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研究

周雯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5期
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校 400030

摘 要: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作为个体成长的基石,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效果,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

前言:

本文旨在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强烈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变革,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推动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们来看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等方面。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僵化等问题。例如,过于强调学生的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法治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与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其次,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评价过程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主观偏见或偏爱,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另一方面,评价过程缺乏足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而无法主动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能阻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提升。此外,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例如,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和具体,导致评价过程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评价结果与实际应用脱节,无法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评价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尊重,导致一些学生的特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等。

二、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策略

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其评价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探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策略。

1.根据教学评价指标,优化评价结构叙写

教学评价指标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和核心素养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应包括知识掌握、思维能力、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等多个方面。同时,我们还要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优化评价结构,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课堂测试、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培养,通过日常行为观察、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我们不仅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2.强化教学过程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实践

教学过程评价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要强化教学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观察、记录、反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实践。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道德和法治的力量。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3.构建多元评价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多元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要构建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互评、师评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其次,互评是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有效方式。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最后,师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从知识掌握、思维能力、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4.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知和自主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

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评价任务和评价工具。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和评价。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和自我反思的活动,让他们在分享和交流中相互学习和进步。通过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我们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学习策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自我评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主发展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策略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评价结构,强化教学过程评价,构建多元评价方式,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萍. 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12):100-102. DOI:10.3969/j.issn.1674-5582.2022.12.030.

[2]张玉兰.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辽宁教育,2024(1):20-23. DOI:10.3969/j.issn.1002-8196.2024.01.006.

[3]余惠红. 以养正课程为载体,落实规则意识形成[J]. 中小学班主任,2023(2):43-45. DOI:10.3969/j.issn.2096-3742.2023.02.013.

[4]田海燕.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设计行动研究[D]. 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23. DOI:10.7666/d.D03085369.

[5]廖秀榕. 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D].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