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的需求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应用基础资料调查表以及护理需求调查表对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名慢性病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总分为90.44±13.2分,健康教育维度所得分数最高,依据线性回顾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慢性病数量、患病时间都是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社区护理需求较高,要依据患者实际需求采取有效护理。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影响因素
慢性病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相对较高,社区护理人员是慢性病患者接触最多的基层医护工作人员,社区护理质量与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的需求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现将实验研究汇报如下: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式
1.1研究资料。应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对我市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中挑选15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应用基础资料调查表以及护理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问卷调查,向患者讲解调查目的以及调查方式。
1.3统计学处理方式。应用spss21.0应用软件来分析本次实验研究过程当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如果分析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研究结果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统计学研究意义相对较高。
2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总分为90.44±13.2分,健康教育维度所得分数最高,依据线性回顾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慢性病数量、患病时间都是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
3讨论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升高。由于慢性病病程长、症状反复,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较为复杂。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够完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区护理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满足。因此,调查与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区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对推动社区护理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1)健康需求方面
健康需求方面,老年患者对基本生活照料、疾病监测、用药指导等健康需求最为迫切。但部分患者对社区护理认知不足,不能形成需求。具体来说,老年慢性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退化,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需要社区护士提供定期到家中或社区的帮助,协助生活照料;并需要通过社区定期问诊、上门监测生命体征及血糖、血压等,实时掌握病情变化;此外,由于多有合并用药,缺乏系统用药指导也是他们迫切需求。但是,部分老年患者和家属对社区中心及其提供的服务认知不足,不了解可以获得哪些护理资源,因此不能主动提出需求。
(2)心理需求方面
老年患者较多存在焦虑、抑郁、孤独等问题,亟需心理支撑与照顾,但多未得到满足。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生活中面临退休导致的社交场所单一、子女独立后失去生活意义感、自身慢性病的影响导致心理压力较大等多重因素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而由于社区缺乏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心理服务人员资源不足,很难满足此需求。即使有部分医护人员可提供咨询,但专业水平参差,无法针对性介入;部分患者由于认知偏差,不愿主动求助。因此,很多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
(3)社会需求方面
社会需求方面,老年病患者出行就医不便,参与社交活动欲望强烈而获得感较低。这方面需求也较为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由于腿脚不便,老年病患者出行不易,需要有人陪同或提供交通服务才可定期到医院复查,这种就医服务的需求较为强烈;第二,老年人社交活动参与度高且获益良多,但因体能下降难以到社区中心活动,这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
3.2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对策建议
(1)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
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一是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及社区健康服务相关知识,提高老年患者和家属对社区资源的认知度,使他们了解在社区可以获得哪些护理服务及资源支持。二是要面向老年患者开设健康学校或培训班,通过专家面对面辅导的方式,帮助老年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管理所需的医学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三是要针对缺乏科技设备操作能力的老人,开发简单易操作的健康管理工具,提供病情监测及健康数据反馈服务,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病情,主动参与管理。
(2)完善慢性病社区管理模式,加强资源建设
完善慢性病社区管理模式,加强资源建设。一是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区县医院为支持的分级慢性病诊疗服务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二是在社区内成立慢性病管理团队,由专科医生、护士、康复师、心理师和志愿者组成,开展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提供连续性管理。三是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开展病例分析、质控考核、满意度测评等,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慢病管理经费及人员津贴标准,充实社区护理后盾。
(3)创新护理方式,服务上门入户
创新护理方式,服务上门入户。一是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远程护理系统,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实现病情随访提醒、健康数据监测、咨询问答等在线服务,使老年患者足不出户就可获得及时指导。二是组建社区移动医疗团队,定期深入社区和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开展病情评估、健康教育指导、药品发放等服务。三是鼓励开展志愿者联合护理模式,发挥适龄健康志愿者以及共享医疗资源的作用,协助社区护士对特殊对象和困难家庭提供贴心关爱式的持续性照护,不断创新服务形式。
在本次实验当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总分为90.44±13.2分,健康教育维度所得分数最高,依据线性回顾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慢性病数量、患病时间都是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秦华,胡秀琼,高萍等.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5):1-4.
[2]梁国女,陈邢玉,石挺珍等.三亚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J].华南预防医学,2022,48(05):599-601.
[3]齐佳,邓敏.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06):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