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的路径研究
摘要:红色体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凝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教书育人职责。红色体育文化独特的教育作用,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担当、有责任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近年来,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的重要性。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将红色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结合起来,打破了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门学科之间的壁垒,是完成体育育人的目标的必由之路,能够使红色体育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新时代高校青年追求进步、站稳立场、提升品德的重要力量。因此,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红色体育文化的内涵进行阐释,概括出红色体育文化所具备的特征,分析出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时代意蕴,找出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提出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路径,将红色体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红色体育文化;高校体育课程;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单独的一部分,建设人才支撑主要看教育,这充分的体现了现如今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国之大计,是党之大计。教育是在为我国培育人才、为我党培育人才、为我国人民培育人才,全面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部署。在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将红色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课程相结合,是推进体育课程思政的关键一步。体育与德育的相结合,是“育人”与“育魂”相贯通,弘扬红色体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为中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引领青年学者们永远跟党走,听党话,争做有理想、有抱负、敢担当、能吃苦的时代新人。本文将围绕红色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时代意蕴进行分析,以及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和实施路径进行叙述,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
一、红色体育文化的特征
(一)革命性
红色体育文化是以红色为基本底色,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本身就带有为革命服务的特征。红色体育文化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体育实践活动,包括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展的体育活动。在此期间,人民群众的体育活动多以与军事体育相结合、以农耕活动相结合、以革命红色体育故事相结合等。中国共产党推翻了革命的旧体育,创立了为人们服务的新体育,而产生了红色体育文化,使得红色体育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革命性,红色体育文化的“革命性”与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始终服务于革命。
(二)教育性
红色体育文化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红色体育文化,使得红色体育文化兼具红色精神内核与体育文化的特征,更具有特殊化的教育性。在九一扩大运动会中,一群年轻的战士放下手中的钢枪,登上清凉山一块突兀的大石头,“展翅”跃入清澈的延河中;宝塔山下的排球场被围得水泄不通,“抗大”和“鲁艺”的队员正在进行一场巅峰对决;延安城十里八乡的百姓坐满山坡,兴趣盎然地观赏“九一”扩大运动会。“九一”扩大运动会中,军民共赛的盛世引得全国工人、农民、学生的广泛关注,是红色文化借助体育进行延展辐射传播的重要体现,这也使得红色体育文化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
(三)实践性
红色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以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为指导思想,历史长河中不断补充、完善与融合,与时俱进的红色体育文化与其他优秀文化共同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先进的体育思想与文化是用来指导体育实践活动的,在实践中检验思想的正确性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可行的办法。红色体育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发展是艰苦而又充满曲折的道路。通过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当中,能够让当代大学生体会到革命战争年代的不容易,培养他们艰苦奋斗、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品质,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论遇到任何事,都能勇敢向前,战胜一切。
二、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时代意蕴
(一)充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丰富高校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现实的必然。红色体育文化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为主要内容,培养具有良好体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将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体育活动,教师可以使用超越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有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个人。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达到育人的效果。因此,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充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依托
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新时代需要人才的坚定回答,它一方面揭示了德育在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揭示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对于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我们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精神,从而促进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红色体育文化资源与高校体育教育相结合有助于使高校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成长为完整意义上的人,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将延安时期的红色体育文化融入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依托。
(三)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具有精神激励、价值引领、行为示范等三大价值构成部分。通过红色体育文化的宣传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有积极的作用,也能够加强当代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在体育活动中融合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红色体育文化鼓励学生体现无私、勇敢和坚韧的美德。通过体育运动,学生们学会了克服挑战,塑造了他们的性格,培养了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成功的关键素质。因此,红色体育文化是弘扬价值观、培养人格、传承文化、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载体,是提升高校教育价值的重要载体。
三、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
(一)体育教师红色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及思政知识缺乏
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缺乏红色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政知识的相融合。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导致专业素质不高,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体育项目动作技能进行讲解与教授,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并没有将红色体育文化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中,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目前,各高校没有设置对口的专业,无法将红色体育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导致丰富的红色体育文化资源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二)红色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融入力度不够
