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研究价值

熊宏伟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30期
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 辽宁葫芦岛 12506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腹腔镜妇科手术的1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未感染组(n=110)和感染组(n=52)。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腹腔镜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妇科腹腔镜术后感染风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等因素与腹腔镜术后感染相关。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手术时长和抗生素使用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有效预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风险,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腹腔镜妇科手术;术后感染;预测价值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在妇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为众多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然而,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腹腔镜手术后感染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可能延长患者的恢复时间,还可能增加医疗成本,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预测并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后的感染,成为了当前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1]。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采用了一种基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以期在预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ogistic回归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统计方法,它可以通过分析一系列影响因素,预测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与腹腔镜妇科手术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如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等,以期构建一个能够准确预测术后感染风险的模型。通过构建基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为预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2]。这不仅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也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妇科手术术后感染的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受腹腔镜妇科手术的1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腔镜妇科手术指征,且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影响手术预后的疾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未感染组(n=110)和感染组(n=5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研究意义。

1.2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比较两组间各因素的差异,并筛选出与术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危险因素对术后感染的影响,并建立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年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情况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评估危险因素对术后感染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以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赢得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然而,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腹腔镜手术也不例外。其中,术后感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并发症。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虽然腹腔镜表面的创口较小,但内部创口较大,加之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得术后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3-4]。为了深入了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感染的风险因素,并为术前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本研究结合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糖尿病以及切口类型等因素,对腹腔镜术后感染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年龄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力逐渐下降,抗感染能力减弱,使得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在术前应更加注意预防感染措施的实施。其次,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也是影响术后感染风险的重要因素。手术时间长意味着患者接受手术过程中的创伤更大,术后恢复时间更长,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5]。同样,住院天数的延长也会增加患者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并在术后加强患者的护理,缩短住院天数,以降低感染风险。此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术前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最后,切口类型也是影响术后感染风险的因素之一。不同的切口类型对术后感染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在手术前,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类型,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6-7]。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年龄、手术时长和抗生素使用是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更容易发生感染。手术时长越长,手术过程中患者身体受到的创伤就越大,术后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如剂量不足、使用时间过长等,也可能导致术后感染的发生。为了降低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8-9]。首先,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承受手术。其次,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采用先进的手术技术和设备,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最后,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规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误用。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术后护理和营养支持也对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有影响。因此,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营养支持,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10-11]。

总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加强术前评估、优化手术过程、规范抗生素使用以及加强术后护理和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降低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春红,唐艳红,吴茂烟. 某院32例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21,18(12):1797-1799.

[2] 王银银,陈嫚,陆影影,等.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经阴道后穹隆取瘤法的应用效果[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3):684-688,740.

[3] 黄伟容,封意兰,赵仁峰.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经腹腔镜下缝合和经阴道缝合阴道断端的预后结局比较[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23,16(7):721-725.

[4] 章敏. 妇科腹腔镜下附件手术是否留置尿管前瞻性队列研究[J]. 中国乡村医药,2023,30(10):37-38.

[5] 赵攀攀. 经腹淋巴结切除术与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比较[J]. 实用癌症杂志,2023,38(8):1374-1377.

[6] 黄磊,张亚明,祁旺. 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方案对比分析[J]. 海峡药学,2023,35(1):149-152.

[7] 聂建英,杨月婷. 缩短拔尿管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舒适度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2022,43(8):2268-2270.

[8] 阳艳.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对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4):106-109.

[9] 宋娟,牟燕琳. 盆腔脓肿腹腔镜手术前不同抗感染治疗时机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1):177-180.

[10] 章文靖,杨晓琳,朱琳,等. 地塞米松复合氨茶碱对COVID-19康复期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气道反应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3,43(5):535-539.

[11] 贾玉俭,余婕,刘燕,等. 妇科日间单孔腹腔镜手术中不安置导尿管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9):73-75,8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