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背景下基于ISO 9000质量体系的道路工程学科专业硕士培养
摘要:进入新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肩负起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高校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势在必行。在充分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将ISO 9000质量体系与研究生课程培养体系相衔接,基于长沙理工大学道路工程学科专业硕士培养的特点,明确道路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制与学分要求和优化课程设置,建立教学培养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时监控教学活动、实践过程等。
关键词:道路工程专业;ISO 9000质量体系;教学改革
0. 前言
道路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征,各应用型高校把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应用型人才,更具体的说是一线工程师。可设置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与目标不吻合,甚至脱节。一方面,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体系与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达不到工程师所要求的能力与层次[1]。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现如今的专业教育已经与现实生产脱节,当务之急是如何培养当今土木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ISO 9000质量体系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的。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组织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这是ISO 9000质量体系的理论基础。当一个组织为了实施质量体系而进行质量体系策划时,首要的是结合本组织的具体情况确定应有哪些过程,然后分析每一个过程需要开展的质量活动,确定应采取的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方法。ISO 9000质量管理理念及体系适用于道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各个环节,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因此,引入ISO 9000质量体系,搭建一个教学管理平台是解决道路工程专业的教学活动与企业需求、工程实际存在较严重的脱节问题的一个理想的途径。
1. 目前高校道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状况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在高校教学上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将实践环节引入到教学中来,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加入实践环节的经验,尽可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价值。但仍有不少高校并没有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一些老师依然秉承传统的教学观念,一些老师进行专业课教学时,就只是单纯的把专业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把理论知识的教学放在了第一位,而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忽略了[3]。
现如今很多高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时往往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授课,实质上两者是可以兼得的,所有的理论都会在实践中有所体现。学生在听课时没有实例的支撑会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的热情,最后考试的时候在意的是试卷上分数的高低,而不在意是否学会了专业技能,这样就只进行理论教学而不进行实践教学,没有实践支撑的教育阻碍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5],长此以往会导致与培养真正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初衷背道而驰[4]。
英国为了保障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率先采用ISO 9000质量体系,1987年的时候,英国政府颁布了具有他们自己国家特色的BS 5750国家标准。美国早在1992年的时候就有220家高等院校主动将ISO 9000标准应用到他们的教学中,这些高校其中包括哈佛等世界名校。截止到目前为止,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通过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教育机构分别为139家、263家和123家[6]。研究表明,根据我国教学特色,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ISO 9000质量标准,这对我国未来教育市场发展是一种趋势,是一条把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高质量教育接轨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育现状分析,现如今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针对教学目的改变当今的应试教学思路,然后逐步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比如对一门专业课程先讲授一下这门课程的大概内容,讲一下专业课在什么工程实践中会应用到,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呈现出这门专业课大致框架,用最生动的视觉画面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这样会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有利于课程的后续开展。
2. 建立基于ISO 9000质量体系思想的道路工程专业培养体系
对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监测、纠错、反馈、修正,对形成最终结果的全过程实施过程控制,以保证每一过程质量管理在严格的监控之下进行是ISO 9000质量体系模式核心。ISO 9000质量体系的管理思想是重在过程管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在讲述基础理论和注意事项等的同时,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每个学习模块可能导致学习质量下降的控制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制定相应改善规范,以此培养学生养成从学习过程着手来确保学习质量的思维模式,从而使课程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达到基于ISO 9000质量体系的道路工程课程的开设目标。
根据道路工程专业应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的需求,运用系统思想综合考量各培养过程的纵横关系,以二级学院为责任主体,初步建立基于ISO 9000质量体系思想的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并从课程合格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就业率、评教制度、专项评估等多方面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并根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立足于把道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与行业需要需求及发展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整合、完善、升级,建立起基于ISO 9000质量体系思想的道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体系。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ISO9 000质量体系与道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相衔接,基于我校专业硕士培养的特点及其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明确道路工程专硕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制与学分要求和优化课程设置;建立道路工程专业“专业硕士”培养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时监控教学活动、实践过程等。
3. 结语
将ISO 9000质量体系引入到我国高校教学中,使ISO 9000过程管理理念在道路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得到真正体现,从而较好地实现课程设置目标,能为我校道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奠定良好基础。教师通过提升自身能力、优化教学方式、加强实践力度等为呈现出好的教学效果提供支持,高校方面应长期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教学思路及方法,提高融合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兵,王瑞亭,姬浩.基于ISO9000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24):201-202.
[2]高皓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升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8):217+219.
[3]师悦.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20年:热点话题与前沿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21(03):141-148.
[4]徐学,王战军.专业硕士学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的实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06):68-76.
[5]李勇,赵谦.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高校自编教材建设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8(15):149-151.
[6]李伟,闫广芬.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回溯与前瞻[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03):92-103.
基金项目:
1、本文系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ISO9000 体系的道路工程学科“专业硕士”培养过程质量控制(课题编号2022JGYB161)的研究成果
2、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背景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例(课题编号HNJG-2021-005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