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OSDI眼表评分及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不同药物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眼表修复的临床研究

赖文娟 曾惠红 梁堂钰 吴小花 白裕敏 谢明翰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32期
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眼科 广西贺州 542899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rb-bFGF)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白内障手术后眼表修复情况的影响,为白内障手术后期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恢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收集我院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分别197例,分为糖尿病组(A组)和非糖尿病组(B组),并将A(和B)组再随机分为rb-bFGF组(AC组与BC组)和玻璃酸钠滴眼液组(AD组与BD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手术常规治疗,并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均接受OSDI眼表评分及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结果: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术后AD组OSDI评分(P <0.05)、泪膜首次破裂时间(仅术后1天P <0.05)均优于AC组,AC组泪河高度(P <0.05)、眼红分级(仅术后1个月P <0.05)均优于AD组;糖尿病患者术后BC组泪河高度优于BD组(P <0.05)。对于使用rb-bFGF患者术后BC泪河高度优于AC组(P <0.05),对于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患者术后AD组泪膜首次破裂时间术后1天和1周优于BD组(P <0.05)。结论:玻璃酸钠显著改善患者泪膜首次破裂时间和非糖尿病患者OSDI评分,rb-bFGF显著改善非糖尿病患者眼红分级和所有患者的泪河高度,其中对糖尿病患者的泪河高度改善较显著。

关键词:OSDI眼表评分;眼表综合分析仪;白内障;糖尿病;玻璃酸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白内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是由于晶状体代谢混乱导致的混浊引发的疾病,是全球第一位致盲性眼病。而且这种视力下降是无痛性渐进性的,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有可能出现致盲的严重后果,必须在发病的开始就要引起重视,及早通过治疗去干预病情的进展[1]。与其他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发病率更高,因为随着机体血糖的升高,进入晶状体的葡萄糖增多,通过还原酶的活化使得细胞内的渗透压增高,晶状体的纤维吸水肿胀,从而加速了白内障的发展[2-3]。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且安全的手术,但对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手术难度增大,并发症增多。声乳化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常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小、伤口小、手术风险小等优点[4]。但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畏光、眼部疲劳、眼部腺体分泌功能下降、泪液分泌不足等症状,使患者预后不良,产生不良后果[5]。然而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开展,以及人们对眼表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临床中具有一部分患者存在术后的眼表问题,包括眼表上皮、泪膜、脂质层等损伤。白内障术后结膜和角膜组织的损伤、手术切口的局部隆起、创口的愈合等都可以导致眼表上皮的不规则、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糖尿病患者眼表损伤更为明显。

临床上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引起的眼表损伤,常使用rb-bFGF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来缓解症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能刺激来源于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细胞的生长,可加速损伤组织部位神经纤维的再生和修复。玻璃酸钠具有优异的保水性,可延缓泪膜破裂时间,也可与纤维连接蛋白结合,促进上皮细胞的连接和伸展,促进临床上修复。本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白内障和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97例为对象,基于OSDI眼表评分及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数据,统计分析rb-bFGF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眼表修复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应用情况,探索分析两药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白内障手术后眼表修复情况的影响,为糖尿病白内障手术后期恢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符合条件的白内障和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97例,分为糖尿病组(A组)和非糖尿病组(B组),并将A(和B)组再随机分为rb-bFGF滴眼液组(AC组与BC组)和玻璃酸钠滴眼液组(AD组与BD组)。

纳入标准

(1)临床诊断为白内障患者(单眼即可);(2)年龄在50-85岁之间;(3)性别不限;(4)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5)无眼部过敏史;(6)无既往眼部手术史;(7)无自身免疫性疾病。

排除标准

(1)排除继发性白内障、青光眼、葡萄膜炎,无眼睑及泪道系统异常等患者;(2)失访者或死亡者。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手术常规治疗,术后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1滴 qid 滴眼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1cm qn 滴眼,疗程均为2周;AC组和BC组均予rb-bFGF 1滴 qid 滴眼 疗程为2周;AD组和BD组均予玻璃酸钠滴眼液 1滴 qid 滴眼 疗程为2周。并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均接受OSDI眼表评分及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

