个可呼吸的空间。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建筑的保温,也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随着建筑学科理论和适宜技术的不断进步,双层界面的设计也不断创新演化。充分利用界面的空间特性和设计,可以改善建筑空间的舒适度和实用性。例如,双层玻璃幕墙、双层透明膜结构等都是常见的双层界面设计。通过这些设计,不仅可以保温隔热、降低能耗,还可以提高建筑的采光性和景观性。因此,合理运用双层界面设计,既能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又能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舒适性,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凸凹空间:建筑空间是由简单的几何形体灵活地组合而成,这种组合呈现出错落有致、凹凸不平的复合空间。这种错落的空间将建筑内部与室外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渗透性和层次性的空间。同时,通过在建筑的某些地方形成凸起的形体,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的遮阳效果,减少阳光对建筑的直接辐射。这种设计不仅美观实用,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舒适性和环境适应性的需求。(3)架空空间:在建筑设计中,架空空间通常位于底层或中间层,其设计方法是保留该层的结构柱或承重墙,去除外墙的围护结构,使得空间更加通透。这种设计方法既能将架空空间用作开放共享区,也能有效地改善建筑体量和周围环境的通风效果。这种设计策略是解决建筑与环境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既美观实用,又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4)中庭、边庭空间:中庭是建筑中常见的空间形式,通常采用中央嵌入式、内部走廊式和外围包围式三种不同的平面布局。当中庭的一侧与室外环境相连通时,称之为“边庭”。中庭因其独特的空间形式备受欢迎,它作为室内外环境相互交换的场所和缓冲区,在绿色建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庭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的通风环境,还能有效地吸收光线辐射,实现自然采光,发挥绿色生态优势。而边庭则更侧重与室外环境的连接。通过对边庭空间的绿化和设计,可以将其打造成一个景观效果极佳的空中花园,吸引人的视觉焦点,为建筑增添不少魅力。此外,边庭还可以为建筑内部提供更多自然元素,为居住者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中庭和边庭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5)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是一种新颖的建筑绿化方式,通过在建筑内部和外部种植植物,如中庭、通道、外墙、屋顶、阳台、廊柱等空间,实现建筑绿化的多样化和分层化。这种方式是实现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并净化城市空气。特别是在屋顶和外墙进行绿化,可以明显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提升城市整体外观形象,使建筑物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2.3提高建筑的通风性和采光性

要将生态建筑设计思想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必须对区域内的空气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对建筑内的空气流通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根据勘察基础资料来进行建筑通风与采光设计,提高建筑的生态性与节能性。在具体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建筑通风设计阶段,需要整理建筑工程所在区域不同季节的风向、风载荷、最大风力强度等参数,以此来确定建筑平面布局及门窗相对位置,使其可以形成有效通路,在夏季时通过打开门窗便可实现室内空气循环,减少了空调、风扇等设备的使用量,起到减少传统能源消耗的作用。(2)在建筑采光设计阶段,需要整理建筑工程所在区域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照角度等设计参数,结合通风设计需求,确定门窗尺寸。若是当地光照强度不足,那么可以在墙面、地面上增设反光板,利用折射与漫反射来保证白天室内亮度。若当地光照强度过高,热辐射值较大,那么可以选择漫反射玻璃,在保证室内亮度的同时,降低热辐射带来的温度影响,从而减少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的损耗。

2.4绿色建筑的管理与维护

第一,要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在进行生态住宅设计时,需要将生态建筑设计与先进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成本。所以,为了保障生态住宅设计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在生态住宅设计中,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手段来保证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例如,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降低碳排放量等。

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设计人要做到科学选址,因地制宜,选用节能、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高效利用自然植被,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国明.生态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1,14:74-76.

[2]陆松延.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1:185-186.

[3]王春阳,刘宇骁,贾维,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1:6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