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期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杨文静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期
辽宁科技学院 辽宁本溪 117004

摘要:当前时期,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生力军,应当具备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措施。高校应当加强思想教育模式创新,使其充分发挥思想引导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进行分析,结合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供助力。

关键词: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生力军,其综合素质决定了我国未来发展[1]。我国一直重视教育强国,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并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高校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供新思路。同时,新时期对该项工作开展提出三方面新要求。

(一)坚定理想信念,重视“四个自信”培养

具备崇高理想信念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条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基本要求。具备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能够使大学生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以此实现自身理想,成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国所需的优秀人才。并且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在这“东强西弱,东升西降”历史性国际力量变化时期,努力提升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力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体现“四个自信”培养,即要求思想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首先,我国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为这条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我国历经磨难探索出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新时期当代大学生道德思想培养重要路径,应当使学生成为这条道路的自信拥护者。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近些年高速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根本保障。并且这一制度,也为其他国家探寻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中国答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将其与国际其他国家制度进行对比,明晰该制度的优势。同时,新时期当代大学生应当养成制度自信,并成为制度的保卫者。此外,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国家间不再只是比拼军事力量,文化软实力也是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部分。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是我国在世界文化舞台屹立不倒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发挥自身教育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以坚持文化自信,抵御外来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当代大学生应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其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具备辩证思维能力,能够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坚持理论自信。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

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应当加强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该要求,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重要前提。通过持续学习、优化自身专业素养及授课能力,加强对自身知识体系拓展,为学生带来更好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首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辅导员加强自身政治素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政治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优先考虑的方面。以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和政策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遵守政治纪律与法律法规,加强理论学习以提升理论水平。并提升对国际局势变化的敏锐观察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培养自身正确政治鉴别能力。其次,高校辅导员应当提升自身文化知识,借助先进文化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并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系统掌握党的相关知识,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提升工作能力与水平,从而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新动力。最后,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在学习和借鉴中,应当以理解和运用作为首要目标,将其中先进教育方法和思想融入自身思想教育工作当中,以此满足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另外,高校辅导员需要重视自身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其有助于辅导员更好了解学生真实情况,从而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导员才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式要求

辅导员与学生日常生活关联密切,是解决学生日常问题的重要指导者。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首先,应当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学生干部能够辅助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借助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能够更好得树立学生间良好学习、道德和生活风气。因此,辅导员需要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在选择学生干部时,以为人正派、善于交流和乐于助人为标准。并且重视对学生干部,统筹协调能力的培养。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正确思想自觉性,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其次,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学生升学后其心理转变关乎其价值观、道德观养成,其原因在于学生进入大学面对新环境,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在校园生活过程中,容易因困难或问题感到迷茫。因此,该时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期,辅导员应积极提升工作水平,丰富教育内容,通过这一特殊时期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引导,开展思想教育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日常心理发展变化。并对其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给予必要指导,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后,要重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其原因是青年心理变化丰富,许多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抗挫折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过激行为。辅导员应当重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或挫折,并对其进行积极解惑,引导学生心理变化进行朝正确方向发展。使其能够合理处理问题,建立良好价值观念,成为于社会建设有用的人才。

二、新时期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得到新的发展平台并彰显不同魅力[2]。同时,随着国际局势变化愈发明显,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力量比拼中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部分国家长期敌对我国,认为国强必霸、坚持零和思想。借助发扬文化的名义,向我国开展文化入侵。受其影响,我国社会道德、文化节日和教育理念都出现一定变化。这类情况发生会使当代大学生逐渐对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不重视,从而降低文化自信。学生对西方思想盲目接收、盲目崇拜和盲目迎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并提升高校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和传统优秀文化的难度。

(二)网络消极影响带来的挑战

新时期下网络发展迅速,其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网络言论自由且缺乏监管制度,因此网络在方便信息资源传播的同时,带来诸多消极影响。特别是错误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巨大冲击,使大学生信念不够坚定,政治立场左右摇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解放,对于新事物好奇心较重,缺乏对诱惑的抵抗力。因此,受网络中缺乏道德标准的消极信息影响,使大学生无法塑造正确是非观。另外,部分西方国家妄图通过网络渗透方式,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故高校应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中的宣传,并坚守网络前沿阵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中的传播,为培养学生良好价值观铸造坚固防线。

