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救援研究

李希
  
中国地名·科技与信息
2022年33期
4501221992****7726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救援是指因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故障导致列车不能自行运行,而需其他列车条件帮助其继续运行的救援工作。列车故障是常发生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故障,故障突发时,列车无法动车,故障列车后续列车被迫运缓或停车,堵塞线路,导致大面积列车运行中断,影响正常地铁运营,导致大量旅客滞留车站,降低客运服务质量,甚至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各地铁公司都十分重视故障列车救援,都制定故障列车救援预案,但列车故障发生地点、在线列车不同,故而故障救援方案不同,有的地铁公司救援方案达二十种之多,致使行车工作人员选择列车故障救援方案十分困难,执行迟缓。如何制定正确的列车救援方案、迅速、有效,安全、及时地开展救援和恢复运营,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救援方案

1.组织列车故障救援的原则

1.1.严格执行启动列车救援的原则

列车发生故障,被迫停车后,司机首先报告行调,然后对故障进行处理;行车调度对故障列车后行列车进行扣停和对其它列车进行运行调整。当司机不能有效处理故障时,可向车辆维修技术人员寻求技术支持;当司机判断故障无法排除或处理时间超过一定的时间标准时,行车调度员应立即启动列车救援程序。如果延迟启动,会增加对正线运行列车影响,降低服务质量。列车故障救援是存在不安全因素且对运营影响较大的行车组织工作,没有达到规定条件而轻易启动列车救援,可能会发生对不需要救援的列车进行救援,不仅增加事故发生概率,而且影响列车运行,还浪费大量人才和物力。一般地铁规定,司机处理列车故障,允许时间为3分钟,司机确信不能处理或3分钟后还不能动车时,可通过行车调度向车辆段检调提出技术指导,同时继续处理故障;列车的故障处理允许时间为6分钟,如仍不能动车时,由行调决定启动列车救援时。

1.2.影响最小原则

列车救援,影响范围越少越好,特别是对其它列车的影响越少,运营服务质量才能有保证,服务水平才能不降低。因此,在救援方案选择时,尽量选择对其它列车影响小的方案。

1.3.确保安全原则

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最基本要求,在列车故障救援时也确保救援方案的安全性。例如,在救援实施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救援车连挂故障车后的车组向反方向运行时,确保该车组不与其他运行列车发生冲突。而且,反方向运行时,闭塞方式需要改变,导致安全系数降低,致事故发生概率增加。在救援方案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方案。

1.4.全面服务原则

在列车故障救援处理时,行车调度要有全局观,不能只关注列车故障救援,而忽略了其他列车运行。在列车故障救援处理过程中,全方位考虑在线列车运行。一方面,对没有受影响列车,保证其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对受影响列车,采取科学调整措施,特别地,要科学地控制两列车间的追踪间隔时间,还要避免出现后车的站外停车,实现列车带客均衡,避免大客流事件发生,整体降低乘客等待时间,降低乘客旅行时间总和,提高服务质量。

1.5.工作高效原则

应用最少时间完成列车故障救援,确保其工作其对其他在线列车的影响最小。故障车存放地点应选择距离故障列车最近的地点,应选择退出速度较高的救援方案,减少其在运营线上的运行时间,缩短其对在线列车影响时间。

2.制定故障列车救援方案

2.1.确定故障列车退出地点

故障列车必须回送车辆段,但根据时机不同,可以分一次回送,和两次回送。当非高峰时段,故障列车一次回送车辆段;高峰时段,故障列车先送入就近车站存车线,过高峰时段再组织列车送故障列车回车辆段。一般情况,在高峰时段,故障列车退出地点按“就近原则”进行选择,提高故障列车退出速度,减少故障列车对运营系统的影响,可选择就近有配线车站。其它时段,选择车辆段作为故障列车退出地点。因此一般有两种地点选择。

2.1.1.车辆段

回车辆段是救援的第一选择。为了不发生故障列车停留在辅助线影响行车调整以及避免二次救援对运营结束后施工造成的影响,行调应安排一次将故障车送回车辆段,用最短时间将隐患清出正线。

2.1.2.车站配线

当无法将故障列车及时送回车辆段;或者救援车组运行速度远低于正常列车速度,运行距离较长,运行时间较长,影响后续列车运行时,特别是高峰时段,应将故障车与救援车一起推送至最近辅助线,退出服务。

2.2.确定担当救援任务的列车

2.2.1.选择后续列车担任救援列车

大多数情况,优先选择后续列车担任救援列车。选择后续列车担任救援主要有以下原因。在列车发生故障后,司机判断故障,到确定启动救援的这段时间,故障列车前方的列车继续向前运行,离故障列车越来越远,前行列车运行6分钟,可能已向前运行了2个区间或以上,后方列车向故障列车停车点运行,离故障列车越来越近,最近可能只有几百米。采用后续列车推进救援,可以减少列车运行的距离和时间。救援采用牵引方式时,救援列车需进行3次的换端作业和重新启动列车,增加作业时间,救援时间延长;救援采用推进方式时,列车只需进行1次换端作业即可完成,压缩作业时间,提高救援速度。救援采用后续列车推进,只是影响了一条线(上行线或下行线之一)的列车运行;而救援采用前方列车牵引时,在救援车组进入停车线时还会占用邻线,影响邻线列车运行。

2.2.2.选择前行列车救援

选用前行列车救援是因为不能选择后续列车进行救援。例如,在终点站,列车折返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列车正好压在折返道岔,此时只能组织前行列车救援。此类故障发生时,行调必须提前预想、及时果断扣停前行列车,组织救援车反方向运行,实施救援。

2.3.制定列车故障救援方案

2.3.1.绘制的救援方案

使用打印好的线路图,在线路图中,画出故障列车位置及提担当救援任务列车位置,绘制正常担当救援任务列车走行路径,确定清客车站,确定连挂,绘制担当救援任务列车并将故障列车送入退出地点的详细过程。

2.3.2.确定列车运行调整措施

第一,通过调整列车停站时间,调整运行列车间隔时间,提高服务水平;第二,在有的区段可以通过让列车提前折返,维持列车运营服务;第三,有时还可以使用备用列车,维持地铁运营服务。一般情况,根据线路、列车位置、备用列车情况,灵活地进行列车运行调整,最大限度地保证服务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救援过程中,救援工作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众多、对在线列车运行干扰较大、组织程序复杂等原因,当列车故障需要救援时,能否迅速确定救援方案,及时组织并完成列车故障救援工作,是检验城轨运营人员特别是行车调度人员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应用正确工作流程,科学地制定列车故障救援方案,能够加快阻塞线路的开通、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质量、提高运营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丹丹,柏赟,曹耘文,朱巧珍,庄黄蕊.多编组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救援组织方案优化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03):42-46.

[2]孙元广,茧敏,金华,陈绍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救援延误计算与仿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05): 6-12.

[3]张红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救援组织优化研究[J].时代汽车,2021,(03):184-18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