当前,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了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但是,在高校体育课程的表现形式上仍然是以传统的体育课程为主,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对红色体育文化的挖掘与融合力度不够,很多高校体育课程在教授的过程中有很少一部分的教师会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大多数教师只是将其穿插在导入部分或者是结束部分,在课程的基本部分几乎没有,忽视了红色体育文化的人文内涵,难以达到以体育人的教学效果。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过分注重运动技能的细节却忽略了体育项目带来的育人价值。
(三)教学内容缺乏红色体育文化元素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作用下所传递的教学信息,对一节体育课的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主要是教授运动项目的知识与技能,对于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的渗透少之又少。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对于红色体育文化元素还是相当缺乏,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体育教材内容中红色体育文化元素的缺失,体育教科书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内容,关于红色体育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2)体育教学中红色体育文化元素的缺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学生红色体育文化的培养重视不够。(3)体育课程中红色体育文化元素的缺失,体育课程主要是关于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对于红色体育文化的渗透较少。
四、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路径
(一)加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推进红色体育文化融入
高校应加强师资培养,建立红色体育文化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育。教育之重,教师为基,教师素质乃教育之本,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前途与未来。要想将红色体育文化更好的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首先,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能够熟练地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各项体育运动。其次,了解和运用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设计和实施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最后,熟悉和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等,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除此之外,在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中融入红色体育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红色体育文化的历史和内涵,感受红色体育文化的精神和力量,以此推进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
(二)加大红色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课程的融入力度
红色体育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其自身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体育学科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学科,其不同于其他学科,范围较窄,其开放性有利于红色体育文化的融入与渗透。一方面,需要根据不同体育课程的不同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文化将其有针对性的融入,注意红色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课程之间的异同之处,积极找出红色体育文化与体育课程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其次,要基于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在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红色体育文化的作用,如安塞腰鼓项目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等等。另外,红色体育文化能够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感上对红色体育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引入红色体育元素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以体育运动项目为载体,创新性融合红色体育文化,进而丰富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首先,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实践课。红色体育文化作为良好的红色资源,例如延安大学将极具地域特色,民族气息的安塞腰鼓课程引入大学体育实践课程之中,有助于学生感受红色文化气息,在红色文化的氛围中进行体育课程学习。其次,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色,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时,可根据每个项目不同的特点,将无形的文化融入有行动的体育运动中去。最后,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竞赛中。可将一些极具特色的项目作为比赛项目,一方面可以增加比赛的观赏性以及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增加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播。
五、结语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顺应了当代“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红色体育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政教育元素,可以为体育课程思政提供源头活水,使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变得更加有活力,高校应认识到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红色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形式,饱含丰富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学校应高度重视红色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并积极将其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当中,通过加强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加大红色体育文化与体育课程的融入力度,扩充红色体育教材与资源内容,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等途径,不断提升红色体育文化的育人成效,使其成为高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杨如丽.高校课程思政融入红色体育文化路径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2023.
[2]冯莉.“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的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
[3]夏贵霞,舒宗礼.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学刊.2020.
[4]宋佳静,余蓉晖,元丁.“体育强国视域下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2.
[5]杨铃,苏玉琼.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
[6]彭杏冰,孙妍然.高校体育和红色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的研究[J].体育社会学.2023.
[7]邓国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谈文化.2023.
[8]张洁.立德树人背景下本土红色文化的价值转化[J].百色学院学报,2019.
[9]王海英,党挺,党笛洋.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1.
[10]赵雅芳,张彩虹.红色体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D].第一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2023.
[11]刘媛,杨如丽.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
[12]刘守君,徐丽丽,刘洋.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体育育人功能的研究[J].吉林教育高教党建与思政版.2023.
基金项目:2021年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团队项目《延安红色体育·的当代价值研究》部分成果,延安市红色体育文化工程技术中心2023年度项目成果,延安大学2023年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成果,延安大学2023年资政育人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