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安德烈·勒菲弗尔与他的翻译改写理论三要素
摘要:小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阅读多种类型的小说。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阅读外国小说的翻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传播更快,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小说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开始以其他语言传播。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更高质量的翻译,而不是局限于过时的技术。如何找到一个好的翻译在当今社会更加重要。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翻译层出不穷,这种信息爆炸使得人们有选择地阅读外文译文变得更加困难。
在此背景下,小说的汉译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准确地表达原文,保留原文的韵味。在翻译英语中特殊的词语和句子时,翻译不仅要翻译英语的原意,还要考虑到语言、文化和生活背景的差异,使读者感受到与作者想要表达的相同。翻译过程需要重新创造,以减少损失,增加可读性。
国内外学者对翻译做出了许多贡献。例如,公认的“信达雅”标准是由新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一般来说,翻译要符合汉语的特点,注意句子的完整,即内容、结构、文体的准确,语法结构的通顺,语言载体的文学性。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是本文的理论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运动打破结构主义的主导地位以来,翻译研究蓬勃发展。勒菲弗尔的《翻译/历史/文化:来源》的出版标志着翻译新时代的开始。
安德烈·勒菲弗尔与他的翻译改写理论
安德烈·勒菲弗尔是现代翻译学界最伟大的翻译理论家之一,他对操纵学派的发展做出了深刻的贡献。他与苏珊·巴斯内特合著了著名的劳特利奇翻译系列研究《翻译,历史和文化》(1990),《翻译,重写和操纵文学名声》(1992),《翻译/历史/文化:源书》(1992)。在这三本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重写理论,指出“翻译应该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看待和研究,而不是简单地期望原文和译文完全对等。”在《总编》系列的序言中,安德烈·勒菲弗尔指出:“翻译当然是对原文的改写。”
他认为,翻译不仅是最明显和识别度最高的重写类型,而且是最有影响力的重写类型,因为它可以在另一种文化中投射作者的形象。所有的译者都有意无意地在一定程度上操纵原作,这种现象背后的动机是复杂的,但勒菲弗尔认为翻译重写的三大驱动力是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
意识形态
在中国语境中,意识形态通常以政治词汇的形式出现,如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但在勒菲维尔的翻译研究中,意识形态被定义为一个更广泛的术语。在《翻译、重写和操纵文学名声》一书中,他引用了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话来定义这个词:“意识形态似乎是命令我们行动的形式、惯例和信仰的格栅。”在勒菲弗尔看来,意识形态包括但不限于宗教、哲学、政治、伦理,甚至包括译者的个人偏好、人生经历、童年记忆、个人观点等。这不仅代表了理解和认知事物的基本要素,也代表了译者自身的角色属性,个人的好恶,以及对公众的共情成分。在他的文章中,勒菲弗尔比其他两个要素更强调意识形态,他认为意识形态因素”决定翻译的基本策略是将使用和解决问题的关心都表达的论域的原始图像和语言表达的原始本身。"他进一步解释说,改写的部分都是一些受意识形态的动机,而另一些作品则是在意识形态的约束下创作的,这取决于编剧是否认同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总之,在勒菲弗尔的翻译研究中,意识形态是指能够影响译者主观思想的任何一组因素。即使是简单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也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诗学
勒菲弗尔的诗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文学元素,包括文学手段、文学风格、主题、原型人物、情节和符号;二是功能要素,即文学在社会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或者说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所选文学题材的功能非常重要,即所选题材必须符合社会制度,才能使文学作品得到重视。社会制度决定了特定社会和特定时期的诗学。诗意因素包括广泛的内容,包括词语、句子甚至整篇文章的翻译风格和翻译策略。在诗学领域,翻译不仅使不同的文学体系相互兼容,而且使不同的文学手段融为一体。简单地说,诗学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第一个层次是整个单词、句子和文本结构的艺术。
第二个意思与翻译策略有关。译文要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就必须根据语言进行诗意的改编。例如,翻译作品要想在中国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必须符合汉语的特点,多短句,少繁句。
赞助人
一部作品的出版不仅仅是译者的个人行为,还涉及到选题、出版、发行、公众接受等多个环节。所有这些都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影响,这只手叫做庇护。勒菲弗尔认为赞助人是有权有势的人或机构,他们可以促进或阻碍文学阅读、文学创作和文学改写。
翻译与未来之路
文学翻译是传播优秀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世界各国语言使用者接触其他文化的一种途径。然而,由于翻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因素,如源语与译语的结构差异等,造成了翻译的困难,这是每一个译者无法逾越的高峰,也是每一个译者有待探索和解决的困惑。它背后的宝藏令人着迷,但它的威严是如此令人震惊。勒菲维尔提出翻译顺应理论后,人们开始了一个新的翻译时代。文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面上看似平静的海洋,但实际上所有的河流都在流动,不断地从海洋流向陆地,流入海洋。是的,文学是一池活水,时代和人不断地给它注入新鲜的能量,使它成长。与此同时,文学又反过来影响了当代作家和翻译家。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景象,各种文学和文化在其中表现出三因素的意识形态、诗学和庇护,这在今天仍然被许多翻译家视为唯一的真理。不知道他的理论是否正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会有更先进的理论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翻译事业开辟了一片未到的天堂。
参考文献:
[1] 张晓娟.浅谈勒菲弗尔操控理论的三大要素对翻译的影响[J].西安社会科学,2010
[2]雄兵.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J],中国翻译,2014.
[3]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文杰.英语广告语中的双关语[J].校园英语,201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