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大数据评测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常态化实践研究
摘 要:从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中,准确识别年轻干部,动态管理年轻干部,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运用,形成了一种与之相匹配的选拔新机制。以大数据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建立了适合青年领导特征的年轻干部管理体制,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大数据为基础,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择工作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发展模式。但是,对于大数据的评价,目前仍有很多的缺陷与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与改进。
关键词:大数据评测;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择,历来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在新形势下,科技不断发展,以人才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1]。在此背景下,建立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青年人才评价体系,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提供了更加科学和客观的评估手段。为此,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年轻干部测评方法,建立一条制度化的实施途径,可以对年轻干部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测评,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信息社会来临的今天,大数据已逐渐成为企业进行经营与决策的主要手段。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确和全面的决策依据。目前,我国年轻干部人才的评价存在着主观性强、评价不公正等问题,已很难适应高质量人才的要求[2-4]。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对干部的选择与培训进行科学、准确地引导。通过数据收集与建库、评价指标与权重确定、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动态评价、个性化发展规划、智能决策体系构建与持续完善与优化等实践路径的实施,形成面向年轻干部人才培养与选拔的规范化实施途径。
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重要性
年轻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年轻干部是企业的希望与力量,肩负着重任。既能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适应能力强的经营人才,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又能继承和发扬企业的精神、文化和核心价值[5,6]。年轻一辈是一个富有激情和创造性的群体,他们能为企业提供新颖的思想与理念,从而推进企业的革新与变化,并为企业的兴旺与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对年轻干部的培训和选择,既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能力,又能为全社会提供一个榜样和引导,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年轻干部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不仅关系到组织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
二、设计基于大数据的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原则
为保证年轻干部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青年人才选拔培训体系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7-9]:
第一,科学性原则:评价的各项指标及权重的选取必须建立在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建模的基础上,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运用现代信息学、数理统计等手段,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发掘年轻干部人才的潜力与发展趋势。
第二,公正与公正:评价过程应当公开、公正、透明,避免出现任何的主观偏差与不公正。考核的准则与程序要有清晰的界定,保证每个干部都有机会在一个平等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第三,多维评价准则:评价要从多个方面对年轻干部能力与潜能进行综合评价,其中主要包括工作绩效、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等。运用多维评价方法,对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及发展需要有更为完整的认识。
第四,个性化发展原则:根据每个人的特征及发展需求,为每个人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及培养方案。通过对大数据的研究,为每个人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
三、基于大数据评测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常态化实践路径
以大数据为基础,研究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原则,是年轻干部人才培养与选拔的科学依据[10]。开展面向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的“大数据”的工作,能够更好地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基层年轻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数据采集与建库
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体系,是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环节。首先,通过网上的制度或者网络平台,让领导在网上填报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经历和学习情况等方面的资料。并与企业的个人资料等其他相关的管理制度相配合,实现资料的自动输入,以保证资料的完整与准确。其次,采用定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基层领导的工作绩效和个人发展需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先进的科技方法,对各级领导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分类,并从中发掘出有意义的信息。在建立档案时,要注意隐私与保密,保证领导干部的私人资料不被泄露。通过多样化、综合性的信息收集和建立数据库,为干部考核和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更为准确、客观的依据,推动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科学以及精准发展。
2.确定评测指标与权重
年轻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核指标的设置、考核的比重、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方法的选择等。首先,采用专家研讨、问卷调研等方法,从组织领导、业务指导人员、同事等多方面收集信息,构建适合青年领导的测评体系。主要包括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其次,运用 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对评价指数进行加权计算。在评价过程中,既要考虑各因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又要考虑对领导干部事业发展的需求。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各评价要素之间的相关性,防止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和倾向性。在评估指标及权重的选择上,注意定量、易操作,保证评估系统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通过构建出一套符合企业特征的年轻干部测评指标,并对各个指标进行量化,能够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制定清晰的考核准则和依据。
3.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
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体系,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及选拔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首先,运用现代信息学方法,对所收集的领导干部资料进行深度剖析。运用统计分析、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手段,深入发掘领导人才的内在特点与规律。其次,建立一个能够全面考虑个人素质、工作业绩和学习能力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模式。在建立评价模型时,要兼顾各个评价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与准确度。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与需求,对该模型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现实需要。最终,对评价成果进行检验与完善,以保证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及可信性。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实现对年轻干部准确、可信地评价,推动我国年轻干部的优化与发展。
