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摘要:护理人员不仅是医疗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关键支持者。随着医疗行业对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护理专业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伴随着护理工作的高强度、压力大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问题,护理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成为了一个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具体表现和主要影响因素,从个人角度提出自我反思与自我认知、积极参与专业学习和实践、建立积极的职业规划、寻求支持与交流、注重心理调适与自我关爱五个策略,以期为护理教育和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
护生的职业认知开始于专业教育阶段,这个时期是护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成熟期,是其专业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树立和培养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对提升职业认同、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职业认同感,作为个人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同和认可程度,不仅影响着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习动力和专业投入度,更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稳定性有着深远的影响。较高的职业认同感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其对职业的坚持和热爱。因此,本文旨在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有效的提升策略。
1.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分析
1.1对护理专业的兴趣与热情
许多护理专业大学生在入学初期对护理行业充满了热情和兴趣,认为护理是一项崇高且有意义的工作。这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和实践,展现出对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强烈求知欲。他们对护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较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然而,随着学习和实习的深入,一些学生的热情可能会有所下降,尤其是在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繁重的学业压力时。
1.2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同
职业认同感较高的护理专业大学生通常对自己的职业角色有清晰的认识和认同感。他们认为护理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能够为患者提供重要的帮助和支持。这些学生在实习期间积极参与各种护理活动,愿意接受挑战,展示出较高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护理工作的辛苦,并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价值感。
1.3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
护理专业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也是职业认同感的重要体现。许多学生对未来的护理职业充满期待,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护理领域有所建树,取得职业上的成功。他们会制定详细的职业规划,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认为护理行业的发展前景不明确,担心自身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导致职业认同感较低。
1.4在实习与临床实践中的表现
实习与临床实践是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实践平台。职业认同感较高的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出色,他们能够迅速适应临床环境,积极与患者和医护人员沟通,展示出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这些学生在实习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表现出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相反,职业认同感较低的学生在实习中可能会表现出消极态度,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甚至产生逃避和抵触情绪,影响其实习效果和职业发展。
2.影响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
2.1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影响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基础性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学生的性格特质、兴趣爱好、职业动机以及家庭背景等。性格开朗、责任心强且具有同理心的学生往往更容易适应护理工作,因而职业认同感较高。相反,性格内向、对压力耐受性低的学生可能在面对护理工作的高强度和复杂性时,感到难以适应,从而降低了职业认同感。
2.2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首先,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兴趣。其次,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也是重要因素。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能够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护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其职业认同感。最后,学校提供的职业发展支持,如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推荐和校友资源等,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提升职业认同感。
2.3 实习与临床实践因素
实习期间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护理工作的实际内容和环境,这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具有直接影响。高质量的实习经历可以增强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帮助他们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提升职业认同感。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指导方式也起着重要作用。耐心、专业、能够提供建设性反馈的指导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实习中的困难,增强其自信心和职业认同感。
3.提升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策略
3.1 自我反思与自我认知
护理专业大学生应主动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认知,以明确自己选择护理专业的初衷和内在动机。自我反思是一个深刻认识自我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生活经历和个人兴趣,找出自己选择护理专业的真正原因。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对护理职业的理解和期望,澄清自己的职业目标。
在进行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识别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在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自我认知不仅包括对自身能力的评估,还包括对自身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动机的认识。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护理职业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起清晰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自我反思和自我认知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学习和实习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学生能够通过反思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动力,从而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职业认同感。
3.2 积极参与专业学习和实践
护理专业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临床实践,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堂学习是专业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学生应当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专注和积极的参与态度。在课堂上,学生不仅需要认真听讲,还要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后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巩固和扩展课堂所学内容。
在临床实践中,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各种护理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实习期间,学生需要主动请教指导教师,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建议。在面对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时,学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尝试和探索,不断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护理工作的信心。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注重与患者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与患者的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护理工作的意义,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而增强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3 建立积极的职业规划
护理专业大学生应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设定短期和长期的职业目标。通过详细的职业规划,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方向和路径,明确自己未来的工作目标和发展路线。制定职业规划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实习中保持动力和信心,还可以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更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和实践机会。
在制定职业规划时,学生可以将目标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可实现的目标。例如,短期目标可以包括顺利完成当前的学业和实习任务,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各类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长期目标则可以涉及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如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或护理教育等领域的深造和发展。通过逐步实现这些目标,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增强职业成就感和认同感。学生还应积极寻求职业发展方面的资源和支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讲座和工作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3.4 寻求支持与交流
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护理专业大学生应积极寻求支持和交流,与同学、前辈和专业人士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进步,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实习中的问题,还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通过这种互助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工作环境,提升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学生可以通过向有经验的护士或护理导师请教,获取职业发展建议和指导,了解护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前辈和专业人士的经验和智慧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强对护理职业的理解和认同。
3.5 注重心理调适与自我关爱
护理专业大学生应注重心理调适和自我关爱,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学习和实习中,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和减压,避免产生消极情绪和职业倦怠感。学生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放松,保持身心健康。面对学习和实习中的压力时,学生可以通过运动、阅读、音乐等方式进行放松和调整。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有效缓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阅读和听音乐则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为学习和工作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学生应学会欣赏和认可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克服挑战,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识到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对护理职业的热爱和认同,从而提升职业认同感。
结语
总之,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和提升,是影响其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储备护理专业的高级人才,应及早强化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也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护生的自主学习,让其获取更多的护理专业知识,并促进护理专业学生深入探究护理学领域,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爽,张海莲.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与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6):124-126.
[2]包旭亚.老年护理专业大专生实习阶段职业认同感提升路径——基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同育人视角[J].黑龙江科学,2023,14(19):74-75+78.
[3]吴倩.护理专业实习对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9,34(09):16-18.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