(三)思想道德带来的挑战

新时期下社会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极大程度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首先,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部分大学生缺乏集体意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间更重视维护个人利益,并且崇尚实用主义、金钱主义和缺乏奉献精神,这显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其次,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时期,国民经济、生活条件日益提升。由于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生活中享尽家庭的呵护宠爱,因此具备较强个性。部分大学生受此影响缺乏与人友善、待人宽容的观念,长期不以正确态度与他人相处,以至于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在应对困难和问题时抗挫折能力较差,容易产生过激行为。此外,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律意识、纪律观念,在学习生活中对自身发展不重视,甚至养成攀比等庸俗思想行为。最后,新时期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贯穿大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是作为大学生主要获取信息和沟通的媒介。大学生在生活中已然离不开信息技术,其中部分大学生长期依赖网络,缺乏与现实交流的能力,思想道德观念没有得到培养,以至于沟通能力较弱,甚至离开网络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新时期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当具备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3]。使学生能够将思想道德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传统教学方式转为现代教学方式,在思想教育中国积极应用新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采用受大学生欢迎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使其愿意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开阔教育空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学校为主要教育地点,但新时期对大学生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加强教育空间的拓展,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局限于学校,而是在社会、家庭和高校三者之间进行展开。例如,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令学生在与社会接触过程中,逐渐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三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艺术性。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追求表面化、形式化,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内核。新时期下,要求授课辅导员加强自身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使教育内容更生动,以亲切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较高教育效果。四是,加强教育方法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以科学、合理和适当的方式令学生愿意接受教育。

(二)以网络为媒介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觉性

由于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因此大学生应当具备自主学习能力[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地区、资源不同,其教育效果存在差异。应当通过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觉性,从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高校应当针对此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具有较大影响,能够左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其原因原因在于网络已然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在各个方面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通过网络平台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话题、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并借助关于这些内容的评论丰富自身对其理解程度。因此,高校应当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教育相关工作,以发挥网络积极作用,并通过对网络热点社会话题辩证分析,降低其消极影响。通过在网络中传递正确思想价值观、积极回复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以引导学生用缜密思维分析问题,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高校应当对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以严谨、公正态度进行分析,避免学生受这类话题中的消极言论误导。借此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良好价值观,降低消极言论对学生思想观念影响。并通过创建线上心理咨询室、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等方式,对学生日常校园生活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避免学生产生过激心理,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性。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新时期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更富有人文关怀、文化自信的教育内容,促使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5]。因此,高校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利用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文色彩,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学生兴趣。首先,高校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以此培养大学生传统美德。并且发扬其中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提升大学生爱国意识。使大学生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并以此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应当正确引导大学生理解爱国主义核心含义,避免产生狭隘民族主义。其次,加强大学生时代精神培养。高校应当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时代精神。其原因在于民族精神具有历史性和现代性,培养大学生时代精神有助于传承民族精神,领会其中的爱国主义内涵。同时,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起到帮助大学生平衡现代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的作用,使其能够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形成符合新时期所要求的民族精神与思想道德。最后,增强思想文化包容性。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文化观了解国际多元文化,使学生不带有偏见,以批判、扬弃、尊重和包容的文化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从而在国际舞台上弘扬中华文化。另外,高校还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文化认同感的温床,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思想信念与社会道德。高校可以通过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精品等方式,使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从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四、结语

新时期下,我国愈发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不仅关乎学生发展,同时也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高校应当遵循教育强国理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丰富其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赵继伟.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OL].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8[2024-01-26].https://doi.org/10.19898/j.cnki.42-1704/C.20240115.02.

[2]赵继伟.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OL].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8[2024-01-26].https://doi.org/10.19898/j.cnki.42-1704/C.20240115.02.

[3]张琳.信息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3,(12):106.DOI:10.16209/j.cnki.cust.2023.12.001.

[4]曾庆桃,胡树祥.网络自媒体演进及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新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6,(03):68-72.

[5]徐刚,马海波.浅析教育综合改革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4):87-88.

作者简介:杨文静,19721103,女,蒙古族,辽宁朝阳,本科,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