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收风险管控及筹划策略研究

匡敏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74期
重庆敏恒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于我们已不再陌生。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投融资决策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其中许多数据信息关乎到企业生存与发展。本文将以税收风险管控作为突破口,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控的意义入手,并揭示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收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最终有针对性提出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控及策略分析。希望通过文中的论述,使得企业在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前提下,提升对于税收风险管控的能力与水平提供相应理论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企业税收风险管控;策略

前言

新时期下,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除了注重自身营销手段提升、生产工艺优化、研发能力提升之外,更要注重对于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要培养对于数据信息的敏感度,以规避各类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的侵袭。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提振经济、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好的享受改革红利提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税收杠杆拉动经济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地提升税收监管力度,通过信息化、大数据技术来完善征管体系,为打击税收领域违法活动发挥其关键作用,如,金税四期的上线,彻底颠覆以前“以票管税”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数治税”的全新征管模式。对于企业而言,面对大数据时代的蓬勃发展,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优化自身税收结构、加强税务管理工作、利用大数据规避税务风险、实施税收筹划、降低纳税成本,成为企业管理层及财务人员所关注的重点环节,也成为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控的新课题。

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控的意义

大数据背景下对于企业税收风险管控的优势在于,可以对企业经营管理中所产生的内外部信息充分分析,助力企业全面、精准识别与评价税务风险,减少因税收违法行为所引发的税务行政处罚。首先,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功能,可以深入业务全过程,清晰研判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及异常情况,使得企业及时发现、预判税务风险,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其次,客观评价各类信息,减少人为主观误判。大数据技术能够对企业的涉税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避免人为错误出现主观误判而产生漏报税费的可能,提升税务申报的准确率。再次,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历史数据、经济活动发展走势进行有效分析,在建立税务风险模式、税收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可以做到对于税收风险的“先知先觉”,并及时向财务、管理层传递风险预期信息,有效降低税收风险出现概率。最后,从税收征管角度而言,税务部门可以转变传统税收征管、税务检查、税务稽查的工作方式,通过对于纳税人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数据分析与比对,通过对于纳税人各类能源消耗的提取可以了解其真实的状况、合理预估其税负率情况,及时发现税务管理异常情况,有助于对于纳税人监管、税收风险防范的同时,提升税收征管的效率与公平性。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收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税收风险管控意识亟待加强

首先,管理层缺乏税收风险管控意识。企业管理层将其工作重心放在营销、生产、研发、项目改造、销售回款等方面,对于税收风险管控缺乏足够重视。认为该项工作应由财务部门负责完成,自己无须考虑过多。部分企业管理者将税收筹划误解为少缴税款,认为只要取得发票即可以完成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成本减少,在企业经营中出现虚开发票的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其次,财务人员缺乏税收风险管控意识。财务人员受传统财务会计工作理念影响,在日常财务工作开展中注重会计核算工作而忽视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工作,“重核算、轻管理”状况较普遍。对于税收风险管控、税务筹划工作的认知度停留在发票的取得、合规性的审核方面,缺乏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局观考虑。

(二)企业大数据分析管理能力仍须提升

大技术数据的有效应用,对于企业传统管理理念与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企业若缺乏应有的转变将无法适应全新的税收征管环境,税收风险将随时发生。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在税收风险管控环节缺乏必要的大数据分析管理理论研究及模型构建,无法对于税收风险给予有效预测与评价。大数据技术的产生与企业现阶段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较大关系,随着企业数据处理数量的不断增长,企业亟须通过有效的收集、整合、分析数据手段来防范随时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就企业目前的技术力量、人才储备而言,其无法完成大数据处理工作任务,更达不到充分利用大数据辅助税务风险管理决策与预测。大数据背景下,海量数据接踵而至,企业往往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甄别、无法对于税务数据实施有效分析,出现税务风险的误判。大数据分析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一些经济效益不佳,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往往无法承受,导致其大数据技术应用税收风险防范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控及策略分析

(一)强化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意识

2016年营改增新政的出台,掀起了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序幕。随着税收法规的完善及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得企业所面临的税收环境不断变幻。企业需要重视大数据时代税收风险的管控与防范工作,实现提升税法遵从度的基础上开展合理的税收筹划工作,以有效降低纳税成本、规避税务风险。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要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对于税收风险防范的价值。日常工作中,管理层要积极了解全新的税收政策,并主动为大数据技术环境应用给予资源倾斜,从人、财、物等几个方面入手构建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大数据管理环境;另一方面,财务人员须努力转变工作理念,将税收风险防范纳入工作重点。财务人员须具备其专业能力及税收风险防范敏感性,在财务工作开展中不仅要对于取得的各类票据鉴别其真伪,还要积极参与到业务活动当中。通过与业务部门的有效沟通实现业财税一体化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企业税收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税收筹划方案,真正体现大数据时代财务人员的工作价值。

(二)构建完善的税务数据分析标准体系

首先,建立完整的税务数据管理系统。企业可借助互联网、计算机、数据库、ERP系统建立适合于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场景,并将其与业务部门的数据接口有效对接,以便可以较为轻松的获得业务数据信息。其次,加强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搭建。利用ERP系统将财务与供、产、销、储、技术、物流、人力、行政等部门有效融合,实现业财融合基础上,可以对于业务开展中相关的税收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对于出现的风险苗头给予及时处理。最后,注重复合型财务人才的引进工作。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税收风险管控过程中,对于复合型财务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企业需要可以专业知识、信息化掌握程度、大数据技术理解层次、业财融合主动性、税收风险敏感度、是否具备税收筹划实际案例等几个维度入手对于财务人员实施招聘与培养,以确保其符合大数据背景下税务管理工作要求,并为企业税收风险管控贡献其力量。

参考文献::

[1]黎蕙莹,辛诚,周语轩.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内控系统研究[J].特区经济,2024,(04):141-144.

[2]朱庆华,许嘉澍.税收现代化背景下提升税收风险管理质效的研究与探索——以C市税务系统强化税费任务统筹实践为例[J].决策咨询,2023,(03):4-7.

[3]刘磊磊.利用大数据加强税收分类精准监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评金城出版社《大数据税收风险管理及应用案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03):21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