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张丽翠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46期
济宁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曲阜 273100

摘要:宿舍是大学生学习、休息、娱乐的重要场所,更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注入了新活力,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宿舍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并对开展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宿舍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宿舍是大学生学习、休息、娱乐的场所,更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1]。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以及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宿舍中完成,良好宿舍氛围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了公寓是开展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场所,可以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要注重思政教育进宿舍[2],将高校思政教育阵地拖延到课堂外,不断探索新高校育人的新途径,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以宿舍为主要生活空间所形成的一种集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总和,聚焦于宿舍成员的成长背景、文化理念、行为特征等方面,通过一定数量的个体行为逐步演化成一种群体行为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着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特征和文化认知,包括表层文化和内层文化两个层面。

2.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个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宿舍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多元化的,如价值引导、行为约束、情绪感染、心理健康等等,它不仅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上。因此,高校应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硬件设施是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道德修养等。当前部分高校宿舍居住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依旧难以满足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差的“硬问题”[3]。多数高校宿舍除新校区外,大部分楼比较陈旧,整体硬件条件不利于打造文化环境和营造文化氛围,给文化建设造成一定困难。

2、教育主体间协同育人不足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需要高校各部门及工作人员树立“一盘棋”的育人思维。部分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尚未建立完整的育人协同机制,如思政教师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思想状况的跟踪;辅导员虽重视学生的教育管理,但对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受时空限制;宿舍管理人员虽与学生的日常联系紧密,但他们思政教育意识及教育能力薄弱,容易忽视思政教育的政治性和原则性。宿舍作为后勤保障的工作领域与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各自为战的现象使得“三全育人”目标和效果不能顺利实现[4]。

3、宿舍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

近年来,高校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但仍存在着宿舍文化建设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等问题。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教育理念落后,开展活动缺乏系统完善组织架构和方案计划,文化活动内容大同小异,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参与活动,甚至只能依靠强制措施来保证活动参与率。另外,部分高校学生忙于学业,缺乏参与宿舍文化活动的条件和意愿。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

宿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其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我们试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协同育人意识、创新宿舍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探究合理有效的思政教育模式。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宿舍物质基础是发挥学生宿舍育人功能的前提和物质保障。高校要加大宿舍物质基础建设力度,完善睡床、插座、学习书桌、洗衣设备等功能设施,改善学生的居住条件;其次,加强对学生宿舍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在学生宿舍内设置辅导员工作室、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公共自习室等设施,充分发挥宿舍区域的全方位育人功能;另外,高校要本着更加人性化的原则,改造宿舍内部的电网系统,设立专门的维修电话,组建维修团队,接到报修电话后应及时抢修,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提升协同育人意识

育人工作是一个协同配合的系统性工程,要想实现“三全育人”目标,全体教育者应各司其职、相互补位。“三全育人”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各个层级的协同育人作用,积极整合高校领导班子、思政专业教师、宿舍管理员、辅导员、心理疏导人员、优秀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后勤管理人员等多方力量,形成协调沟通机制,消除教育盲区,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打通高校思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以“三全育人”的方式渗透到宿舍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当中。

3、创新宿舍文化建设

大学生宿舍是高校思政的第二课堂,宿舍文化建设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关键一步。要想进一步加强宿舍文化建设,高校需要创新宿舍文化建设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首先,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宿舍文化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其次,丰富宿舍文化建设内容,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校史校情等具有实质内涵的文化资源,做到多层次、多维度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另外,高校要建立反馈机制,以便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成长特点的、有创新性的宿舍文化创新活动[5],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筑牢宿舍“三全育人”阵地。

参考文献:

[1]杜飞进.让宿舍成为涵育文明的兰芷之室[N].光明日报,2016-06-21(006).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EB/OL].(2007-06-19)[2020-05-0202].http://www.gov.cn/zwgk/2007-07/06/content_675066.htm.

[3] 李芳.“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J].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34

[4]刘淑珍.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94-97.

[5] 李颖.“宿舍文化圈”:同辈影响与青年人生目标的实现[J].中国青年研究,2020(4):78.DOI:10. 19633/j.cnki.11-2579/d.2020.0057.

作者简介:张丽翠(1993-),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济宁学院2022年度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实效性探析——以济宁学院为例”(编号:2022GGZX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