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永康“雅吕·星期六”:非遗绘就乡村共富新图景

陈方圆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30期
永康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21300

2023年4月以来,永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创新性开展了非遗助力·乡村共富精品展演——“雅吕·星期六”非遗系列活动。该活动借助国家3A级旅游景区象珠镇雅吕村的地理优势,于每周六“白+黑”持续性开展,通过永康鼓词、醒感戏等非遗项目展演,锡雕、竹编、剪纸等传统手工技艺展示展销,形成融文化体验、旅游消费、商品展销等为一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旅市集。活动如火如荼,反响热烈,进一步推动了文旅融合,助力非遗保护,促进乡村振兴,大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助力共同富裕先行。

一、打造非遗集市,拉动产业提质升级

永康素称百工之乡,五金工匠能人辈出,传统非遗项目也种类丰富,多姿多彩。“雅吕·星期六”活动在永康的九十多个非遗项目中,选取了永康肉麦饼、发糕等传统美食类,和永康锡雕、铜艺、打金打银等传统手工技艺类等,共计36个非遗项目,在长达200多米的雅吕村长廊,打造了一个非遗集市,进行展示展销。非遗集市的打造,不仅为非遗传承人及周边村民们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了消费增长与经济繁荣;也为各个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在拉动消费、促进收入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了非遗产品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产品提质升级、创新发展。

国家级非遗项目永康锡雕传承人盛一原说:“自从永康市文旅局在雅吕村打造的这个非遗集市办起来后,我们各个项目的传承人之间有了一个统一的展示和销售的平台,来这里游玩的游客们都能关注到我们的非遗产品,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永康传统非遗的精美绝伦。各个非遗传承人聚在一起,也能互相之间取取经,学学别人的经验,给我们自己的产品也升升级。”

同时,“雅吕·星期六”活动还有效利用了雅吕本地特色资源——千灯馆与剪纸馆,在此开设了传统非遗项目针刺无骨花灯与剪纸的免费体验活动。千灯馆内部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花灯,在光影之下徐徐转动,美轮美奂。剪纸馆中也展示有众多优秀作品,或精巧,或生动。场馆内部均有非遗传承人在此教学,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打卡,并体验针刺无骨花灯与剪纸的制作,有效带动了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拉动旅游经济增长。下一步,永康市文旅局也将联合象珠镇雅吕村,加快雅吕核雕馆及其他展馆建设,丰富雅吕非遗元素,营造浓厚传承与创新氛围,促进文旅融合,更好发挥非遗在拉动经济增长上的作用。

二、非遗创新转变 “送文化”到“种文化”

在发挥非遗助力乡村共富作用的同时,永康市文旅局也注重于传统非遗项目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将原有的“送文化下乡”形式,在雅吕村创新转变为“种文化”。“雅吕·星期六”活动开展以来,已组织多场非遗传统表演教学,让感兴趣的雅吕村村民可以共同学习传统非遗表演项目。小时候常常观看的非遗表演,如今自己也能学习并参与演出。教学完成后,村民便可以通过“雅吕·星期六”活动,每周六自行在广场上进行非遗表演。此项举措有效提升了非遗项目传播深度及广度,做活雅吕景区,带动乡村旅游,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永康传统非遗的魅力。

目前,已完成十八蝴蝶、九狮图两个项目的教学与道具制作,五十余位村民踊跃参与并完成学习,通过“雅吕·星期六”活动,独立开展演出已达15余场。雅吕的九狮图表演团队甚至还受到邀请,将到北京央视演艺厅参与录制,并会在中秋国庆晚会上进行播出。后续,雅吕村还将持续开展莲花、舞龙、大面姑娘等传统非遗项目的教学,让传统非遗扎根雅吕,带动乡村振兴。

雅吕村村民表示:“小时候每次有人来我们村表演节目,我都会很兴奋地去看,现在永康市文旅局牵头,将这些传统非遗表演教给我们,所有喜欢非遗的人都可以自己去学、去演,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村民的业余生活,也唤回了我们的童年记忆,我们对永康的这些传统非遗项目了解得更深,也更加喜欢了。”

三、打造非遗文化村,深化文旅创新融合

利用国家3A级旅游景区象珠镇雅吕村的地理优势,永康市文旅局大力推广“非遗+旅游”新模式,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将雅吕村打造为非遗文化村。以“雅吕·星期六”活动为试点项目,借此焕发非遗新活力,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助力非遗保护,促进共同富裕。“雅吕·星期六”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传统工艺及非遗项目融入旅游新场景,着力打造了赏非遗民俗、观非遗演出、品非遗美食、试非遗体验等项目,荟萃民俗文化大观,创设多样化消费场景,有效拉动消费增长,促进就业增收。在丰富旅游供给的同时,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让非遗通过旅游市场走进千家万户,并反哺旅游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雅吕·星期六”活动自试运营以来,据统计,带动雅吕村民宿、餐饮、游乐等业态的收入总计1000余万元,吸引游客200余万人次,有力地带动了乡村共富,也进一步增强了永康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群众掌握传统技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雅吕·星期六’活动的开展,突破了传统项目单独保护与发展的思维,促进非遗与现代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永康市文旅局局长施一军表示,“我们将以雅吕村为试点,并逐步将试点经验推广到全永康,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农村,让更多的农村文旅融合,让非遗成为促进文旅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助推器,助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以非遗绘就乡村共富新图景。”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