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分析
摘要:本文以建筑施工中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为例,主要从国内工程管理中的特点及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状况作出两方面阐述,统计并分析常见的相关问题,并深入探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不同环节内的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施工;使用分析
前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现代化科学发展的产物,能够将电子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在建筑施工中,从根本上解决原有施工管理技术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近些年,得益于我国相关政策颁布,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中对建筑行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其中建筑施工为了迎合社会发展,不断对自身管理技术及整体工作流程作出改善与优化,以便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工作质量与效率。近些年,我国已迈入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入日常生活中,为日常工作及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逐渐提升,可以对工作中的信息进行管理与控制,从而提高整体工程质量。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应用中仍会遇到很多问题,就此作出如下阐述。
1.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特点分析
我国工程管理涉及到的信息与项目较为庞大,很多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较高,计算机技术的大范围推广给建筑工程企业提供了发展与优化的机会。工程管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依次是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1],前者主要负责施工中的技术人员及相关技术设备,后者主要负责整体工程中的造价及相应成本支出等。工程管理中涉及到的项目众多,不同项目之间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可以说工程管理的工作任务较为复杂[2]。工程管理中包含决策、项目招标、基础施工、质量检测以及最终验收等,由于管理触及到的项目和内容较多,在单个环节中出现问题就会降低整体工程质量,影响整个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在不同方面施以针对性地管理措施,确保工程管理能够在较为平稳的环境下圆满完成,从而大幅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其次,实施工程管理期间,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需要加强互相合作能力,统一部门发展方向,才能有效对常见的工程管理问题予以预防和控制。
2.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电子信息技术在近些年的应用范围得到显著扩大,其具有的优势在人们生活中得到较好呈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很多行业逐渐开始转型,在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所使用的电子信息技术可以理解为将工作信息进行有序排列和管理后,予以科学化控制,能够将实际情况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好应用[3]。电子信息技术一经推广,受到了多数使用者的认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活中的便捷问题,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筑行业得益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大面积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引入,使其工程管理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加科学、专业地提高整体工程质量,但实际应用中,由于建筑施工的工作模式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会引发诸多问题。
2.1相关人员素质低。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专业人员具有一定要求,能够上岗的专业人员需要在岗前接受专业化的培训与实践,才能具备上岗资格,但在部分偏远且经济落后的地区,对于相关专业的培训能力与培训条件有限,信息技术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导致该地区培训出的专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水平较差、素质低的现象,不能在短期内完全适应建筑施工中的工作模式[4]。同时,已经在相应岗位上办公的人员若自身素质达不到要求,也会对整个工作过程造成较大影响。
2.2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缺乏合理指导。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大,建筑施工中对电子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同时,生活质量的不断上升使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在提高,从起初只要求温度冷暖,到现在要求美观与质量,因此,建筑施工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及时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来提高自身建筑质量。但在应用中发现,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缺乏合理指导,在很多情况下,大面积盲目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会造成资源浪费,缺乏合理指导的电子信息技术不能应用在有效的环节中,对于最终建筑效果也会造成较大影响[5]。
2.3不能及时检测与维修。电子设备的应用帮助人们迈入信息化时代,给日常生活提供了较高的便利性,经过长时间使用的电子设备很容易出现故障与老化,影响使用效果,因此,对电子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测与维修是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保障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6]。此类情况在发达地区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但在部分偏远地区中,由于相关人员的缺乏知识电子设备在使用期间无法得到定期检测,导致很多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就出现了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工期,造成了较高的损失。
3.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状况
3.1质量验收阶段中的应用分析。人们在现阶段的生活水准得到较高提升,因此,对未来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建筑行业中,质量问题是所有施工企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只有自身施工质量达到了相关标准,才能树立良好的建筑口碑,质量验收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不同环节内的施工状况进行检验,能够对相应的施工质量作出专业评估,但在部分环节中,由于传统的质量验收工作开展缓慢,会在很大程度上延长工期,例如混凝土的检测过程较为复杂,在实行常规质量验收期间,会持续较长时间,工人的工作效率会出现大幅下降[7]。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大大弥补了传统检验技术中存在的弊端与缺陷,在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整个过程更加简单,工作人员在发现质量问题后也方便及时作出解决措施。
3.2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工程管理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关人员之间的交流能够使整个施工工程更具规范性,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介入不断增多,工程管理不再拘泥于原有管理方式,开始大规模引入相应的电子设备与信息技术,例如在传统现场监管中,过于依赖监管人员,监管人员需要每天到达现场来监督工作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资源,有了电子监管的帮助,监管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内通过监控等设备全程监督现场施工情况,有效节约了工作时间,全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电子信息技术还能有效对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作出调节,使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更好,增加了相互交流,并大幅降低了部门之间的摩擦与不理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符合我国建筑施工未来的发展方向,且近些年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得到较好扩大,一方面可以让建筑施工变得更加智能化,在很多环节中可以增加电子设备的使用来达到减少人力的目的,让相关人员去操纵具有更高技术要求的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施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让建筑施工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对社会产生的贡献较大。由于国内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在应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施工企业需要从自身内部做起,引进相关人才与培训技术,全面推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从而为未来企业的转型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翠.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07):66-67.
[2]张渺,金霞.ERP信息管理系统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05):34-36.
[3]陈勇.大数据时代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思考[J].投资与合作,2021(12):38-39.
[4]牛晓波,广晓倩.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特点及信息技术的运用[J].居舍,2021(35):58-60.
[5]江建平.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11):94-95.
[6]林桂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背景下的“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探究[J].教师,2021(30):111-112.
[7]徐明坤.建筑施工企业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中的转型[J].四川建筑,2021,41(S1):1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