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病理科与第三方实验室规范化协作并提升病理服务质量的探索
摘要 我国各地区、各医院病理科技术项目开展的全面性及病理诊断水平差异明显,很多医院的病理科在人员配备及人员技术水平上均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1]。国家卫计委办公厅明确提出,第三方病理实验室对于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具有重要作用[2]。第三方病理实验室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能够弥补部分医院病理科的欠缺,满足临床与患者的需求[3]。但迄今为止,还缺乏系统的、规范化的协作方案的探索报道以供参考,因此在协作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全面、不规范的环节,造成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本项目旨在探索出病理科与第三方实验室规范化协作方案,同时研究在协作过程中提升病理科服务质量及病理医师诊断水平的方法,以供有需要的基层医院病理科借鉴参考。
一、病理科与第三方实验室规范化协作方案
1.远程病理会诊系统平台的建立
建立远程病理会诊平台,包含会诊申请端与会诊诊断端。会诊申请端为申请会诊的单位用于会诊病例资料的上传与共享,会诊报告的下载;会诊诊断端用于远程病理诊断医师接收会诊、查看会诊病例资料并签发报告。会诊系统需包含会诊编号、病人基本信息、临床情况、病理资料情况、切片资料上传等。每一个会诊病例按照一定的规律编写唯一的会诊编号,该编号需在会诊系统录入,同时在病理送检单及送检标本上标注。基本信息需包括病理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或门诊号、联系方式、送检医师、送检科室、临床诊断、既往病史。包括病理大体标本取材情况、标本数、上传切片数、原病理诊断、会诊需解决的问题。配备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扫描病理切片上传至远程病理会诊系统。
2.病例资料的采集、上传
2.1 会诊病例资料的采集 需上传会诊平台的会诊病例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包括临床病例资料里面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专科检查情况、临床诊断等;对病理诊断可能有参考意义的检验结果、影像学资料等辅助检查情况。病理资料包括送检部位、标本类型、大体取材描述及大体图片;本科室已经做了哪些辅佐诊断工作及结果,如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等;送检单位的初步病理诊断结果。会诊病例的所有病理组织切片通过数字切片扫描仪扫描为数字病理切片,每一张切片需标注数字病理切片号,该号码与病人基本信息里的病理号一致。扫描清晰的切片逐一上传至会诊系统。
2.2 病例资料的上传 以上所有会诊病例的资料通过图片或Word文档以附件的形式上传会诊平台,以便于远程会诊医师查看。
3 病理医师远程会诊
远程病理医师接收会诊病例后,通过会诊平台查看会诊病例资料,发出初步病理会诊报告,如需进一步做免疫组化、特殊染色或分子病理检测时,会诊医师在初步病理会诊报告中提出所需进一步检测的项目,并标注进一步检查所需的病理组织块编号。
4 病理标本的准备
有些会诊病例需进一步做免疫组化、特殊染色或分子病理检测,就需要将病理切片或组织蜡块送至第三方实验室做进一步检测。送检标本前,需做以下准备:首先需填写纸质会诊申请单,会诊申请单内容应包括会诊编号、病人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送检医师、初步会诊报告结果、需进一步检测的项目、送检标本的病理号。将所需送检的病理标本贴上与会诊系统一致的会诊编号,并用合适的标本盒盛装标本与会诊申请单,在标本盒上注明标本的病理号及病人姓名等基本信息。
5 送检病理标本的交接、登记、运输
5.1建立会诊病例标本登记本 登记本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或门诊号、送检标本病理号、会诊编号、送检日期、报告日期。登记本科室留存,便于记录和查询。
5.2 交接与登记 准备妥当的病理标本与第三方实验室专职的物流工作人员进行交接,双方同时核对标本情况,核对无误后在登记本上登记并签字。
5.3 运输 会诊病理标本需由第三方实验室专职的物流工作人员进行运送,以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6 会诊进程的追踪 建立病理科与第三方实验室的微信沟通群,以便于随时沟通会诊进展情况,第三方实验室收到标本后、辅助检测结果出来时以及会诊报告签发后均通过沟通群通知,以便病理科及时提取会诊报告。
7 病理会诊报告的获取、核对并确认与发放
7.1 会诊报告的获取 远程会诊医师通过会诊平台查看会诊资料,结合临床资料、病理资料以及辅助检测结果做出最终的病理诊断,发出病理会诊报告,病理科通过会诊平台查看并下载会诊报告。
7.2 会诊报告的核对、确认 收到会诊报告后,病理科需认真核对报告的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送检部位、标本类型等,重点核对病理诊断结果,如有无错别字、诊断结果与本科室初步诊断结果有无较大出入、对诊断结果有无异议。如对会诊结果有异议,及时联系会诊医师沟通讨论。
7.3 会诊报告的发放 核对无误且对诊断结果无异议后,发放会诊报告,同时在会诊病例登记本上登记发放日期。
8 会诊报告的解读 临床医师收到会诊报告后,如有疑问,及时联系病理科,如病理科无法准确解释,由病理科联系会诊医师,会诊医师负责解读报告内容。
二 、病理科与第三方实验室在协作过程中提升病理科服务质量的方法
1 收集患者及临床科室对病理检查项目的需求 在平时的工作中收集临床科室对病理科有哪些检查项目的需求,进行委托外送检查。
2 疑难病例远程会诊 病理科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例,需要进行院外疑难病例会诊。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病理科的服务质量。
3 提升病理科医师及技师专业技能 病理科诊断医师及技师的业务水平是病理科服务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升本科室诊断医师及技师的业务能力。
3.1 远程病理会诊讨论 病理科医师遇到有疑问、疑惑的地方,通过与远程会诊专家讨论学习,提升诊断能力,积累诊断经验。
3.2 到第三方实验室进修学习 病理科医师或技师可定期参观学习,借鉴其方法与经验,改进本科室在管理与质量安全上的不足。
3.3 现场指导 邀请实验室专家定期到本科室进行现场指导,包括病理诊断方面和病理技术方面;同时进行现场专题授课并答疑解惑。面对面交流、请教病理专家,从而提升医师与技师的业务能力,提高病理科服务质量。
三、总结
1 规范化协作方案流程图
2 病理科与第三方实验室在协作过程中提升病理科服务质量的方法简图
结论
本文的研究内容为我科室与第三方实验室在近六年的协作过程中的探索与经验总结,旨在为更多需要借助第三方实验室平台发展的病理科提供更为深入、全面的借鉴参考,突破基层医院病理科发展的瓶颈。只要充分、合理的借助第三方实验室平台,相信我们能够更快、更好的将病理科发展壮大,为临床及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对31个省市自治区3831家医院病理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0,49(12):1217-1220.
[2]潘国庆,苏国苗,王昆华. 病理远程会诊在基层病理科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6):20-21.
[3] 徐钢,肖雪,陈鎏美. 远程病理会诊的建立及应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5):13-15. 孔令非. 远程病理会诊重在促进基层医院病理科的发展和提高[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