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佛山铜凿剪纸传承创新发展调查研究

邱丽玉 李瑶 赖泳萍 石珍娜
  
城市规划集
2022年34期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广州 510830

摘要:佛山铜凿剪纸是广东地区特有的剪纸艺术,具有极强的独特性,但仍然无法改变其消失了三十多年的命运。主要面临困境有非遗传承人的缺乏、非遗被时代进步所埋没、人们生活节奏过快等。本项目以传统文化佛山铜凿剪纸为例,思考阻碍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原因,开发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道路,提出有利于市场开发的创新性建议。在中国的非遗中,“佛山剪纸”在其中稳定发展,虽然面临着由衰而盛的历程,却是仍具有可走访和调研的价值取向。在我们深切探寻佛山剪纸的发展历程之中,同时也为我们搜集非遗数据、护非遗、助传承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材料。

关键词:铜凿剪纸、佛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言

本项目将对佛山剪纸临的困境从三大方面进行展开:第一方面是在继承方面上,将剪纸艺术与教育相结合,深入学生课堂,开办网络课程等。第二方面是创新上,传统剪纸艺术上注入现代非遗新元素。活态非遗,让非遗多样化形式走进大众生活。第三方面是拓宽铜凿剪纸的应用范围以及各种传承渠道。坚定新时代下我国非遗文化自信,利用各项渠道逐步击破我国现当代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壁垒。

一、佛山铜凿剪纸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剪纸艺术在我国拥有上千年的历史,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录》,佛山剪纸铜凿更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最能体现岭南特色文化[1]。剪纸艺术人张永忠表示“剪纸也许无法像曾经那样普及,但剪纸艺术已经拥有前所未有的艺术地位”。佛山饶宝莲认为“剪纸不仅可以用来装点生活,还可用于配合其他活动。”佛山铜凿剪纸值得人们研究探索。我国媒体对于剪纸艺术也是相当重视,例如佛山电视台走进佛山十中校园,感受深具岭南特色的剪纸艺术。爱奇艺播放的《非铜寻常》专题片将铜凿剪纸推向全国。不仅如此,国内对铜凿剪纸的相关展览、期刊和论文相继增多。佛山美术协会名誉主席梁根祥2007年出版的《佛山剪纸》进一步描绘了铜凿剪纸艺术。2018年,“饶宝莲金铜凿剪纸桂城艺术馆”展出铜凿作品三百多件,将铜凿剪纸文化发扬光大。佛山民俗文化研究者关宏2020年出版《佛山铜凿剪纸》,系统阐述了铜凿剪纸的发展历程。

(二)国外研究现状

据现有资料记载,铜凿剪纸早在清代中后期,就已销往国外,传入西方以后,便流行于各国。但国外对铜凿剪纸的研究创新较少,目前对铜凿剪纸艺术还在展览、收藏和学习的阶段。例如,铜凿剪纸非遗传承人饶宝莲受邀到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国展示佛山剪纸技艺,为外国学生举办剪纸艺术班;2012年,饶宝莲的剪纸作品《锦上添花》敬赠给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2015年,泰国朱拉蓬三公主收藏了饶宝莲的《金玉满堂》金铜凿剪纸作品;2015年6月,新西兰大使馆收藏剪纸作品《美丽的新西兰岛国》。与东方剪纸不同,西方的剪纸以剪影为主,追求真实的比例结构,合理的透视关系。通过对比,可以更好的研究铜凿剪纸的艺术。此外,西方美术的构图、色彩搭配技法自成一派,铜凿剪纸在继承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参考借鉴西方剪纸、美术流派,中西结合,使铜凿剪纸更加灵动,富有创造性与想象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与新媒体成为了传播文化的新优势。非遗剪纸大师饶宝莲借鉴学习了博主李子柒的成功经验,借助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日常,受到无数外国民众追捧点赞,与海外网友建立了情感交流,扩大了传播的格局,潜移默化的宣传了中国优秀文化,并为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参考[2]。

综合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国家及相关部门对佛山剪纸的重视程度之深,对它的发展弊端需要进行创新性的改进。

二、佛山铜凿剪纸存在的问题

1.剪纸艺人面临生存和传承困境,寻找优秀的剪纸传承人困难。

由于剪纸艺术市场狭小,大部分剪纸作品经济价值较低,对于市场上的有关剪纸作品经济价值不高,进而经济效益回馈小;加上手艺人的工资不稳定,一般艺人无法专心从事剪纸工作,自然后继乏人。剪纸艺术学习时间长,难度大,而当代年轻普遍追求方便、快捷、高效的工作方式,因此寻找优秀的剪纸传承人困难。

2.剪纸作品的市场不大,使得剪纸的销路不顺畅。

剪纸作品作为艺术品,在清明、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用量较多,而在平时却销量较少,剪纸作品的市场不大,使得剪纸的销路不顺畅,佛山剪纸艺术品多被人认为是“单纯的剪纸”“简单的挂画”[3]。如今我们要将这些旧观念丢掉,创作出适应市场,不能是纯粹地“卖”一张纸,而是要“卖”纸元素[3]。

3.剪纸的国民知名度低,需要创新宣传方式。

佛山剪纸自身历史文化悠久,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依然存在国民知名度较低。同时佛山剪纸自身的宣传方式和宣传力度并不到位,缺乏对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4.剪纸元素利用单一化,没有充分挖掘剪纸元素。

在当代年轻人对佛山剪纸了解并不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内在本质认识不足。一直以来,剪纸艺术应用到各个领域,尽管剪纸在设计中应用较多,但对于既保得住佛山剪纸艺术独特的文化特征,又体现着新环境下时代的呼唤,并没有充分挖掘剪纸元素[3]。