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主要分为以下情况:(1)正常:治疗后患者无症状,眼表机能恢复正常,OSDI眼表评分(0-12分)和眼表综合分析正常。(2)轻度眼表损伤:治疗后患者眼表机能明显好转,OSDI眼表评分(13-22分)或眼表综合分析分析指标有一项没有恢复正常。(3)中度眼表损伤:患者眼表机能有所好转,还没有达到显效的标准,OSDI眼表评分(23-32分)。(4)重度眼表损伤:眼表机能无明显改善,OSDI眼表评分(33-100分)。主要由OSDI眼表评分和眼表综合分析仪相关分析数据以评估[8-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患者一般资料详见表1,所有入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rb-bFGF与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OSDI眼表评分和眼表综合分析仪分析比较

四组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均接受OSDI眼表评分和眼表综合分析仪分析。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术后AD组OSDI评分均低于AC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糖尿病患者BD组低于B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5)。泪膜首次破裂时间(BUT)AD和BD组均高于AC和BC组,仅AD组术后1天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泪河高度(TMH)AC和BC组均高于AD和BD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眼红分级(REG)AC和BC组均低于AD和BD组,仅AC组术后1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 <0.05)。详见图1。rb-bFGF与玻璃酸钠滴眼液比较,玻璃酸钠能够显著改善OSDI眼表评分和非糖尿病患者的BUT,rb-bFGF显著改善患者泪河高度和非糖尿病患者眼红分级。

2.3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OSDI眼表评分和眼表综合分析仪分析比较

对于使用rb-bFGF患者术后BC组TMH高于AC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对于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患者术后AD组BUT高于BD组,仅术后1天和1周有统计学差异(P <0.05);OSDI评分和REG评分AC和AD组均小于BC和BD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比较,玻璃酸钠滴眼液可以显著改善非糖尿病患者的BUT,rb-bFGF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TMH。详见图1。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的白内障[13],多为双眼发病,病情进展较快,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指数始终在高位水平,晶状体内糖代谢紊乱,引发晶状体质变,诱发混浊,最终导致白内障的发生[14]。治疗白内障有很多手术方式,其中超声乳化术因为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等优点,成为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15]。作透明角膜隧道切口,通过超声乳化将晶状体粉碎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完成白内障的摘除。但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异物感、畏光,刺痛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这种高危群体,术后反应更重,干眼症更加明显,必须要配合一些药物治疗。

本次研究发现,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眼症,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经两药治疗后并发症均得到改善,玻璃酸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泪膜首次破裂时间和非糖尿病患者OSDI评分,rb-bFGF显著改善非糖尿病患者眼红分级和所有患者的泪河高度,其中对糖尿病患者的泪河高度改善较显著。此外,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偏倚性,其中包括参与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工作人员不固定,读取数据可能存在偏差;入组人员大部分为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语言存在地域差异,较难沟通和配合检查,可能导致问卷调查和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综上所述,对于白内障手术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于术后OSDI评分较高和泪膜首次破裂时间较低患者推荐使用玻璃酸钠,对于术后泪河高度较低且伴有糖尿病和眼红分级较高的患者推荐使用rb-bFGF,玻璃酸钠滴眼液和rb-bFGF滴眼液均能改善患者手术后出现的眼睛干涩、畏光、眼部疲劳、眼部腺体分泌功能下降、泪液分泌不足等不良反应,但两药对部分指标改善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下一步患者遴选药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刘艳、余雨枫、易文琳、王雨慧、王镜美. 2015-2019年中国5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的Meta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0, 17(35):5-9.

涂娜,汪婧媛. 糖尿病患者罹患白内障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医疗装备. 2023,36(02): 79-81.

张丽娜. 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眼表状态的变化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 2020, 29(1):30-32.

李德力. 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22,25(18): 183-186+194.

何添川,罗颂辉. 糖尿病性白内障采用乳化超声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对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22,25(01): 180-18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 30(10): 893-942

艾则孜·吾买尔,丁汝新,玛依拉·依山,等. 白内障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1): 218-220, 224

金颖,王雁,薛超,等.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玻璃酸钠治疗 FS-LASIK 术后干眼与角膜知觉恢复对照研究 [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 34 (8):805-809

[9]吴素枝,廖静欧,惠敏. 白内障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准备及护理[J]. 吉林医学, 2023,44(11): 3190-3193

[10]刘娟,覃苏祯,陈璐,等. 超声乳化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23,61(31): 48-50

[11]吴成,张丽,李威.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 临床合理用药. 2023,16(36): 34-3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