4.实施动态评估
对年轻干部进行动态评估,是保证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实效性、灵活性的重要举措。制定一个固定的评价周期,比如六个月一次,或者一年一次,以保证评价的时效性和持续性。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各级领导的工作绩效、学业成绩、项目贡献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把过去的资料与现在的资料进行对比,找出各个方面的发展与缺陷。依据考核的结果,适时地对培训方案进行调整。对业绩优异的领导,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他们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充分考虑评价结果的安全性与隐私性,保证评价结果公平性和透明度。通过对年轻干部进行动态评价,可以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实时掌握,并调整合理的培养路径,从而推动其能力的提高与成长。
5.个性化发展规划
个性化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年轻干部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步。以大数据为基础,深度剖析各个干部的优势、需求及发展潜能。通过对企业领导力、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等全面素质的全面评价,明确干部个体化的发展取向。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为每个干部设定清晰的发展方向。个性化发展规划包括近远期的目标、清楚地了解培训课程、参与计划等所需要的发展机遇,以及制定可度量的业绩指数。做好相关部门领导的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计划的具体措施和时间安排,保证项目的参与性和实施的有效性。与此同时,适时地制定发展计划,并针对工作中的实际工作与发展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与优化。在进行个性化发展计划时,要通过导师指导、培训资源、项目经验等手段,给予干部有目标的扶持与发展机遇,促进他们主动发展。通过对干部个性化发展规划的研究,可以使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得到切实提高,从而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动力。
6.引入智能决策系统
为进一步提升选人用人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引进智慧型决策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大数据的研究成果,构建智慧决策系统的数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评价指标及权重进行整合。运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通过对以往的干部信息进行培训与学习,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干部选拔决策模式。通过对干部素质、能力和绩效的综合分析,实现了对其优缺点的自动辨识与评价。针对后备官员的特征与组织需要,提出多元化的选拔方案与对策。此外,该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辅助决策作用,比如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和风险预警,从而使年轻干部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到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进而更好地进行决策。在引进智能化决策体系时,注重对信息的安全性与隐私性的保障,保证信息的合法与透明。
7.持续改进与优化
持续改进与优化培养选拔机制是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的一个关键步骤,它可以使该制度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和效力。根据年轻干部的实际需要和组织的目标,构建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式修正机制,持续地对评价的经验进行积累,对各项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参数的含义及变动规律进行全面的认识。根据评价的结论与现实状况,对评价指标与模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修正与完善。通过新指标的引进、权重的调整、算法的更新,使其更加科学、准确。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科技方法,持续提升评价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并将评价的成果应用于基层干部自身,激发与强化个体的发展动机与目标。同时,构建一种科学严密的评价结果监控与反馈体系,对各项改革举措的执行状况、成效、干部成长路径、状况等进行深度剖析,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工作奠定坚实的数据依据。建立评价指标与模型,并保证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推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制度的升级与完善。这种不断改善和优化的方式,可以让企业的干部遴选和培训制度与时俱进,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策略和目标服务。
四、结束语
在这个急速发展的时代,培养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年轻干部队伍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目标,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年轻干部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的规范化实施途径,为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奠定基础。结合个人发展规划、智慧决策体系和不断完善和优化的方法,实现年轻干部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不但可以帮助个体的发展和进步,还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生机与力量。在实际应用中,要兼顾数据的隐私保护、公平公正、人工智能决策的透明性和解释性、人员的参与和反馈,保证评价体系的高效运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共锡市委组织部课题组,柏长岭.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研究[J].江南论坛, 2023(2):74-79.
[2]李鑫.健全高校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常态化机制研究[J].区域治理, 2023(12):0015-0017.
[3]蔡勇,张立杰.健全培养选拔宁夏大学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机制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45(3):197-200.
[4]田野.加强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逻辑、目标与机制[J].经济师,2022(7):246-248,252.
[5]吴琳,吴国燕,谭少怀.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机制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2(6):46-50.
[6]苏磊,褚慧.高校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常态化工作机制研究[J].新课程研究, 2022(36):8-10.
[7]邵念.“双一流”高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路径探析[J].办公室业务, 2023(15):155-157.
[8]陈亮.着眼长远 持续用力 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常态化机制[J].党员干部之友, 2023(12):16-17.
[9]王涛,华佳,武禹男,等.基于大数据视角新时代党的年轻干部培养与挑战的分析与研究——以无锡为例[J].区域治理, 2023(32):0186-0188.
[10]吕松.健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全链条培养选拔机制[J].党建研究, 2022(6):33-34.
作者简介:杨婷婷(1983.6-)女,汉族,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课题项目: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课题《基于大数据评测的年轻干部培养这选拔机制常态化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3Y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