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数字化背景下基于OBE-PBL双维导向的民办高校“金课”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课程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和创新思维,越来越多的新型教育模式融入到高校课程建设中。本研究从宏观教学模式和微观课堂设计两个层面,构建涵盖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的OBE-PBL双维导向式“金课”教学体系,充分体现“金课”建设的两性一度属性;采用SPSS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法对OBE-PBL双维导向式“金课”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检验,以期为完善民办高校课程建设和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供思路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金课”建设;OBE;PBL
一、引言
新时代发展阶段,立德树人是全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全面推进与逐步深入,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断推进教育模式和教学成果的创新发展。课程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自2018年6月教育部提出“金课”概念后,“金课”建设成为了各类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探索不同理念驱动下“金课”建设实施的现状与实施效果,并分析其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亟待研究。
二、文献综述
“金课”也即一流本科课程,是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既是一种政策性概念,又是对高等教育课程提出的质量要求和价值判断,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两性一度”属性(朱善元,2023)。“金课”建设是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迫切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深入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行动指南,“金课”建设的实质是推进教学改革,即要提高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加快一流本科建设(汤智,2020;孙宗美,2023)。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形态的转变,打破了以学校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体系,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和多向交流,使得学习社会化、终身化、自主化成为可能(高松,2019)。
对于“金课”模式构建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美国学者Spady W D(1994)最早提出了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的成果导向教育法,主张围绕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反向制定课程设计,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OBE理念下课程教学的核心要义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的,要求课程改革的方向在于教师教学过程的输出和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混合模式(王永泉等,2019)。②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Howard Barrows教授首次提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Lee May & Larkin Cormac. ect,2023),该模式倡导把学习置于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场景中,让学生在一系列学习环节中收集信息、相互讨论、合作学习,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思维(刘盈,2020)。
“金课”是新时代教育价值的重要载体,目前对“金课”建设模式的探讨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对于课程建设形式仍多以单模式展现,不足以全方位、系统性地考量“金课”建设的丰富度和多样化。基于此,为了完善现代民办高等教育体系,适应新时代的学科发展要求,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本研究以“金课”建设的两性一度属性为导向,在数字化背景下构建基于OBE和PBL双维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以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的创新性。
三、“金课”模式构建与设计方案
(一)“金课”模式构建
金课的“两性一度”属性对“金课”模式构建提出了高质要求。高阶性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学习结果上。挑战度是指课程要有一定的难度,对老师课前备课有较高要求,学生课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思考探索。为达到该目的,本文将课程设计分为宏观教学设计和微观课堂教学设计两个部分,构建了数字化背景下OBE-PBL双维导向的“金课”模式建设,如图 1 所示。
(二)“金课”设计方案
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构建基于OBE-PBL双维导向的“金课”教学设计模式,从宏微观两方面着手实施,并结合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资源、技术和平台等优势,充分体现“金课”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致力于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效果、提高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了检验“金课”模式建设效果,对比分析了该模式实施前后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体检验步骤包括:
1.确定实验目的:为了检验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进行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分析。
2.设计检验方式:选取郑州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在读学生为调研对象,以021级投资学1和金融科技1班为实验班,采用“金课”模式与教学设计开展教学,2021级投资学2班和金融科技2班为对照班,仍旧采用当前“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拓展”的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班和对照班为同年级、同专业学生,适合开展教学对比。
3.进行数据分析:①在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实验测试,根据两组班级的期末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②对“金课”评价标准设计质量评价问卷,根据问卷结果评估教学质量。
四、教学实验
(一)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比较内容主要对考试成绩进行对比。考试成绩对比主要是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考试成绩的高低反映了学生对这门课程总的掌握程度。选择在第四个教学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实验前的测试,教学实验结束后借期末考试对两个实验班进行实验后测,并设计调查问卷对实验班教学质量进行调查。
(二)数据分析
1.教学效果分析
在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实验测试,根据两组班级的期末测试成绩,结合SPSS15.0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均值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 1 所示。
从统计结果可见,两班平均分M值相差不大,t检验结果显著性P值为 0.961,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差异幅度Cohen's d 值为0.007,表明适合开展实践对比教学。
经过16周的对比教学后对两个班进行了实验后测,对均值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统计结果可见,教学实践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都有一定的进步,但实验班进步更为明显,实验班平均分为82.1分,对照班平均分为77.8分,两个班平均分相差4.3分,相比较实践前有明显变化。t检验结果显著性P值为0.05,差异幅度Cohen's d值为0.287,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存在差异。实验结果说明:“金课”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优于现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案例分析的方法、视角和分析决策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
2.教学质量分析
基于静态和动态的“金课”评价标准设计了质量评价问卷,问卷调查结果有81% 的学生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表示满意或较为满意。调查结果肯定了数字化背景下OBE-PBL 双维导向的“金课”教学质量。
五、结语
本研究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在数字化背景下以OBE成果导向理念和PBL问题导向教学方法为指导,构建了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并阐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具体设计。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数字化背景下OBE-PBL双维导向的“金课”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优于现行的教学方式,且学生对该“金课”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较高。本文为完善民办高校课程建设和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供了有效思路和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善元,胡新岗,朱明苑.高职数字化教学“金课”的内涵特征、价值意蕴及建设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No.1028(04):89-94.
[2]汤智,计伟荣.金课:范式特征、建设困局与突围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0,No.327(11):54-59.
[3]孙宗美.“金课”建设:意义、原则与路径[J].高教探索,2023,No.231(01):57-62.
[4]高松.以教学信息化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J].中国大学教学,2019,No.341(01):4-6.
[5]Spady,W.G.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wers[M]. Arlington,VA: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1994.1-10.
[6]王永泉,胡改玲,段玉岗等,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 设计、实施与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62-68+75.
[7]Lee May,Larkin Cormac J K,Hoekstra Steven.Impacts of Problem-Based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Beliefs about Physics and Learning Physics[J]. Education Sciences,2023,13(3).
[8]Barrows H S.Problem-based,self-directed learning[J].Jama,1983(22):3077-3080.
[9]刘盈,张镖,王丽丽等.基于翻转课堂-PBL的混合式“金课”教学[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20):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