三、佛山铜凿剪纸方案的应对策略

1.可以将剪纸艺术与教育相结合,深入学生课堂,开办网络课程。

从小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力,给佛山剪纸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前景。加上国家大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增加就业岗位,为非遗注入更多的新活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非遗。最终成功地为佛山剪纸指引未来市场规划的道路。

2.利用剪纸独特“纸”元素,与其他非遗艺术设计相融合。

为其剪纸注入新现代纸佛山铜凿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多题材以生活为主,这浓厚的乡间气息,能激发人们对民俗的怀旧之情。我们把铜凿剪纸应用到各个领域,提取纸元素,把剪纸的精髓以及灵魂和服装设计、现代家具、建筑设计等相结合,使现代和传统碰撞出火花,拓宽消费市场。

3.佛山剪纸需要重视宣传工作。

一方面在线上可以运用现当代新媒体技术,引起人们对剪纸这一项传统文化的关注。可以通过微信推送、微博介绍、网页推送、纪录片等方式让剪纸文化深入人们视野。另一方面在线下与各方机构合作,共同举办各项关于传统工艺的活动,以唤醒人们的个性审美与文化认同意识,促进人们对剪纸的保护和传承。

4.品牌的“再设计”,充分发挥传统手工艺地域品牌的优势与佛山剪纸的独特性。

对装饰纹样、与色彩的应用、材料搭配、及文化内涵等进行总结提炼[4]。可以将剪纸中的装饰语言与现代家具进行融合,使现代与传统碰撞出火花,未来具有民族语言的家具设计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5]。

四、佛山铜凿剪纸实施的创新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的创新性

1.扩大传承面,实行校企合作,培养后备人才

佛山剪纸虽是非遗传统文化,但是也逃不掉消逝的命运,佛山剪纸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并且手工剪纸的市场日渐被机器市场所取代。要想振兴佛山剪纸,传承人和市场的问题亟需解决。我们可将剪纸与校园相结合,在各阶段的教育中,融入剪纸手工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铜凿剪纸的传承提供后备力量。

2.可借鉴其他非遗技术,取其精华。

创新佛山铜凿剪纸的设计思路。例如,将铜凿剪纸和绘画、计算机、图案设计等结合起来先绘画,提高铜凿剪纸的制作效率。将铜凿剪纸和各地方特色刺绣、陶瓷、戏剧等各种技艺相互学习、融合发展。

3.创建品牌,提升品牌形象。

从弘扬和创新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出对应措施:首先,需要推广佛山铜凿剪纸的知名度。可以从新媒体和新创潮牌的角度着手,利用各类网络媒介,与本土潮牌联名,打造剪纸文化,设计铜凿剪纸品牌Logo,品牌形象,打造其特色品牌形象。

(二)项目的可行性

1.“双减”政策为佛山铜凿剪纸工艺传承提供了发展平台

2021年国家推出“双减”政策,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步入正轨。而“双减”带来的“双增”也有助于青少年增强体质,培养艺术素养。这给佛山铜凿剪纸这项工艺有了更大的发展平台。

(1)线上学习:利用庞大的网络平台,我们可以搜索到许多关于佛山铜凿剪纸的精美展品图片,科普视频和相关新闻报道。

(2)线下线上结合发展:佛山铜凿剪纸拥有展会表演,主题比赛等展示形式;或以融媒体方式提供给青少年一场文化盛宴;另外有专门的展示馆位于佛山市。

2.国潮经济的崛起为铜凿剪纸提供发展机会

国潮经济的发展为佛山铜凿剪纸提供一个新的市场导向,有利于扩展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这项中国传统文化。佛山铜凿剪纸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与国潮进行结合,打造出一个新的国货品牌IP或者是与其他国货产品联名发展,打造出拥有中国地方特色的主题文化,提高其知名度。

3.佛山政府大力支持铜凿剪纸的继承与发展

佛山地方政府对地方特色文化具有高度的重视,并推出了多种方式去推广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因此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佛山铜凿剪纸增加了其推广的可行性。

(1)地方政策现状:佛山一直在不断尝试文化与传统产业,与金融、科技等的跨界融合,实现后工业时代城市转型对文化品质的追求。

(2)推广形式: 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展厅陈列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佛山铜凿剪纸;另外,开设了巡展和比赛推广当地文化;同时还将带有特有的岭南风气的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

4.新媒体可助力铜凿剪纸深入大众视野

在新兴媒体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四通八达。在互联网时代,铜凿剪纸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动态传播。例如在抖音、b站等短视频软件,投放关于佛山铜凿剪纸的有趣科普视频;在直播平台传授制作铜凿剪纸的方法。以此进行高效传播。

五、结语与展望

当今,中国国潮的兴起,人们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的提高,更加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国风的文化自信。我们把铜凿剪纸各式各样融入日常,让那些散发着历史底蕴的文化,能够以普遍的审美形式呈现。总的来说,根据这三大维度的分析下,从继承、弘扬、创新三大维度分析下,我们更加注重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断源泉。而我国文化周边产品的消费市场巨大,如果能将中国众多且极富内涵的传统文化与周边产品相结合起来,那么无论是对国学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还是对一种商业(消费)模式的探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阳 丰. 佛山铜凿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天工,2019(3):138.

梁毅贤,杨靖婵,张远恒等.新时代非遗文化佛山剪纸的传承与发展策略初探[J].大众文艺,2022,(21):34-37

张锦锦.佛山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1(2):31-35.

邹瑾琳.佛山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6):34-37.

余香怡,胡芳园,郭琼.佛山剪纸艺术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林产工业,2019,56(11):56-6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