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不同运营模式下的影响因素和运营优化研究

王俊之 余文荣
  
三人行媒体号
2024年1期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分担公共交通客流,另立于地面公共交通外的交通方式。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在未来将长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以公私合营(PPP)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运营模式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预防整改措施,从而为政府及企业选择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选择;影响因素。

2006年京港地铁与北京市政府正式签署《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特许协议》,率先采用PPP投融资模式进行地铁建设和运营服务,在取得成功后不少城市纷纷效仿开始尝试轨道交通PPP融资建设新模式,涌现出北京地铁14号线、大连地铁4号线、长沙地铁6号线、重庆轨道18号线等线路,开启了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探索的新局面[1]。

一、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特点

轨道交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建设周期长的独特属性决定了资金回笼速度较慢,在运营前期很容易产生亏损。一般情况下均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出资完成运营前建设,容易给财政带来压力,而轨道交通PPP模式能在公私双方之间搭建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合理分担政府部门在轨道交通前期建设的资金风险,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当轨道交通PPP项目建设完成进入运营阶段后,带来客流的同时也会带来票款收益、广告收益、物业及站内商业收益等,增加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现金收益,而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会直接影响各类收益的高低,同时轨道交通PPP项目受交通形势和经济形势影响较大。

二、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分为自主运营模式和委托运营模式两大类,这两种运营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和特点。

(一)自主运营模式

自主运营模式指的是由项目公司自主承担建设和运营业务。由于自主运营需要完整的组织架构,因此项目公司会直接组建轨道交通公司,对PPP线路的投资、建设、运营等阶段工作进行直接管理。对其优势层面进行分析,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PPP项目公司承担了运营线路涉及的所有核心业务和非客运业务,能够有效推进轨道交通线路内部各层级完成统一管理,形成统一指挥的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格局,打造建设、经营、运营全面覆盖新体系[2。同时,项目公司可以决策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运营收益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金集中管理的良好局面。

2.PPP项目公司可以自主决策公司战略定位和走向,定制符合公司特性的战略设计,自主决策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服务特点、运营要点等。

3.PPP项目公司可以直接对接政府单位和行业部门的监管、考核,从而直接开展内部问题整改,形成高效对接、有效整改的流程。

4.PPP项目公司同政府部门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后,可以直接开展特许经营期内的建设筹备、运营组织和运营管理等事宜,无需担心经营权的转换问题。

(二)委托运营模式

委托运营模式指的是PPP项目公司(委托方)将全部运营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受托方)进行运营,即将运输组织、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等事务交由具备资质且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经验丰富的第三方公司进行全权管理,并取得合理回报[3]。一般承接委托运营事务的第三方公司会通过竞标方式获得运营权。对其优势层面进行分析,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对PPP项目公司方来讲,第三方公司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独具优势的公司资源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等等,使得公司运转更加高效,部门和人员分工更加明确和专业。

2.委托运营模式可以通过前期签订的合同,快速界定事务管理中的责权关系和利益分配,在有效激励委托方的前提下能增强运营组织效率。

3.委托运营模式下的委托方可以分多板块委托给不同的第三方公司,如客运业务、行车业务、维保业务等分别委托,实现精细化管理,而委托方只需配置少量管理人员即可实现获得经济收益、全面实现运营管理的双目标。

三、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影响因素

在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选择过程中,PPP项目公司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从而实施优化举措。

(一)轨道交通PPP项目盈利空间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传统BOT模式应用过程中,出现盈利模式单一固定现象,因此社会资本方投资意愿不强烈。在PPP模式下虽然可以利用经济收益进行内核要点驱动社会资本方加入,但因为轨道交通项目本身收益能力受地方政策、经济形势、民众偏好等影响较大,加之项目建设周期长,运营期内能否实现经济收益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即使有建设经费补贴、周边土地利用、扩展房地产和物业业务等有利因素,也最终会影响PPP项目运营模式的选择。

(二)社会资本方运作能力因素

在社会资本方进入PPP项目后,其资金运作、风险防范能力、运营管理和运营组织能力等均会影响公私合营双方的关系。另外,社会资本方在PPP项目的参与过程中难以抹除企业自身特点,例如金融企业难免会充分发挥自身的金融管理经验剑走偏锋追求经济收益、建筑施工央企利用建设经验开展运营管理导致丧失社会效益等等情况,从而运作不佳导致PPP项目运营困难。

(三)公私双方风险分担因素

在PPP模式下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之间要合理分担风险,确保轨道交通PPP项目建设顺利、运营安全。在轨道交通PPP项目建设阶段,先期资金投入量大,资金回收周期长,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应全面完善制定各阶段的风险承担和回报机制。在实际的风险分担过程中,一旦出现分担不合理不公平现象则会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成效。

四、不同运营模式下的运营优化建议

(一)自主运营模式运营优化建议

若采取自主运营模式,则需要社会资本方具备丰富的运营经验或有先进且已成功实现的优势管理特点,亦或者与行业内各运营商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能采取联合运营方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其次,社会资本方在加入PPP项目运营之前,要充分开展客流分析、地方政策研究、实现经济效益战略等先期市场调研,全面做好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确保加入PPP项目后顺利运营、实现效益。最后,要充分考察项目公司在建设管理和运营筹备的专业能力,调研人才队伍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力求完善运营管理制度,利用科学和智能管理手段,全面保障轨道交通PPP项目自主运营效益水平[4]。

(二)委托运营模式运营优化建议

若采取委托运营模式,则需要委托方从运营效率、运营能力、运营决策等全方面审查第三方公司的资质和管理水平。其次,在PPP项目推进前,必须在合同中明确委托方和第三方公司的经营责权、风险分担、经济收益等问题,避免造成后续运营中因合同规定不完善不合理不公平造成运营受阻甚至运营中断情况出现。最后,委托方和第三方公司要构建双方友好沟通平台,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形成良好协作关系,确保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综合效益水平稳定提高。

参考文献:

[1] 有维宝. 基于Shapley值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收益分配研究[D]. 山东:青岛理工大学,2018.

[2] 王鹏耀,马勇,雒文鹏.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选择研究[J]. 中国工程咨询,2022(8).

[3] 王悦颖.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1.

[4] 张成伟.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19.

王俊之1  (1993.11-),男,重庆大渡口人,本科,重庆轨道十八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运营研究。

余文荣 2(1997.01-),男,重庆潼南人,本科,重庆轨道十八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运营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