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关键探索

张建新
  
城市规划集
2022年31期
江阴市中医肝胆医院 江苏无锡 214404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原发性肝癌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与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治疗下所取得疗效。方法:在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任意挑选50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抽签法分组,每个小组均计入25例。对照组依托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另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将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为76.0%比对照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56.0%(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水平、CEA水平以及APF水平调节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好(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过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书联合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升高。

关键词:CT引导;微波消融;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原发性肝癌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治疗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专家将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用于原发性肝癌诊疗过程中,通过CT技术可准确找到病灶部位,手术操作精确性较高,二者联合可达到良好治疗作用。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任意挑选50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抽签法分组,每个小组均计入25例。

对照组:年龄介于45-75岁范围中,均龄(57.6±2.2)岁,男性有15例、女性有10例,肿瘤直径在1.29-7.54cm范围内,平均值(4.22±1.27)cm。

观察组:年龄介于44-74岁范围中,均龄(56.2±2.4)岁,男性有13例、女性有12例,肿瘤直径在1.31-7.58cm范围内,平均值(4.33±1.24)cm。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检验对比差异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纳入科学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实施流程如下:手术开始后进行局部麻醉,在数字质血管造影设备辅助下进行股动脉经皮穿刺,穿刺导管至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观察肝脏结构血流情况,找到主供血动脉后微导管超选至肝脏肿瘤供血动脉,将100mg奥沙利铂、10ml液化碘油注入其中,在供血主动脉中通过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处理,随后查看栓塞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实施流程如下:初次进行微波消融术需要在栓塞术结束后1周开展,治疗时保持仰卧位或者选择左侧卧位,在CT引导下明确肿瘤具体位置,确定穿刺点后,进行穿刺,其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对大血管、胃肠道以及胆囊的影响。从CT图像上观察病灶大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参数,一般来说微波功率调整在40-60W范围中,时间维持5-8min,确保消融范围比病灶组织大,完成后再实施针道消融,避免出现位移。

1.3效果观察

(1)疗效鉴定标准:手术后通过病灶变化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其结果分成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病情进展。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之和。

(2)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清指标进行检查,指标包括:VEGF(内皮生长因子)、CEA(癌胚抗原)、APF(甲胎蛋白)。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全部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计算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评析

观察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为76.0%比对照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56.0%(P<0.05)。详见表1:

2.2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指标评析

治疗后,观察组VEGF水平、CEA水平以及APF水平调节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好(P<0.05)。详见表2:

3、讨论

原发性肝癌在恶性肿瘤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致死率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从当前收治病例上看,原发性肝癌在40-55岁人群中更为常见,在发病初期并没有典型症状,隐匿性图像,因此早期确诊率比较低,然而该疾病发展速度非常快,大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最佳时间时间,生存率也大大降低。因此,为了促进疗效升高,本次研究将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与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共同用于原发性肝癌治疗过程中,前者能够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病灶中,栓塞作用发挥后,肿瘤细胞的凋亡速度明显加快,从根源上阻断肿瘤细胞供血途径;后者这是在微波热效应的基础上促进肿瘤细胞坏死,该手术过程中温度上升非常快并且消融范围比较大,其精确性较高,能够确保肿瘤细胞在热效应下快速凋亡,两种方法联合可充分起到协同作用[1]。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过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书联合治疗后,在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上可发挥出良好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升高的同时,对血清指标的调节效果理想,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泽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分别联合微波消融与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08):7-1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