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探究
摘要:本文将围绕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措施开展分析,以此保障铁路工务大修施工的顺利开展,确保铁路线路安全运作,提高工程质量,防止因铁路工务大修施工阶段人员流动量大、工作复杂引发安全事故。
关键词:风险管控;安全管理措施;铁路工务
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可以理解为对铁路线路的安全维护,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铁道线路安全、列车通过畅通无阻。但此类施工的作业面相对较广、工作量庞大,经常会对施工质量与进度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有关部门人员根据以往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是安全风险的管控效果不佳,铁路工务大修施工需要涉及人工换轨等危险性高、复杂程度较大的项目。虽然施工单位对此制定了一系列安全风险控制体系,但此类风险控制计划的针对性不足,过于注重事后处理,无论是在事前预防,还是事中管控上都存在安全防护力度较差的问题。且缺少健全的风险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必然会造成施工现场秩序混乱,延长施工周期,影响施工质量,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导致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严重损失。
二是安全责任未有效落实。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铁路工务大修施工时经常出现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对于安全管理措施的认知度较低等问题,缺少一定的岗位责任感,无法保证安全责任体系得到有效执行。最终造成当出现安全问题后,难以第一时间找到相应负责人,使安全事故反复发生,阻碍施工的正常进行。
三是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工务大修施工本身需要各部门有序沟通与交流,一旦出现人员专业能力不佳的情况,必然会造成信息的传递误差,作业方式不够高效等问题。若想切实解决此类问题,便需要施工单位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技能宣传活动,做好人员的专业培训与教育,以此保证各项安全措施的合理推进。
二、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路径
(一)做好风险的预防与把控
第一,在实施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过程中,应当将风险预防与防控作为首要任务。一旦施工环节出现安全风险,必然会影响铁路的正常营运。以往在工务大修施工现场,由于安全风险隐患区域过多,且在铁路上实现安全排查的可行性较低,往往无法取得良好的风险排查效果。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充分运用专家系统、神经元网络、互联网等技术对风险隐患进行分类分级,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实施精准预测,之后结合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纠正方案。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人员的作业量,提供施工质量,也能保证作业机具的安全使用。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定期对作业设备以及发电机房进行安全检查以及维护保养。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风险隐患的预防效果,还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考察,加大对事故高发区域的排查力度,比如隧道、桥梁等,利用超声检测、液体渗透检测等无损检测技术判断机械材料内部是否存在损害,若有,则要及时进行修复处理,防止细小危害不断扩散最终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至于施工人员则要与管理人员密切交流,及时向上级反馈个人诉求,找准安全风险点,优化施工方案。
第二,要提高过程管控,明确安全隐患的消除方法,掌握安全措施的执行状况,保证施工计划的针对性。比如:在施工现场需要作业人员佩戴好相应安全器具,若人员处于悬空作业,则要佩戴好安全带以及保险钩;对于电动机械装置来说,则要安装接地装置以及防震设备;在施工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施工人员能够遵守各项安全条例,例如电箱需完好无损,损伤电气元器件需及时更换、照明动力要分开,并设置二级保护,遵从用电设备一机一闸、施工材料需堆放整齐,不可存放在主要通道上、当施工现场需采用电火焊时,要清除作业区域内的易燃物品,杜绝火种;在夏季施工时可成立防汛小组,指挥现场的防汛工作,保证内部分工明确,避免产生管理漏洞,依照文明施工区段划分防汛排水责任区,并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同时,还要全面收集天气信息,保证信息的来源可靠,由专人牵头负责事先通知以及布置防汛工作。至于物资部门则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雨具;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方位检查,例如在土方填筑前要对回填段地形、剖面实施测量复核,并将相关资料报送至工程师复检。之后对测量后的基坑实施基础面清理。而在填筑时则要依照批准的土方填筑检测计划对每层土实施检测,做好土料含水量的检查,若含水量偏高则要进行翻晒处理,直至其满足要求后才可完成回填作业[1]。
(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无论任何施工项目,都应将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并根据施工进度以及施工结果适当调整施工规划。首先为了进一步提高工务大修施工项目的安全水平,需要保证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能够认识到施工项目的特点以及风险,必要时还要对人员进行安全监控,辅以一定安全指导,最大程度降低因人员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隐患。为此,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统一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协调,要求项目负责人将管控重点放在人员不安全行为、设施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上,并在施工前落实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将风险因素扼杀在摇篮中。其次要设置专职安全员,主要负责施工工程安全以及生产工作的统筹安排,监督各项安全措施的开展进度。最后施工单位要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摒弃形式主义,发挥管理干部的带头作用。对于部分职工安全压力过大的问题,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利用案例教育,组织现场人员现身说法,分析铁路运输时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并引导人员表达自身观点,大胆提出应对措施,使安全理念能够真正深入到职工内心。至于以往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大量招用民工的问题,则要依照工务大修施工规定对招收的民工进行集中安全教育,帮助其明确作业要点与重点,若条件允许也可借助VR技术,打造虚拟情境,帮助人员开展安全演练,使其做到主动挖掘风险源,掌握高水平的安全技能。
(三)加强人员专业能力培训
第一,要做好人员的管理,为施工人员提供人性化、安全的居住环境,配备先进的、实用的安全防护装置,并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更新,注重保护设施的使用训练。
第二,针对人员的工作方式进行检查与评估,根据人员的实际特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并在人员上岗前进行技能考核,直至人员通过安全测试才能投身到工作岗位。施工单位每年要帮助人员学习最前沿的安全知识,使其产生一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并根据人员的安全考核成绩制定一系列奖惩机制。对于通过考核,且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于表现不佳,考核成绩较低的人员,则要给予警示与警醒,帮助其提升自身的不足之处,掌握更多的安全防护手段。同时在人员接受考核后,还可让其写下心得体会,以书面考试的形式检查其学习成果,以此增强人员对安全管理的感性认知。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路径开展分析讨论,以此加强施工风险隐患的管控水平,落实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岗位责任,顺利实现运输安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谈宇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2,7(23):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